谈婷
【摘要】由麦家小说改编的同名谍战剧《风声》与以往谍战剧不同,该谍战剧中加入了柯南式破案推理元素,融合成“破案+谍战+密室逃脱”这种独特的混合类型来构建其叙事结构。以前谍战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主要以优秀男性角色为主。《风声》塑造了与以往谍战剧不同的优秀的女性谍报人员,重塑了以往谍战剧中的女性形象。该剧新的叙事策略和人物设定给谍战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思路和新的方向。
【关键词】谍战剧;《风声》;麦家;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8.082
1. 谍战剧叙事趋向变化
谍战剧是国产影视剧的重要类型之一。作为意识形态功能明显的一类影视作品,早期谍战剧的发展大多从政治角度和宣传角度的方面来塑造故事。在建国初期谍战剧主要以国民党间谍对于新生政权的破坏与国家优秀谍战人员之间斗争为创作题材。其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和加强人民群众保卫祖国的意识,涌现出如《英雄虎胆》、《冰山上的来客》等优秀作品;六七十年代谍战剧作品在叙事和人物创造上依旧跟随着国家的宣传需求,谍战剧作品的创作数量较之前有所减少;八九十年代发展过程中谍战剧更多体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突出的角色,塑造的角色和故事主要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的正面人物为主。
新世纪以来,谍战剧类型发展随着影视商业化影响和现代年轻群体受众的增加,更加去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主动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固定。从这些剧的热播开始,谍战剧创作和针对的受众群体就不断“年轻化”,以更贴近年轻受众群体的叙事方式去建构故事。今年开年播出的新的谍战剧《风声》再次展现了与以往谍战剧不同的独特的叙事和人物塑造方式,给谍战剧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叙事结构的构建
2.1 新叙事元素的融合
谍战剧影视作品本身就带有快节奏和多线索等特点,谍战剧《风声》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了侦探剧严密的逻辑性和悬疑性等要素,采用破案+谍战这种独特的密室逃脱类型来构建剧情的叙事结构。主线故事开始前是密码船上的解密二代恩尼格玛机事件和森田刺杀案的凶手推理剧情。剧情中将谍战密码、破案推理、以及逃离船只等元素混合在一起,营造了符合现代青年喜爱的新叙事模式,突破传统叙事范式带来的单一叙事元素。一般谍战剧中最吸引观众的就是敌我的对决。《风声》剧中塑造的“敌我”关系不只一个,剧情开始推理故事环节利用时间的紧迫增加叙事节奏,同时使用先交代结果后分析的“破案”方式,再利用主角们各自的独立视角拼凑成完整的故事线索来让观众清晰事件的发生。这样复杂的叙事观众会在不断判断每个人的好坏和身份的过程中被叙事所吸引,快速且高效的剧情发展了满足当下观众需要的心理期待。
2.2 新叙事空间的建立
《风声》故事主线是日军方面要找出潜伏在日军司令部的中共地下党特务老鬼,日本军官龙川肥原将五位有嫌疑的司令部军官集中困在裘庄。整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密闭的空间内,地下党老鬼在被困裘庄的局面下还要向外传递叛徒的消息。“密室逃脱”元素是各类电视剧都很少展现的一种类型,因大多数剧情在要在有限的叙事空间内完成故事发展。《风声》将密闭的物理空间划分为东西二楼,东楼为军机处五人生活区域,西楼为日本军官和特务组长二人。五位老鬼的嫌疑人就在东西两个空間内完成与敌我的交锋的展现。在心理层面,这样的划分在观众思维方面建立了一个新的敌我对立的空间形态。如果说物理空间作为剧中人的主要叙事场所,那心理的叙事空间就是剧外观众的叙事和联想空间。这个空间既保留了密闭空间内的紧张性和悬疑感,又避免了密闭空间对故事发展和观众视觉产生单一的乏味感。
3. 叙事悬念的设置
谍战剧一般都会设置悬念,因为悬念是最能牵动观众情绪的手段之一。大多数谍战剧中人物身份是很大的悬念设置,必须要到剧情叙事中后期才能揭晓。《风声》的叙事机制与此类谍战剧不同采用的是希区柯克式的期望式悬念。
邓瑶在其文《新中国70年谍战剧的发展和变迁》写到“曲折离奇的剧情、环环相扣的悬念、置身险境的人物,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使得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经历期待-证实-再次期待的过程。” 《风声》中除了老鬼身份否会暴露外,另一个悬念就是五位角色谁能够活着走出裘庄。剧中五个角色各有长处,剧中金生火说道:“李宁玉是个破译天才、吴志国是杀人的天才、白小年是伺候人的天才,金生火他自己是个揣摩人心的天才、顾晓梦是扮猪吃老虎的天才”。五位角色的高智商在故事开始的森田谋杀案中的合作中展现的很透彻。但几个人的身份让他们是亦敌亦友的关系,偏偏观众无法片面地判断每个人的好坏,谁能够走出裘庄这个悬念将伴随着电视剧剧情的发展一直悬在观众的心里,要在观看剧的过程中期待和证实自己的猜测。
4. 女性角色的重塑
纵观近些年谍战剧发展历程,女性谍战人员在谍战剧中一般都是以服务或辅助男性主角存在,很少直接去展现一位或多位女性个人的魅力所在。这些谍战剧主要塑造了一批优秀的男性谍战共产党工作者,他们大多数聪明、意气风发,在与敌人的斗智斗勇中展现自己的才华。“而随着现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两性社会地位的渐趋平等,传统谍战剧对女性的形象塑造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于女性人物的想象和评判,甚至引发部分观众的反感和不满。”今年播出的谍战剧《风声》改变了传统谍战剧的人物设定,是对女性形象的升华。剧中两位从事谍报工作的女性角色。一位是潜伏在伪军军机处情报科的中共地下党员李宁玉,她天赋过人、具有严密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位大脑堪比机器的天才、为了家国和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优秀女性。另一位是苏杭地区船王的女儿顾晓梦,她看似是一位任性的大小姐,其实聪明伶俐、细心聪明,在李宁玉和父亲的影响下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中共地下工作者。这些女性角色的设定不再是依附于男性角色而存在,在这部剧中女性角色的能力和魅力是一个时代的女性缩影,他们代表的就是在黑铁时代不断奋斗为了国家负重前行的伟大女性形象。
在人物设定上《风声》创造了能给予观众共鸣和共情的角色,增加了该剧的悲剧美。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当下影视作品想要引起观众的共情,其中一个方式就是从塑造的形象入手。该剧编剧塑造了两个美的载体,一位是李宁玉以清冷孤傲、智商极高的美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其相反的另一种是顾晓梦热情外放、张扬自信的美。看着如此美好的事物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被毁灭,活着的人也背负着一辈子的思念和痛苦,观众对于电视剧传递的思想感情则更加的深刻。
5. 主旋律的弘扬
从原著小说展现的“麦家的小说‘歌颂特殊战线英雄人物契合主旋律精神,以歌颂信仰、生命的巨大能量鼓舞人心”等主题,到电影《风声》中的以身赴死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展现。电视剧《风声》也弘扬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奉献精神。一般的抗战类影片和电视剧都会采用热血的打斗和残酷的战争场面来升华信仰和主题。包括电影《风声》中也有一段拷问的残酷画面来体现英雄人物在残酷局面下做出的巨大牺牲。电视剧对于主题的展现融入到几位主要的人物身份上,他们的经历才是主题的展现和升华。通过几位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剧情渐进的过程中展现了几位才智卓越的人才在那个黑铁时代的陨落。观众在为其惋惜的同时能体会旧时代对人的迫害。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战争年代的黑暗和对个体生命的考验,在她们身上重现了那个年代为了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革命精神。
6. 结语
谍战剧《风声》做到了将主旋律的思想性和商业剧的观赏性的结合,既塑造了谍战剧该有的悬疑故事结构,还做到了女性价值在当代影视剧中的正确展现。近些年优秀的谍战剧在荧幕和电视上数量很少并且在在观众群体影响力方面也很弱。《风声》一剧兼顾以往谍战剧的优点上带去了新的叙事特点对谍战剧发展和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吸收广大影视剧的优点,谍战剧要走进更广的观众群体就需要寻求突破,不论是叙事还是其他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邓瑶.新中国70年谍战剧的发展和变迁[J].当代电视,2020(03):82-84.
[2]戚童.“符号·人本”“被言说·言说”“道具·审美”——21世纪中国谍战剧女性形象塑造新变[J].电影评介,2020(1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