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 张婷
【摘要】研发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将研发资源在海外进行跨境配置, 拓展海外市场、获取海外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战略安排, 其前因与后效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研发国际化的前因和后效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 首先, 从跨国公司技术寻求、市场寻求和降低成本的主观动因, 以及从跨国公司自身能力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客观影响因素等多个维度, 梳理研发国际化的前因及其影响机理; 其次, 从企业的创新绩效、生产率和国际绩效等方面, 归纳研发国际化的后效及其作用机理; 最后, 探讨研发国际化前因与后效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影响因素;公司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3.1;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14-0119-5
研发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将研发资源在海外进行跨境配置, 拓展海外市场、获取海外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战略安排。 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的企业常面临研发与国际化双重风险, 即一般研发的高失败风险和东道国环境不确定性风险。 因此, 研发国际化不仅受到实务界的关注, 而且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尤其是前因和后效方面。 杜红平等[1] 对跨国公司创新国际化动机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但是未对研发国际化的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梳理; 王展硕和谢伟[2] 对研发国际化的有关中国企业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但是未对研发国际化的国外企业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 基于此, 本文以“研发国际化”和“创新国际化”为关键词, 收集了相关中文文献15篇、英文文献43篇, 对研发国际化的前因和后效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 不仅弥补了现有相关综述归纳不足的“缺口”, 而且能够使学术界更好地把握相关学术研究前沿, 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引。
一、研发国际化的前因
(一)研发国际化的主观影响因素
1. 市场寻求动因。 市场寻求动因强调跨国公司在全球设立研发机构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存量, 发挥其作用, 使其效益最大化。 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子公司主要负责改造母公司转移的技术, 以满足东道国市场额外的创新需求, 使产品和技术更适应东道国市场, 以提升东道国的产品市场占比[3] 。 Gugler和Michel[4] 发现, 为迎合亚洲人口味偏好, 瑞士雀巢在新加坡开设了研发中心。 Liu等[5] 发现华为等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 目的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市场特点和消费习惯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本地化研发。
2. 技术寻求动因。 相关文献表明不同类型经济体的技术寻求动因本质上存在差异[6] 。 ①新兴经济体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技术寻求动因。 新兴经济体企业开展研发国际化活动在于学习[7] , 通过拓宽企业技术来源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最终实现战略追赶[8] 。 Minin和Zhang[9] 发现江淮汽车和长安汽车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 是为了获得当地专家和技术来提升母公司自主研发能力。 Cooke[10] 发现华为等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是为了获取当地先进的知识。 Minin等[11] 发现中兴在瑞典设立研发中心是为了利用当地领先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 ②发达经济体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技术寻求动因。 部分研究表明, 发达经济体企业基于全球研发网络战略布局的意图, 将海外优质创新资源纳入企业创新网络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12] 。 Almeida[13] 发现, 在美国投资的韩国和欧洲半导体行业的跨国公司, 为了弥补母国技术的不足, 将美国的研发机构纳入其全球研发网络。 Li[14] 发现跨国公司越想获取基础科技知识, 越倾向于与研究机构、大学等合作。 Atrukelj和Dolin?ek[15] 发现一些跨国公司将其外国研发单位选择至学术集群, 以便实现研发合作, 充分利用学术机构的外部知识。
3. 降低成本动因。 部分学者发现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研发成本而开展研发国际化活动。 Bower和Whittaker[16] 發现, 医药行业会因成本的攀升而建立跨国研发合作网络, 从而开展国际化研发。 Ernst[17] 发现成本削减是高科技行业将芯片设计业务外包给亚洲的一项重要的驱动因素。 孙福全等[18] 认为中国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和科研人员的较低工资水平有助于吸引外资来华进行研发投资。
(二)研发国际化的客观影响因素
1.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已有研究重点关注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组织能力、技术能力、研发投资、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对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影响。 吕萍和柳卸林[19] 采用资产利用战略和资产获取战略两种方式对全球化创新战略进行分类后发现, 拥有高素质人力资源和高组织能力的企业会采用资产获取战略, 高技术能力和高研发投资企业则会同时采用两种战略。 陈岩等[20] 发现, 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越愿意到国外研发。 王保林和张迺聪[21] 发现, 企业技术发明能力和技术合作能力越高, 其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概率就越大。 Davcik等[22] 发现, 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研发国际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 东道国环境因素。 部分学者从东道国的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等维度, 探究了影响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因素。 ①制度环境因素。 部分学者研究发现, 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会对企业研发国际化产生影响。 Grimes和Miozzo[23] 发现, 大型制药公司之所以不愿将核心研发工作转移到中国, 是因为中国的监管环境、质量安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劣势。 Anderson和Gault[24] 发现联邦政府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是吸引外资在加拿大布局研发机构的主要动因之一。 ②经济环境因素。 Karabag等[25] 发现, 土耳其吸引国际研发投资的原因除了集中的公共政策, 还有较高的私人资本活跃度和较大的生产规模。 ③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Ambos等[26] 发现, 文化距离会使得跨国公司倾向建立知识寻求型实验室。 ④技术环境因素。 Florida和Kenny[27] 发现, 日本跨国公司之所以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 是因为创新和产品的全球化、新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密集型生产中心的出现。 Hansen和L?v?s[28] 发现技术接近性正向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
基于上述文獻梳理, 本文构建了影响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框架图, 如图1所示。
二、研发国际化的后效
(一)研发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
1. 促进效应观。 基于制度跨越理论、社会嵌入理论和创新资源观理论, 促进效应观认为研发国际化能够使企业绕过国内制度约束[29] , 嵌入东道国创新体系[30] , 获取不同国家异质性的创新资源[31] , 并通过企业整合多地区知识资源[32] , 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譬如, Chacar和Lieberman[33] 使用21家美国制药公司数据研究发现, 制药公司通过拥有外国实验室促进企业创新; Almeida和Phene[34] 使用美国半导体行业跨国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 东道国的技术多样性能够正向影响研发国际化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创新能力。 Penner-Hahn和Shaver[35] 使用1980 ~ 1991年间日本处方药制药行业的65家公司数据研究发现, 企业采用研发国际化战略来充分利用外部知识, 推动企业通过研发国际化促进专利产出。 Rahko[36] 使用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数据研究发现, 公司研发国际化程度越高, 越能促进创新。 李梅和余天骄[7] 使用2009 ~ 2014年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 研发国际化对跨国企业的创新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Ferraris等[37] 发现, 研发国际化可提升小型跨国公司的创新绩效。 Iwasa和Odagiri[38] 使用137家在美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日本企业数据研究发现, 技术获取型海外研发实验室更能促进专利产出。 刘凤朝等[39] 发现合作研发型研发国际化由于能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对产品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都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张利飞等[40] 发现技术引进型研发国际化能够发挥跳板作用, 实现短期新产品收益, 提升产品创新绩效, 但由于“技术依赖陷阱”的存在[41] , 最终会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Adalikwu[42] 发现同时在母国和东道国研发比单一母国研发更能促进新产品产出、销售增长和公司创新。 H?kanson和Nobel[43] 使用17家瑞典跨国公司120份问卷数据研究发现, 海外研发单位的社会嵌入度越高, 与当地伙伴保持密切和频繁的联系越能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 Harryson和S?berg[44] 对Med Tech和Pack Tech的案例研究发现, 与当地知识网络的密切互动和交叉融合, 对于新成立的研发子公司提高整体创新绩效至关重要。
2. 区间效应观。 区间效应观认为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非线性影响, 并存在倒U型、U型和S型关系三种观点。 倒U型观点认为, 企业研发活动地理分布越广泛, 越能从各地区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分享世界各地的创新经验、获得异质性知识, 提升创新效率; 但当研发活动的地理分散度超过一定门槛时, 空间距离引致的知识搜索成本增加、人际交流和知识转移障碍以及研发协调和管理成本上升等负面作用导致企业创新绩效下降[45,46] 。 譬如, Adalikwu[42] 使用Mannheim创新数据研究发现, 研发国际化程度与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 Lahiri[46] 使用1972 ~ 1997年100家半导体制造公司数据研究发现, 研发活动的地理分布范围与创新质量呈倒U型关系。 Hurtado-Torres等[47] 发现研发国际化程度和地域多样化都与公司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 吴剑峰等[45] 使用国家统计局跟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 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除此之外, Hsu等[48] 使用中国台湾高科技企业数据研究发现, 研发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 主要因为研发国际化在提升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成本收益并存, 特别是受企业跨国责任的影响, 只有越过一定门槛后, 研发国际化的创新绩效收益才能超过成本。 Chen等[49] 使用中国台湾210家资讯科技企业1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 研发国际化在分权化、过渡和再中心化三个不同阶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然后再次促进的S型曲线。
(二)研发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
在上述直接影响效应的研究基础上, 部分学者进一步探究了各变量对企业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大部分学者研究了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资源禀赋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内部资源的异质性上, 因此内部资源差异会对企业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譬如, Chen等[49] 发现, 组织冗余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吴剑峰等[45] 发现, 企业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对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李梅和余天骄[7] 发现, 高管政治联系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企业内含国有股权则对两者关系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 Hsu等[48] 发现, 跨国公司海外经验越丰富越能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Ferraris等[37] 发现, 知识管理在实施研发国际化的小型跨国公司中, 对跨国公司的创新绩效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Lahiri[46] 认为技术多样性引致较高的移植成本, 使得技术多样化程度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而组织内部联系水平和不同国家的研发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urtado-Torres等[47] 的研究为此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三)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其他绩效的影响
除研究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外, 现有文献开始涉足研发国际化与企业生产率、企业国际绩效之间的关系。 ①企业生产率。 Belderbos等[50] 使用荷兰的研发调查数据发现, 海外研发不仅能够提高位于技术落后地区母公司的生产率, 而且能够与国内研发形成互补, 增强彼此对母公司生产率的提升效用, 而海外研发对位于或靠近技术前沿地区的母公司生产率无类似效应; Fors[51] 使用瑞典数据研究发现海外研发密度对母公司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Todo和Shimizutani[52] 以1996 ~ 2002年日本跨国公司的研究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海外创新型研发并不能提高母公司国研发的回报率。 ②企业国际绩效。 Tang等[53] 以2010 ~ 2014年我国A股市场70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 研发国际化与国际绩效呈倒U型关系, 产品多元化对二者关系有调节作用。
三、總结与展望
(一)总结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前因和后效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一是从主观和客观影响因素两个方面, 对影响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前因进行了归纳, 发现技术寻求、市场寻求和降低成本是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主观动因; 跨国公司自身能力和东道国环境因素是影响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客观动因。 二是梳理和归纳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效应以及二者之间的调节效应, 以及研发国际化对企业生产率、国际绩效的影响, 发现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对创新绩效主要存在促进效应和区间效应。
(二)展望
1. 关于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前因的研究。 一是需要从母国制度环境探究其对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影响。 研发国际化不仅能够使企业利用现有技术拓展海外市场, 获取海外创新资源,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而且可通过技术“逆向溢出”提升母国的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国际化越来越受到母国的关注。 为提升本国创新能力, 在促进企业研发国际化方面, 跨国公司母国也不同程度地制定了相关政策, 但鲜有文献探究母国制度环境与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二是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前因有待用大样本数据进一步实证检验。 虽然现有文献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多个维度展开了对研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但是大部分研究主要基于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 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适性仍需大样本进一步实证检验。
2. 关于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后效的研究。 一是需进一步拓展研发国际化后效的相关研究领域。 虽然现有文献分析了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以及研发国际化与企业生产率、国际绩效之间的关系, 但尚未有学者涉足研发国际化与企业财务绩效、市场绩效等之间的关系, 对尚未涉足领域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拓展现有研究领域。 二是要考虑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后效研究的内生性影响。 现有关于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后效的部分实证研究, 尚未充分考虑样本自选择、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 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偏误, 后续研究务必加以考虑和规避。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杜红平,王元地,陈劲等.跨国企业创新国际化的动机研究综述[ J].软科学,2015(3):130 ~ 134.
[2] 王展硕,谢伟.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研究的综述与展望[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6):121 ~ 132.
[3] Serapio M. G., Dalton D. H.. Globalization of industrial R&D: An examin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 R&D in the United States[ J].Research Policy,1999(2):303 ~ 316.
[4] Gugler P., Michel J..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activities:The case of Swiss MNEs[ J].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2010(6):65 ~ 79.
[5] Liu J., Wang Y., Zheng G.. Driving forces and organisational configu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R&D: The case of technology-intensive Chinese multinational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2/3/4):409 ~ 426.
[6] Awate S., Larsen M. M., Mudambi R.. Accessing VS sourcing knowledg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between emerging and advanced economy firm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5(1):63 ~ 86.
[7] 李梅,余天骄.研发国际化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经验研究[ J].管理世界,2016(11):125 ~ 140.
[8] Kuemmerle W.. Building effective R&D capabilities abroad[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2):61 ~ 72.
[9] Di Minin A., Zhang J..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international R&D strategies of Chinese companies in Europe[ J].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2010(4):433 ~ 455.
[10] Cooke F. L..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telecom corporations: Strategy, challenges and HR implications for the MNCs and host countries[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2(9):1832 ~ 1852.
[11] Di Minin A., Zhang J., Gammeltoft P..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R&D in Europe: A new model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2(3):189 ~ 203.
[12] Carlsson B..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s: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J].Research Policy,2006(1):56 ~ 67.
[13] Almeida P.. Knowledge sourcing by foreign multinationals: Patent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155 ~ 165.
[14] Li J.. Global R&D alliances in China: Collaborations with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0(1):78 ~ 87.
[15] Atrukelj P., Dolin?ek 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in two high-tech clusters and cooperation of R&D units in those clusters[ J].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0(2):294 ~ 308.
[16] Bower D. J., Whittaker E.. Global R&D networks: The case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Journal of Industry Studies,1993(1):50 ~ 64.
[17] Ernst D.. Complexity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innovation-why is chip design moving to As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1):47 ~ 73.
[18] 孫福全,陈宝明,罗晖.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的影响问题专家会议的报告》述评[ J].中国软科学,2006(5):156 ~ 160.
[19] 吕萍,柳卸林.企业全球化创新战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4):50 ~ 58.
[20] 陈岩,徐慧慧,景木南等.多维政府参与、企业动态能力与海外研发——基于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实证研究[ J].科研管理,2015(S1):127 ~ 138.
[21] 王保林,张迺聪.本土企业设立海外R&D机构决策——能力驱动还是政策驱动?[ J].科学学研究,2016(4):539 ~ 547.
[22] Davcik N. S., Cardinali S., Sharma P., et al.. Exploring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R&D activities i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ing capabilities on SMEs'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20(4):1 ~ 23.
[23] Grimes S., Miozzo M.. Big Pharma'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to China[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5(9):1873 ~ 1894.
[24] Anderson F., Gault F.. Developing indicator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The case of Canada[ J].Research Evaluation,1999(1):15 ~ 22.
[25] Karabag S. F., Tuncay-Celikel A., Berggren C.. The limits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initiatives: Turkey as a critical case[ J].World Development,2011(8):1347 ~ 1357.
[26] Ambos B., Ambos T. C..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offshoring R&D: An examination of firm and location specific factors[ J].R&D Management,2011(2):107 ~ 119.
[27] Florida R., Kenney M.. The globalization of Japanese R&D: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Japanese R&D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J].Economic Geography,1994(4):344 ~ 369.
[28] Hansen M. T., L?v?s B.. How do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leverage technological competencies? Moving from single to interdependent explanation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8-9):801 ~ 822.
[29] Wright M., Filatotchev I., Hoskisson R. E., et al.. Strategy research in emerging economies: Challenging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5(1):1 ~ 33.
[30] 胡欣悅,汤勇力,王国庆等.研发国际化、跨国知识网络与研发单元创新绩效——基于华为PCT专利(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12):3124 ~ 3139.
[31] Hoskisson R. E., Eden L., Lau C. M., et al.. Strategy in Emerging Economie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3):249 ~ 267.
[32] Sidhu J. S., Commandeur H. R., Volberda H. W..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Value of supply, demand, and spatial search for innovation[ 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20 ~ 38.
[33] Chacar A. S., Lieberman M. B.. Organizing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2003(20):299 ~ 322.
[34] Almeida P., Phene A.. Subsidiaries and knowledge cre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NC and host country on innovatio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8-9):847 ~ 864.
[35] Penner-Hahn J., Shaver J. M.. Doe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crease patent output? An analysis of Japanese pharmaceutical firm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121 ~ 140.
[36] Rahko J..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rporate R&D activiti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5(6):1019 ~ 1038.
[37] Ferraris A., Giachino C., Ciampi F., et al..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medium-sized firm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nhanc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9(5):1 ~ 8.
[38] Iwasa T., Odagiri H.. Overseas R&D, knowledge sourcing, and patent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Japanese R&D investment in the US[ J].Research Policy,2004(5):807 ~ 828.
[39] 刘凤朝,马逸群.华为、三星研发国际化模式演化比较研究——基于USPTO专利数据的分析[ J].科研管理,2015(10):11 ~ 18.
[40] 张利飞,符优,虞红春.技术引进还是合作研发?——两种研发国际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J].科学学研究,2021(3):471 ~ 480.
[41] Pillai P. M.. Technology transfer, adaptation and assimilation[ J].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1979(47):121 ~ 126.
[42] Adalikwu 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and home-bas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Sciences,2011(2):475 ~ 497.
[43] H?kanson L., Nobel R..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rse technology transfer[ 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01(4):395 ~ 420.
[44] Harryson S. J., S?berg P. V.. How transfer of R&D to emerging markets nurtures glob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 Globalisation,2009(4):367 ~ 391.
[45] 吳剑峰,杨震宁,邱永辉.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J].管理学报,2015(10):1487 ~ 1495.
[46] Lahiri N..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R&D activity: How does it affect innovation quality?[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1194 ~ 1209.
[47] Hurtado-Torres N. E., Aragón-Correa J. A., Ortiz-De-Mandojana N.. How does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multinational firms affect their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energy industry[ 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8(3):514 ~ 527.
[48] Hsu C., Lien Y., Chen H..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5(2):187 ~ 195.
[49] Chen C., Huang Y., Lin B.. How firms innovate through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 S-curve hypothesis[ J].Research Policy,2012(9):1544 ~ 1554.
[50] Belderbos R., Lokshin B., Sadowski B.. The returns to foreign R&D[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5(4):491 ~ 504.
[51] Fors G.. Utilization of R&D results in the home and foreign plants of multinationals[ 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97(3):341 ~ 358.
[52] Todo Y., Shimizutani S.. Overseas R&D activities and home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 Japanese firm level data[ 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008(4):752 ~ 777.
[53] Tang C., Tang Y., Su S..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for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ses:A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ese enterprises[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9(4):529 ~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