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芮妍
【摘 要】我国各行业企业发展始终离不开人员培训,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目的实现的核心理念,员工培训开发在共享经济时代下获得了各行业企业的广泛关注。论文从共享经济时代下相关工作产生的变化入手,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和优化方式,希望为各行业企业的后续员工培训开发工作优化提供合理参考。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 has always been inseparable from personnel training. As the core concep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staff training has gained wide attention from enterpris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era of sharing econom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hanges of related work in the era of sharing economy, and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hoping to provide reasonable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follow-up staf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work of enterpris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关键词】共享经济;企业管理;员工培训;开发策略
【Keywords】sharing economy;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aff train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7-0108-02
1 引言
人力资源从本质上讲属于能动性很强的资源,不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对于社会进步而言也至关重要。员工培训开发在企业中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具体工作方式是通过分析员工实际工作效率和培训需求,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之后,为员工提供引导。具体工作落实需要遵循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原则,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尤其是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员培训开发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任务,而是整个行业都要共同落实的内容。
2 共享经济时代下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的变化
2.1 培训原则转变
与传统的企业培训原则相比,共享经济时代下的员工培训原则已经产生了转变[1]。当前的员工培训开发原则从以往的以企业发展为主,转变成了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显而易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企业获得更强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业企业都能够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了解到员工的实际职业发展需求,这使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融合程度更高。大部分企业通过对员工培训开发方向和需求等细节的收集,都能够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
2.2 培训方式转变
在共享经济时代下,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的方式产生转变是必然趋势[2],主要是从单一培训转化成为多样化的培训,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员工提供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员工只需要按照自身实际能力、知识等方面的不足之处选择课程和培训内容即可,事实上此种员工培训开发的方式不仅更加精准,也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只需要配合员工的学习,定期展开检验即可,同时还可以根据员工实际学习情况,利用企业内部已有的培训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引导能力强的员工帮助经验不足的员工,既提升员工整体水平,也能提高企业凝聚力。
2.3 培训形态转变
在共享经济时代中,企业的员工培训开发逐渐从静态化的形式转化为更加自主化和动态化的方式。例如,企业可以在網络人才市场和招聘APP上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选择更符合自身发展的员工,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后,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开发工作。此种做法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对员工的基本了解程度,几乎可以在招聘的同时就决定好员工能够胜任的岗位,同时也能在短时间内为员工安排相应的培训开发内容。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酌情构建属于自己的师资队伍和独立知识体系,最终不仅能够保障自身发展,也能为行业不断输送人才。显然,企业在此种时代背景下正不断完成从简单的培训开发至培训师和人才库建立的变化,这能保障人才培训工作的落实更符合各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人才也能够顺应行业变化实现动态发展,属于双赢的局面。
2.4 培训对象转变
共享经济必然对企业员工培训和开发造成影响[3]。在该时代下,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与以往大不相同,越来越多的人才追求的是自由生活,因此,其对于职业和发展方向的选择开始呈现多样化发展,简单讲就是想将自己培养成“斜杠青年”。针对此种现状,各行业企业可以主动转变培训对象,即通过大数据网络调查员工的学习潜力、以往学习信息等内容,鼓励员工不局限于当前行业和岗位内发展。多个企业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员工培训与开发就能够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也会向社会和其他企业发展,最终形成员工培训开发工作成果共享的局面,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3 当前企业员工培训开发中的不足之处和完善方式
3.1 培训方式大众化
在传统的企业员工培训开发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员工的个人特征都不够重视,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采用的员工培训开发方式比较大众化,虽然此类培训方式普遍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但实际上在共享经济时代中,此种培训方式不利于发展员工的多元化能力。简单讲就是员工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采用相同的培训方式不能兼顾全体员工发展,最终的培训效果也必然参差不齐。
在共享经济时代下,各行业企业需要将培训开发方式逐渐向多元化和有针对性的方向转变。具体方式可以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展开培训开发时,会提前分析员工的实际能力,再将员工分批次进行培训开发,同时培训的内容也会作出调整。该企业使用此种方式培训之后,员工对培训开发工作的抵触情绪明显减少,且学习兴趣和后续工作积极性都有显著提升,效果良好。
3.2 以企业利益为主
传统的企业员工培训开发工作主要是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没有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简单讲就是员工通过培训,在职业发展方面能够获得帮助不多,长此以往会导致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与企业实际发展目标相悖,最终利益脱节导致后续的员工培训开发工作难以落实。
为减少员工跳槽的情况,企业需要尽快转变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员工培训开发原则。实际上从员工角度思考落实培训开发细节并不会损耗企业本身的利益,反而能降低人才流失率,帮助企业降低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投入的资金。因此,企业在共享经济时代下落实员工培训开发工作,可以尽可能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地为其设计个性化培训计划。
3.3 重视培训的结果
大部分企业只重视员工经过培训开发之后是否能够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但对过程中和员工实际能力的提升并不关心。尤其是员工对培训开发活动的满意度,基本没有企业会调查,这必然导致员工在频率过高的培训开发活动中产生厌烦心理,最终用松懈的态度面对培训活动,导致培训开发的实际效果下降。
实际上企业员工作为培训开发工作的最终参与者,他们的意见和感受实际上对于企业整体完善培训开发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可以在每次培训结束后询问员工的参与感受,并与培训结果对比分析,保障后续的培训开发工作都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某企业的员工培训开发时间较长,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会根据员工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设计灵活性较强的培训开发计划,并在后续落实过程中,寻找间隙时间询问调查员工的参与感受和满意度,若大部分员工满意度较低,可以适当调整培训内容。该种做法有效保障了每次的培训资源都能够落到实处,全面发挥其价值为员工带来真实的提升。
3.4 培训制度不完善
传统的企业员工培训开发工作基本不会按照完善的制度展开相关工作[4]。一方面原因在于企业对培训工作重视度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基本都是短期培训活動,因此,管理人员认为没有构建培训制度的必要。但实际情况是,员工培训开发工作若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依靠,大部分员工就不会重视此类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整体监管力度不足,会造成大量培训开发资源的浪费,效果也达不到理想状态。
完善制度工作具体可以借鉴市场上效果较好的培训机构所使用的制度,与自身发展和员工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之后,从多角度为员工培训开发工作的效果优化提供保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制度落实也需要企业人事部门进行管理,避免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实际价值。
4 结语
实际上,共享经济已经深入我国社会的经济、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多个行业当中,在该时代中,企业需要提升数字技术的利用率。为保障相关技术的使用效果,人员培训开发是各行业企业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同时也要配合制定相对完善的制度。总之,该时代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另一方面也对人员培训开发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显然继续延续传统的人员培训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落实更加先进的培训开发工作,才能保障各行业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宋桂英,孔德源.共享经济时代下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3):103-105.
【2】李浩,蒋晓川,肖涛.提升新员工培训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1):128+131.
【3】张迪.创业型企业员工培训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8):158-159.
【4】王毅.基于职业生涯管理的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策略[J].中国市场,2018(0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