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平
我们家离场镇不远,每逢赶场,妈妈头天傍黑都要去卖蔬菜。场镇不大,只有一条街,像一根长竹竿那样直通通的,从这头儿望得到那头儿。听妈妈说,以前场镇上要热闹些,馆子开得很多,热火朝天的。后来只有逢“一、三、五”赶场日子才有人相聚了,平常都是冷清的。
记得,我第一次到场镇是五岁那年。但妈妈说,她生下我时常常背我去赶场。可我怎么会知道呢?就连爸爸病逝那年,脑海里都没有丁点儿印象的。妈妈才说,我那时只有两岁半,是没有记忆的。所以,我只记得从五岁那年在场镇上知道的事。也许,我的记忆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那年,我随妈妈赶场时在街上瞧见一个长得很有意思的人。他是个驼背,四十来岁,人很矮,走起路来像个鸭子一样摇摆。他在街头开了个理发铺子,铺面是租的,很简陋,一张旧椅子,墙上还挂着缺了个角儿的半边破镜子。收费五元钱,修面、掏耳全在内。他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给人剪头时,都要搭上一个小木凳子站上去,围着顾客的身体挪过去挪过来,前后左右折腾好一阵儿才把顾客的头修剪好。有时,在木凳上还要踮着脚尖才能够着身材高大的顾客的头,偶尔还要把身子倾压到人家身上去。我总是躲在角落里偷偷瞧他那“特别的表演”。直到妈妈把菜卖完来寻我,方才离去。
我记得一些大人们说他来这条街上谋生很多年了,但有关他的身世、背景却从未听人说过。他从哪里来,他的姓名,一概不知,像是他与生俱来都没有名字。人们都叫他“驼子”,他则嘿嘿笑着点头答应。他是个无足轻重的人,谁也不会去刻意打探他。更何况,他那模样儿,也没有人愿意接近他。他成天除了理发,剩下的时光里只有孤独。我时常看见他在闲暇的时候望着街上的行人发呆,像是心中凝着沉重的心事。
那些在场镇上生长的孩子们最爱愚弄他,看到他就拾上小石子“掷”他,或者趁他不在意时打他一下就开跑,嘴里呼喊着:“驼子,来追我啊!”他们知道他人矮腿短撵不上,所以才这样戏弄他。可每次他都不冒火,回过头来,冲他们嘿嘿笑。真怪,他人丑,一口牙还真白!我见他不发怒,笑起来还显得有些亲切,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趁他不注意也偷偷地“拍”他一下就开跑,或向他“掷”上一块儿小石子,也尖声喊着:“驼子,来追我呀!”但我又怕真被他逮着,就往妈妈身边跑。妈妈见我也跟着那些孩子“调皮”,便拧着我的屁墩子斥责说:“啥‘驼子驼子的,没大没小的,真没规矩!”妈妈骂过我后,让我以后叫他“驼背叔”,小孩子要有礼貌!并让我给驼背叔认错。我嘟着嘴没去,妈妈就去给他赔不是,说:“娃娃不懂事,请别一般见识。”他就笑吟吟地露出一口白牙说:“没事没事,孩子们闹着玩,不当真的,我喜欢!”
妈妈随后悄悄对我说:“你没看他好可怜的吗?还去愚弄人家干啥?都跟你‘过去的爹一个岁数的人了。”妈妈说,往后我再“讨嫌”,她就“家法”伺候我。妈妈说的“家法”,就是她给我准备的那根树条条。
此后,我就听妈妈的话,再不冒犯驼背叔了。
从那个时候起,妈妈就开始在驼背叔店里理发了。好像是我做错事,妈妈歉疚,才要去照顾他生意似的。其实不是的,妈妈的确是见驼背叔手艺精湛,剪的头发发型好看、自然。其实,驼背叔也剪不来啥样式的,他只会那些普普照通通的传统发式。男人们不外乎就是“平头、光头、小圆头”呐,女人们就是“大扫把、梭梭头、妹妹梳”了!只是他的手艺到家,功底深,才受了大众的喜欢。不过,大都是些乡下的中老年人进出他的店。此后每个月,妈妈都在驼背叔店里剪一两回。妈妈剪的是“梭梭头”,蛮好看的。我看到妈妈剪一回漂亮一次,可高兴的。驼背叔给妈妈剪头的时候,格外地仔细认真,好像要把妈妈修饰、打扮成花儿一般。没过多久,我就和驼背叔熟络了。尽管嘴里一直没有喊过他“驼背叔”,但心里接纳了他。他也蛮喜欢我的,有时候,他还背着妈妈买糕点给我吃。之后,他的屋子里我也可以随便进出了。这时我才发现,驼背叔的家里好穷啊!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里面只有烧煤和烧柴草做饭用的两用泥巴灶,几个破旧的小碗在一个小木桌上摆放着,再就是墙壁边的小橱柜和一些杂旧物件儿了。靠里面有个手扶的小楼梯,上面有一层木楼板。有一天,我爬了上去。上面只有一张破旧的小床,床上铺着篾席和薄薄的被单,床头小柜子上放着一条破得像渔网似的棉被……晚上,我悄悄跟妈妈讲了,妈妈总是说他怪可怜的。后来,妈妈便将卖剩下的蔬菜拿些给他。驼背叔执意要给钱,妈妈执意不收。驼背叔心存感激,知道媽妈每到赶场日子要来卖菜,便早早地将“街沿”位置占上。此后,妈妈再也不用费神找地方,更不用起早贪黑地赶时间了。
转眼又过了一年,那一年我六岁,等过了年就要报名上学了。这年入冬,妈妈不仅要攒过年钱,还要给我准备上学的学费。所以,妈妈变得更为节俭。那天,我又随妈妈到场镇上卖菜。我照旧又去了驼背叔屋子里玩儿,我最爱偷偷地瞧他那憨厚的模样儿。这天,我又在旁边认真地瞅他。这时,他给一个长得肥肥胖胖的男子理过发后,那人拿出一张百元大钞来,把他急得将身上所有兜里的钱翻出来才找给那人。“那人真讨厌!”我在心里替驼背叔愤愤地说。那人刚走没一会儿,我突然听到妈妈的骂声传来。妈妈边骂边向人说她收到一张百元假钞。我奔出去,见大家拿过妈妈手中的钱相互瞧。一些人说是真的,一些人又说是假的。众说纷纭,真假难辨。妈妈急得捶胸顿足,眼圈发红。
这时驼背叔也出来了,他把妈妈手中的钱拿起对着光线照了照,说:“啥假的哟,这钱不假嘛!要不,我用机子验一验!”说着,就去拿验钞机。
驼背叔有个验钞机,真假立马就能辨别出来。别人把握不住真假时就去找他“检验”。他这些年“见多识广”了,不用机子也能看得出真假来。大家这时就说,妈妈这张钱多半是真的,只要过了他“驼子”的手八九不离十。我想也是的,他刚才在收那张一百元钱时就是对着光线照了下就放兜里了。
不一会儿,驼背叔回来了。他边走边验着钱说:“看看,这钱是真的。我看过的假不了!”大家细细一看,还真是不假。妈妈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我看到那个验钞机好神奇,就跟着驼背叔走进屋子里瞧,还用手摸。
“好玩吗?再摸摸!”驼背叔让我摸了好一会儿,才把它放进了理发工具箱里。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进来一个人,腋下夹了床棉絮,说是他预定的“过冬棉絮”弹好了,老板让他给送来。驼背叔笑吟吟地接过放在椅子上。他在包里摸了几下,若有所思地停了会儿,然后,又把空空的手伸了出来,向送棉絮的小伙子歉意地笑着说:“小兄弟,你信得过我,就把棉絮留下。回去跟老板说过几天来收钱,我这手头儿紧,今天我还有点儿应急事要花钱,怎样?”小伙子迟疑了一下,摇摇头,说:“老板说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赊不欠。”驼背叔犹豫了一会儿,说:“那,你先拿回去吧。改天我再来拿。”那人就把棉絮抱走了。
待我和妈妈赶下一场场镇的时候,已是接连下了好几天大雪后了。那天早上,雪积得很厚,被雪覆盖的石板路很不好走,稍不慎脚下就要踏空。妈妈挑着沉重的担子,我在前面用棍子帮妈妈“扫雪”——把看不清、识不准的石板路亮出来。一路上我们费了很大劲儿……到场镇的时候,我们见很多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知在议论些什么。近了一瞧,见许多人在驼背叔的理发店外围着。妈妈先搁下肩头的担子,近前探过头去望了望。立马,她头一扭,脸青面紫地把我拉得远远的。我心里懵懵的,非要挤过去看。像是预感到了什么可怕的事,心里陡地恐慌起来。终于,我挣脱了妈妈的手,踢踏着雪花挤进了人群。近前,我看清了,是死人了!仔细瞧,脑子嗡的一下——原来死者竟是驼背叔啊!顿时,我的心疼痛起来了,泪水也禁不住地滚落……
最后,人们在他家中什么也没有发现,只在他身上发现了两样东西:一张近日汇向他老家的一万元汇款单和一张百元假钞。
这时,我看到妈妈在一旁低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