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橙旻,赵晗肖,王小梦,朱尔果,徐 雪,穆 瑶
(1.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2.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 200083)
中式家具是中国文化的具象形式,代表着我国的历史发展、工匠技艺、文化风俗和审美情趣。中国家具几千年经历了从“可用”的简单家具演变至明清时期种类繁多、造型适用的家具,而近年中式家具热度渐起,高端红木家具市场扩大,“新中式”家具风格使中式家具更为普及。但中式家具的生产开发和设计改良不仅需要工匠的精湛技艺,还需把握中式家具的文化背景和形态内涵,并根据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和使用需求作出相应的设计。座椅是传统中式家具中演化品类最多的一类,作为支撑类家具其使用最频繁且使用场合最自由,与使用者关系密切,也最有研究价值,故而本文选择传统中式家具中的座椅为研究对象。
克里本多夫(Klaus Krippendorff)认为产品语义是研究人造物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并运用到工业设计上,研究人造物不仅要关注其物理功能,更要关注符号环境,包含心理、社会和文化语境[1]。产品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产品的视觉形态,形态语义学的出现打破了设计即考虑产品的人机功效和物理机能的观点,象征着形式不仅要追随功能,还需拥有象征意义和设计理念,同时形式也要承担着揭示产品使用方式的责任[2]。
传统中式座椅基材主要为实木或竹材,其中实木多为红木或珍贵硬木,辅材使用藤、竹或棕。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办公椅、会客椅、休闲椅和餐椅,适用场合为书房、客厅、卧室、餐厅。传统中式座椅为高型家具,以明式和清式为主,种类较多,有圈椅、玫瑰椅、灯挂椅、官帽椅、交椅、太师椅等[3]。
2.1.1 基本功能形态语义分析
椅子,也作“倚”,支撑倚靠是其最基本功能,且需要稳固的结构避免使用时倾翻。支撑倚靠功能主要体现在椅面与人体臀部接触承担人体的大部分重量,靠背与人体背部接触提供支撑和倚靠,部分有搭脑的座椅可支撑人体颈部[4]。座椅靠背框架分为曲线型(如图1)和直线型,座椅若有扶手则分为出头(如图1左三、图2左一)和不出头,结构有联邦棍或使用其他复杂花型结构加固扶手结构;座面有纯木质硬接触面和有编织结构的软接触面;通常腿部角度略向外,以圆木直腿居多,交椅为方便折叠的交叉腿,也有复杂雕刻的椅腿、弧形马蹄和受西方家具影响的三弯腿(常见于广作家具,如图3);而腿部的加固与装饰构件有轴钉、牙条牙头、券口牙子(如图2左三)和罗锅枨矮佬(如图2左一)等。
图1 曲线型靠背框架
图2 官帽椅和南官帽椅
图3 腿部形态
传统中式座椅整体高度通常为850mm~1200mm,如官帽椅一般座高为520mm左右,宽度为480mm左右,下设脚踏既能承人体脚部重量也能加固椅身,符合人机工程学(矮南官帽椅、禅椅因功能和使用场合与一般座椅有别,坐高略矮,座面加宽)。一般圈椅或官帽椅不属于休闲椅,而且中国人讲究坐得端正,所以要求座面平直,曲线形靠背板对人体第3和第4腰椎处支撑模拟人体站立的脊柱自然状态,二是座面主要材质选择避免较厚的软包,使用透气性和弹性更优的竹藤及棕密编的座屉。
2.1.2 操作功能形态语义分析
传统中式座椅与外界的联系分为与人产生关系和与空间产生关系。与人产生关系时,传统座椅要为背部、肘部、臀部提供支撑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当加长成双人位座椅时需考虑座面长宽,不能仅将尺寸变为原来的两倍,应当考虑到为两人活动留下充足空间,此外腿部应改变构件数量或粗细以适应双人承重;涉及禅椅等需盘腿而坐的座椅时,应当使座面宽大,由于无需脊柱支撑功能且靠背更偏向于装饰构件而非功能结构,座面应采用软性材料保障盘坐者腿和脚部的舒适。另一方面传统中式座椅有体现使用者身份和性格的功能,太师椅线条刚劲有力,整体稳重大气,官帽椅线条较细但高靠背和扶手的造型均传递出权威和地位感,但明显官帽椅相较太师椅(如图4)更为含蓄收敛,而灯挂椅、玫瑰椅尺寸较小,造型上线条更为柔软纤细,灯挂椅结构简单,玫瑰椅雕花和装饰极为女性化,故此类座椅大气不足但秀美温柔。
图4 太师椅和官帽椅
座椅放置在空间中使用,需要考虑座椅的材质、色彩,使其与周围环境融洽。在酒店、会场等公用场合,传统中式座椅造型应符合使用人群,摆放需考虑到所从事的活动,注意风水等[5];在私密场合,如书房办公空间,座椅尺寸需考虑到书桌案,摆放注意留足人的活动空间,不宜使用色彩造型过分夸张的家具;厅堂会客空间中,座椅摆放讲究风水和礼节,造型上体现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审美;另外近年来电视节目中也频繁使用传统中式座椅,座椅造型需符合节目或者活动的主题、布景及嘉宾气质。
2.1.3 功能形态语义分析
传统中式座椅通常为不可拆装结构,零部件之间使用榫卯连接,运输体积较大,通常需要打木框架配塑料泡沫或气泡膜运输。移动座椅时,要从座面处将椅子搬起,为避免损坏不能搬榫卯连接较为脆弱的扶手和靠背处,也不能从座椅腿部直接拎起。简言之,施力点不可在线状构件处,施力方向需顺榫卯方向。日常保养时,灰尘颗粒会划伤座椅表面,故不能直接用抹布沾水擦拭,若是擦蜡或保养油应当顺木纹擦拭,不破坏座椅纹理且使油蜡更好渗入。
在工业设计领域,产品的形态符号分为实体形态表达和虚体形态表达。实体形态表达涉及产品具象形态;虚体形态表达涉及人的情感和心理,具有意识性、联想性等特点[6]。
2.2.1 流行性的形态语义分析
现阶段市场上的中式座椅有三个发展方向:一为追求复刻,还原宋明清式座椅,如一木连作工艺,图6中几乎看不出传统中式座椅座面边框与压条的接缝;二为保留传统中式座椅形制,在造型和材质上进行微调,或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使用方式作出适应现代人的设计;三为新中式,基于传统中式座椅但造型更加简洁,色彩搭配和材质运用更为灵活多样,整体更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和理念。由于传统中式座椅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现在仍有许多家具工厂专注于生产传统中式座椅,相比较其他现代家具层出不穷的新功能新材质,传统中式座椅的生产反而更专注于细节雕琢刻画,如对每一个曲线、角度的推敲,尺寸粗细的把握,材质与纹理的挑选。
传统中式家具最吸引消费者的除了造型和文化背景,还有其材质的色泽纹理和触感,不同种类和质感的材料传达不同的设计语言,以适应不同喜好的消费者和不同风格的应用场景[7]。传统中式座椅通常使用自然材质如木、竹、藤等作为基材,尤其因收藏价值使用名贵木材者最多,但在设计艺术和材料学领域也有使用新材料进行的探索,如高强度耐磨材质、环保材料、以及特殊CMF工艺处理材质,此外也有使用多种材料相结合的设计。
2.2.2 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形态语义分析
图5 传统中式座椅形态表情
中国高档家具单传统红木家具一项年产产值超1000亿元,约占中国家具总产值的10%[8],座椅作为传统红木家具的热门品类,其主要使用者为30至70岁人群。50后60后注重产品收藏价值,对用材和细节品质要求高,喜欢经典的明清式产品;70后注重品质与外观,会考虑产品的实用性舒适性,不追求完全仿照复刻古典座椅,材质可使用羊毛纺织、皮革等高级软性材料,会考虑木材与软性材料的配色和使用空间的搭配;80后90后偏向造型结构相对简单、线条流畅的中式座椅,喜好时尚与设计感[9-10]。
情感是人们身处客观世界对外界事物的主观感受,产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用可视可感的形式呈现情感形态。感性工学和情感化设计在产品设计领域运用渐广,哈佛商业评论指出消费者不再单纯对产品有兴趣,而渴望透过产品与互动寻求自身经历经验,对产品的需求从可用转为适用,需要在情感上贴合消费者心理。
因此凝练出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中式座椅形态表情词汇即轻巧、厚重、明亮和深沉,用象限分析法将目前市场上常见传统家具品牌中的传统中式座椅对应到坐标系中的相应位置,可以看出不同形态的传统中式座椅的形态表情和语义关键词,如“美丽”形态表情的中式传统座椅有精致雕花,木质色彩纹理亮丽,适合女性;“稳重”形态表情的传统中式座椅造型不夸张但线条刚劲有力,木色深,少纹理,少装饰,适合领导人、权威人士等具有身份地位话语权的人士(图7)。家具制造商和设计师应当针对使用人群精准把握座椅的形态语义[11-13]。
本文运用设计形态语义学详细分析传统中式座椅形态语义,以传统中式座椅作为传统家具中的重要门类用具象形式向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传达国人在人文风俗、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雅俗观。为传统家具的现代发展提供思路,为企业和设计师活态继承发扬中华文化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