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从而确定了夏至。它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早被确定的一天。《恪遵宪度抄本》中记录:“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鹿角开始自然脱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些小精灵穿梭在密林,给夏日带来一份别样惊喜。二候蜩始鸣。蜩是人们常说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蝉鸣声声,是诗人笔下对夏天回忆里的背景音。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在炎热的仲夏,喜阴生物开始悄然出现,为季节的轮回埋下伏笔。
夏至时节植物葳蕤,莲花的粉,凌霄花的红,荷叶的绿,湖水的青各种颜色肆意晕染,铺满自然的空隙,拼凑出壮阔的夏日风光。唐代诗人元稹在每个节气都会写一首诗,夏至节气有诗《夏至五月中》,“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这个时节,多雨夹杂着电闪雷鸣,高天流云间有彩虹映照,短短十个字,特别能代表夏至时节北方的天气特色。而唐太宗李世民《咏雨》中,“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刻画了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至的梅雨时节。两句诗词,一南一北,成为总结夏至天气现象的点睛之笔。
祛湿是本节气的“主旋律”。中医有“药食同源”的理论。《黄帝内经》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的说法,意为湿气过重会影响脾的功能,要以苦燥湿,湿祛才能恢复脾的功能。
夏至時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而今,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是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流传至今的吃面、吃馄饨等习俗都与“夏祭”有关。旧时,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贡品外,特加一盘薄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吃面尝新习俗。夏至还有做麦糊烧的习俗,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也有尝新之意。
《陕西中草药》记述了“夏至草”,此草在夏至前后会枯死,此特点与夏枯草相同,为做区分,故名之为“夏至草”。《救荒本草》中关于“夏至草”是这么描述的:“本草茺蔚子是也,一名益母……叶似荏子叶,又似艾叶而薄小,色青,茎方,节节开小白花”。
烧素肉配泰国香米
主料:植物五花肉、香米。
辅料:葱、姜、八角、桂皮、香叶、白芷、花椒。
调料:冰糖、生抽、老抽、料酒。
制作步骤
1.植物五花肉改刀成红烧肉大小,上油锅炸好备用;
2.把冰糖放入锅中,炒出糖色备用;
3.锅中加油,放入葱、姜,煸炒出香味,小火放入八角、桂皮、香叶、白芷、花椒煸炒,加入备好的植物肉,放糖色翻炒;
4.加水、盐、生抽、料酒、老抽,炖煮至汤汁粘稠,味道醇香,出锅配蒸好的香米饭。
仔姜鸭
主料:小仔鸭、仔姜。
辅料:姜片、蒜、小米辣。
调料:豆瓣酱、老抽、料酒、鸡粉。
制作步骤
1.小仔鸭洗净剁块,用料酒、盐、生粉抓一下;
2.仔姜切丝,小米辣切圈;
3.净锅上火,入油加姜蒜爆香放入料酒、豆瓣、老抽煸炒鸭块至香,加入辣椒、水炖煮至熟入味;
4.锅内放入仔姜丝、仔鸭、鸡粉翻炒,淋入香油出锅即可。
爽口藠头拌蛋白肉
主料:藠头、蛋白肉丁。
辅料:麻辣香葱汁、鲜花椒。
调料:老四川泡菜原汤、花椒、盐。
制作步骤
1.将新鲜藠头摘洗干净,泡入泡菜原汤中,制成泡菜备用;
2.用花椒和盐混入水中,放入蛋白肉丁,浸泡入底味;
3.泡好的藠头改刀,放香辣麻油、糖拌匀垫底;
4.泡好的蛋白肉丁用香葱汁拌味入盘,点缀鲜花椒即可。
夏至素食植物肉凉面
主料:面条
辅料:植物肉丝、黄瓜丝、胡萝卜丝、心里美萝卜丝、香芹丁。
调料:凉面汁
制作步骤
1.水烧开,下入面条,煮熟捞出,过凉水;
2.盛入盘中,上面依次放入黄瓜丝、胡萝卜丝、心里美萝卜丝、香芹丁、植物肉丝;
3.浇上凉面汁,拌匀即可。
苦瓜蛋清汤
主料:苦瓜
辅料:蛋清
调料:盐、白胡椒粉。
制作步骤
1.苦瓜切指甲般大小的片,汆水备用;
2.锅中加水,勾薄芡,散入蛋清,把苦瓜放入;
3.加入盐、味精调味,最后滴入少许香油,出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