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根
浙江省舟山市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养虾,由于建塘较早,配套设施落后,养虾亏本后长期闲置的虾塘不少,如果开发利用这批旧虾塘,使闲置的土地获得新生,不仅可以增加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还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抛荒。
蛏子是舟山市民非常喜食的贝类,养殖历史悠久;并且蛏子的养殖具有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管理简便等优点。为此,2020年5月舟山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将“利用旧虾塘蓄水生态养蛏课题”正式立项,经过一年试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具体介绍此项技术。
一、旧虾塘的选择
1. 池塘周围环境良好
旧虾塘周围环境不存在对池塘水质有影响的污染源。池塘进排水方便,小潮汛也能做到短时间进排水,大潮汛进排池水更方便。池水盐度不受暴雨时从山体上下来的雨水影响。池塘的底质以沙泥质或泥沙质较好;以上层为软泥、中下层为泥沙相混合的涂质最适宜养蛏。
2. 池塘周围涂面天然饵料和有机碎屑丰富
蛏子的主要饵料为浮游硅藻类和有机碎屑。常见的硅藻种类有重轮藻、圆筛藻、舟形藻、菱形藻、骨条藻等。生产中将浮游硅藻繁盛的海水称为肥水,将夏秋季节滩涂上深黄色的涂泥称为泥油。泥油常作为蛏子饵料盛衰的主要标志。如果蛏塘周围有虾蟹养殖塘,其排水时会带入有机碎屑于蛏塘周围水域,可以起到肥水作用,促使附近水域浮游硅藻类繁盛。
3. 池塘利用率高
池塘内的养蛏面积仅占2/3,如果除去各种排水沟、人行通道等,留下的面积只有1/3多点,所以要尽可能选择利用率高的旧虾塘。
4. 池塘基础设施完整
旧虾塘的围堤、闸门基本完好,个别设施投入少量人工即可修复,修缮资金也较少。
5. 池塘蓄水量达到养蛏要求
旧虾塘的蓄水量要达到:小潮能进水,暴雨不泛滥,旱季不断淡水;蓄水水位在50厘米以上;每月可换水2次。
6. 池塘海水盐度适宜
池塘海水盐度控制在6.49~28.8,此范围内盐度越低蛏子生长越快。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旧虾塘准备好后,若在春季投放蛏苗,需提前1个月做好以下工作:
1. 选好养蛏涂面
蛏子对池塘的底质要求是:上层为软泥,中下层是泥沙相混的涂质;涂面细腻、软硬适中。
池塘环沟内侧的中央滩面都可以养蛏,环沟中及环沟与池堤间的涂面切勿用来养蛏。
旧虾塘养蛏的涂面面积控制在1/3,面积过大会严重影响蛏子的生长。
2. 清除污泥与消毒
池塘抛荒年份越长,塘底的黑色污泥量就越多,必须彻底清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进行常规消毒。
①石灰消毒
干法消毒:池中留积水10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兑水化解成石灰浆后全池均匀泼入。带水消毒:排水困难的池塘采用此方法。池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兑水化解成浆后均匀泼入池中。半个月后药性消失。
②漂白粉消毒
干法消毒:池水深3 0厘米,每亩用漂白粉15~20千克,兑水化解成浆后均匀泼洒全池塘。带水消毒:池水深1米,每亩用漂白粉30~35千克,兑水化解成浆后均匀泼洒全池。5~7天后药性消失。
3. 翻涂建设蛏埕
如果塘内中央滩面的泥土过硬,可用拖拉机进行深翻,深度15~20厘米,翻起的土块用细耙敲碎、耙细。之后,做成一行一行的埕,每行埕的长度根据滩面确定,一般长15~20米、宽3~4米;埕沟宽0.5~1米,深0.2~0.3米。埕沟略有坡度,并向环沟或中央沟倾斜,以便捕蛏时排水。埕面做成弓背状便于排水,保持涂质稳定和减少淤积。最后在每行埕内插立标杆,以便池塘进水后区分埕面与非埕面的占有范围。
4. 培养基础饵料
在蛏苗放养前半个月左右,首先在池塘内蓄水30厘米深,然后施入两种肥料:一种是氮肥,首次施入每立方米水体3~5克;一种是磷肥,每立方米水体施入0.2~0.4克。以后每隔几天再追肥,待池水透明度达到30~40厘米深,水色转为黄褐色或浅褐色为止。如果连续几天都是晴天,水色会转变很快。
三、投放蛏苗
1. 蛏苗选择
在购买蛏苗时首先把好质量关,否则会前功尽弃。优质蛏苗的判断标准是:贝壳玉白色,有光泽,大小均匀,不含杂质,无臭味,生命力强。当箩筐稍有碰动,蛏苗的两壳就开始紧闭并发出“嗦嗦”声,即为优质蛏苗。
2. 投苗时间和方法
投苗时间一般自头年农历12月上旬开始至翌年清明前结束。生态养蛏的投苗时间要早于一般养蛏,比如浙江省的蛏子养殖区在3月初即可投苗结束。蓄水生态养殖蛏子的投苗时间不受潮汛期限制,随时可投苗。
投苗方法可以采用带水投苗或干埕田投苗。在清塘早、生产季节宽余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带水投苗法;因气候异常,比如天气阴雨时间长且刮大风时,不能施肥培养水质,为赶季节,通常采用干埕田投苗法。
3. 投苗密度
投苗时蛏苗规格已达到1.2~1.5厘米。投苗可一次完成,也可分两批完成。
选择两批投苗时:第一批每亩投苗45千克,蛏苗规格为5 000~8 000粒/千克;第二批投大苗,每畝投苗60千克,蛏苗规格在3 000~4 000粒/千克。两次每亩共投苗105千克。
每亩投苗的重量应根据苗种的质量、大小、池塘条件而定。如果池塘条件好,蛏苗质量优,苗播后成活率高,则可少投苗。
4. 注意事项
蛏苗运到养殖池时应在阴凉处放置1小时左右,并将箩筐振动几下,使蛏苗体内水管收缩,避免蛏苗在水洗时大量吸水,以提高投苗时蛏苗的潜沙率。
干埕投苗时如遇淡水,应在埕面上撒盐,每亩10千克左右,以提高埕面水分咸度,利于蛏苗入土。
需要注意的是,风雨天不可投苗。
四、养成管理
1. 调节水位
蛏子在春季已处于生长期,但由于春季日照短、气温低,不利于其生长,这时需要逐渐提升池塘水位,水体可对蛏子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利于蛏子正常生长。夏季池塘水深宜浅,在安全范围内,较高的水温有利于饵料繁殖,正值蛏子摄食旺盛期,促其迅速生长。秋季水温由高到低,控制水位由低到高;由于池中饵料逐渐减少,蛏子生长逐渐减慢。冬季蛏子基本不生长。
经常观测蓄水深度,夏至以后气温高,蓄水深度要保持在50厘米以上。选择晴天换水,每个大潮汛换水1~2次。
2. 防止敌害
如果旧塘破损严重,敌害生物容易进入养殖池塘危害蛏子,埕面须覆盖大网目防敌害网,其面积比养蛏面积大出3%~4%;如果旧塘漏水少,闸门又有牢固、安全的防敌害网闸,埕面则可免覆防敌害网。
3. 安全防病
防病措施:适时换水,搞活水体,改善水质。
4. 培养生物饵料
蛏子的饵料主要是浮游硅藻类和有机碎屑,其次是原生动物、轮虫、卵、骨针及甲壳类附肢等。当池塘水色变淡时,采用带水施肥法培养生物饵料,操作方法是:每天上午8时施肥,每亩池塘施入氮肥2 500克、磷肥500克,连施7天。施肥前留意收听天气预报,保证施肥期间都是晴天。一般施肥7天后池水水色逐渐变浓,透明度會逐日降低。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不要把干化肥直接撤入池塘中,应将肥料化解为水溶液后再泼洒在非埕水面上。
5. 控制池水比重
池水比重应在1.005~1.020,此范围内比重越低对蛏子生长越有利。在海水比重升高时,抽取附近安全的河水,以降低池水比重,保持池塘海水比重基本偏低的趋势。
6. 巡塘
养殖者坚持每天巡塘,严防漏水、崩堤等情况发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收获
1. 起捕时间
蛏子长到5厘米左右时即可起捕。蓄水生态养蛏一般在中秋前收获,但考虑季节差价,最迟在农历年底全部起捕上市。由于蛏子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慢,所以不作二年养殖收获。
2. 起捕方法
蓄水生态养蛏的起捕方法有两种:一是带水起捕。当需要起捕少量蛏子上市,并需要保持水中饵料数量,在不排除池水时选择此方法。由于池中有水,起捕难度大,为保证蛏子不破壳,只能请有经验的养殖者捕捞。二是翻塘起捕。池水全部排光,集中力量在几天内将全部蛏子起捕上市。此方法比带水起捕法容易。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31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