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珍
关键词:“互联网+”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一、“互联网+”主要特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如今已然进入信息化发展的阶段,并且知识型社会还在不断的改变着经济形态。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及共享主要依靠互联网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1]。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特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加便捷。通过借助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实时互交,信息可以借助于网络进行快速传递;第二,有着较强的公开便利性。作为具有开放性的信息互交工具,在“互联网+”技术下,大多数信息都是公开的,第三方可以随意获取;第三,有着较强的信息收集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大数据信息系统中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和获取,同时这也是“互联网+”技术的明显优势,这样一来,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进行内部控制工作。
二、“互联网+”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良好应用,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方式产生改变,起到优化工作方式的效果,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给行政事业单位下一步的经济活动展开提供了参考,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业的规范性。第一,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因为加强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而相应的工作职责也是发生了转变,在各个职能部门中,分工更加的明确,让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够更加流畅,从而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影响较大,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有了更高的标准[2]。第二,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杜绝出现资产流失情况。将其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后,报告结果的精确性及完整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能够为领导决策以及监督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三,虽然互联网技术有诸多优势,但在交流信息时,相关数据的保密性也难以得到保证,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风险。
三、“互联网+” 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
(一)财务人员素质方面的要求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必须结合“互联网+”技术,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推进内部控制工作进程,首先需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技术型的人才队伍。只有加强人才管理,才能保证财务控制工作紧跟时代发展,进一步融入互联网大环境中,保证财务内部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工作高质量进行。
(二)财务信息数据安全性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进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确保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率进行,但由于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不稳定性,在信息保密工作以及电脑系统等方面都有诸多不稳定因素,威胁财务内部控制相关数据的精准性。为避免出现以上现象,行政单位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时,应加强对系统性能及稳定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保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基于此及时提出解决对策,确保数据安全。
四、“互联网+”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內部控制理论与认知不足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涉及甚广,但对于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并不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更为明显,从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的实际意义,虽然小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意识到了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这一问题依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单位的领导并没有全面理解“互联网+”相关理论,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此一来就导致难以将“互联网+”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应用。另外,因为没有将内部控制管理和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导致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3]。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规范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在建设“互联网+”内部控制时期出现了许多认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不正规,而在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内部职能部门多,所以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清的现象,这给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难定责、难追责的现象。同时,因为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加强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导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交流沟通,比如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对于资金的审批还需要线下进行,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工作运转。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内部监督管理力度较薄弱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互联网+”内部控制系统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相比于其他企业而言,在性质以及内部结构等方面较为繁杂,并且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架构当中没有监督管理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监管力度不足,并没有加强对于外部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因此,监管行政事业单位的效率并没有得到完善、提高[4]。
(四)“互联网+”技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覆盖不全面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部分单位并没有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随着时代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运行过程中,信息技术普及化逐步加强,一定程度上也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互联网技术并不成熟,也没有达到所有员工都符合标准的目标,极易出现工作失误,在很多时候也会影响会计核算的精准化运行。除此之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层也需要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管,因此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此时如果无法将互联网技术与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就难以保证内部控制工作发挥出其真正的效用。
(五)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虽然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加强了对互联网技术运用的重视,也及时将实际工作内容与制定的内部控制体系相对应,但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反思造成该现象的最终原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内部控制并未发挥出其最大的监管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单位而言,由于内部控制的反馈体系不达标,某些单位并未及时应用互联网技术对内部控制工作形成相对应的反馈体系,无法保证内部控制信息及时送达,甚至十分重要的内部控制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达,级层传递工作浪费时间长,无法保证风险及时有效得到控制。第二,对于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而言,由于审计力度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与之前相比较差别较大,但是部分的审计工作并没有及时跟进,无法确保其与实际内部控制工作相结合,致使无法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此时,即使审计人员发现了控制工作中的一些风险及问题,只有层层递进,向上级领导反映,移交管理层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难以保证其在第一时间纠正问题,防范风险。如此一来会极大程度影响内部控制工作的进度,除以上几点之外,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独立处理风险及问题的能力,较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影响内部控制执行效力。
五、“互聯网+”时代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相关策略
(一)创新思维,增强“互联网+”内部控制意识
针对内部控制加强相关宣传力度,促进全体员工重视互联网技术,并将互联网技术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相结合,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于内部管理控制的积极性[5]。
(二)切合实际,构建“互联网+”内部控制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想要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首先需从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将实际工作情况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以不同部门为依据,制定相对应的岗位职责,根据部门职责设立预制相对应的软件,确保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信息精确。其次,完善内部管控制度。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及管理内容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规范实际运行体系。再次,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需加强对于内部管控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降低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一步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以及水平。
(三)规范管理,增强“互联网+”内部监管力度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大环境背景下,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建设内部监管体系,确保各职能部门各尽其职,充分体现自身职权。通过规范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内部监管体系有所依据,加强内部监管体系以及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需配合相关部门对于业务活动进行定期监管,通过网络技术等方式加强监管体系以及运作方式,确保监管体系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约束事业单位工作规范。
(四)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需及时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实现二者有机结合,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需加强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其物质基础充足。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改善原有机制,向“互联网+”机制转型[6]。综上所述,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互联网技术培训,将其与数据信息相融合,规范内部组织结构,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确保相关数据的一致性。
(五)加大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互联网+”背景下首先应完善内部控制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达到内部控制与监管体系相互完善配合的目的。首先,需优化单位内部控制反馈体系,这就要求单位的管理者应加强与监管部门的交流沟通,及时监管,针对已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确保监管环节的科学、合理。与此同时,单位需及时引进互联网技术,并在部门之间展开信息共享,确保信息获取得及时有效,对于监管工作应确保科学合理,及时反馈已知问题,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加强内部控制的防范与控制。除此之外,确保单位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完善,以及单位内部审核具有一定独立性。考虑到当前时代背景下内部控制与之前相比出现很大变化,因此审计部门应该通过实际考察等方式整理内部控制措施,同时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中心,不仅需要加强对数据信息以及相关资料数据的精准性,同时还要将二者进行分析对比,确认审查结果的真实性。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审计工作的权威自主性,确保其能够面对不同的问题选择较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式,进一步防范风险,确保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结语
综合上文,“互联网+”时代对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言是必然产物。作为我国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应从自身出发,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相关工具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建设。对于内部控制管理而言,由于其过程较为复杂漫长,在实施过程中需员工及领导二者做好相互配合工作。与此同时,需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紧跟时代步伐,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下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确保内部控制水平达到相关标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鲲.“互联网+”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析[J].时代经贸,2019(30):83-84.
[2]冀亚琪.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9(29):151-152.
[3]邱海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9):46-48.
[4]王宏霞.“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信息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8):251-252+255.
[5]芦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路径优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17):147-149.
[6]石真桂.互联网时代行政事业单位风险防控策略探微[J].商讯,2019(18):170.
作者单位:德州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