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泥土,仰望星空”

2021-08-04 10:43王德威
读书 2021年8期
关键词:钱理群安顺星空

王德威

《安顺城记》是当代中国的一部奇书。这部著作仿照司马迁《史记》体例,为贵州山城安顺一地作史。全书七卷两百万字,始自新石器时代,迄于二十世纪中期,融文学、方志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为一炉。撰写者以散文笔调书写地方沧海桑田、风土人物,各卷标题从年表、史前纪、传说纪、城前纪、城建纪、民族纪、移民纪等,已经可以一窥编纂者的视野和愿景。

《安顺城记》由钱理群教授发起,集合贵州文史工作者戴明贤、袁本良、顾久先生等合力主编,并由杜应国先生担任总撰稿人,从发想到完成耗时十七年之久。贵州僻处传统中国版图一隅,历来不以人杰地灵著称,反而每每招致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贬义描述。然而参与《安顺城记》的诸君子却不做此想。他们恰恰理解安顺地方虽小,但在千百年时间流变中一样能从平凡中见不凡。更何况中国西南历经近现代洗礼,从调北征南到民国抗战,从屯堡文化到多元民族,安顺的特殊意义早已浮出地表。

在此之前, 类似以国史格局为地方修史的尝试, 仅见连横(连雅堂,一八七八至一九三六)于一九二0年出版的《台湾通史》。其时台湾已经被日据多年,雅堂先生唯恐子弟忘其华夏根本, 于是穷十年之力( 一九0八至一九一八)著成《通史》, 起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六0五),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台湾割让于日本。全书仿《史记》规模分为表、纪、志、列传, 共三十六卷約六十万字。连横序中写道:“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兴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于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台湾通史》以地方历史投射家国块垒,《安顺城记》可谓与之相互呼应。

目前所见对《安顺城记》的描述,无不强调编者对地方的关怀、对土地的眷顾、对民间世界的珍惜。这当然是此书最令人重视之处。但在此之上,我们可以探问,中国可以大书特书的地方所在多有,何以安顺值得一记?当代以土地民间为念的地方书写不乏先例,何以《安顺城记》仍然独树一帜?《史记》与《安顺城记》的关联岂仅止于形式体例的相似?我以为这不仅关乎《安顺城记》所承载的地区意识和历史视野,更关乎书写者、编者所自觉或不自觉透露的精神面貌和思维轨迹。换句话说,《安顺城记》记叙安顺风土人物固然洋洋洒洒,但字里行间另有动人之处,而这动人之处来自情感,更来自思想。

这促使我们对构思、编纂《安顺城记》的两位灵魂人物,钱理群、杜应国先生,多做了解。钱理群名满中国及华语世界,他生于南京, 于北京完成大学教育,但青壮岁月(一九六0至一九七八)都在贵州度过;安顺不啻他的第二故乡。杜应国则是地道的安顺子弟。就其自家考证,祖先为来自中原的汉人,可能随明代调北征南制度迁居至此,世世代代后,异乡成为故乡。杜先生成长于“文革” 时期, 很早辍学成为工人,但与锅炉车床为伍的日子没有影响他好学深思的决心。一九七一年钱、杜两人偶然相识,从而有了以后五十年亦师亦友的关系。

《安顺城记》目前版本的终结点是一九四九年。我们不妨拟想,多少年后,如果该书有了续编,列传部分是否会为钱、杜两位先生记上一笔?不仅描述二十一世纪初他们与其他编纂者共同完成的《城记》壮举,也必须回溯他们相知而相交的七十年代;不仅着重他们对贵州山水的深情,也更着墨他们还有心意相投的师友所歌哭、思辨、奔走于斯的岁月—这是属于他们时代的“史记”。

钱理群北大毕业后虽然成绩优秀,但因出身问题失去深造机会。他被派至底层工作,来到贵州安顺的一个卫生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对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而言,这是艰难的考验,而钱先生选择坦然以对。他亲近学生,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从中获得巨大回馈。与此同时,他也亲近自然, 以赤子之心审视贵州人情、风土之美。这样的美感带来诗意:他“写了无数的诗,红色的本子写红色的诗,绿色的本子写绿色的诗”。他“发现贵州大自然的美,一大早我就跑到学校对面的山上去,去迎接黎明的曙光,一边吟诗,一边画画”。

“人在大自然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理想的生存和教育状态。“脚踏泥土,仰望星空”,这样的生命存在方式,对人的精神发展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我要说是贵州的真山真水,养育了我的赤子之心。(《我的贵州经验》)

钱理群曾在不同场合总结他的贵州经验为“脚踏泥土,仰望星空”。“脚踏泥土”指的当是贵州土地,但站在土地上“仰望星空”同样意味深长,不禁令人联想到康德的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星空之所以灿烂,因为超越一时一地的羁绊,体现无垠的真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钱先生又或不必仅受到康德的启发。反观中国人文传统,太史公应更为可亲可感。《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自述平生著史目的无他,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另一种“仰望星空”的抱负,但又是何其沉重的悲愿。《史记》成书的艰辛众所皆知,司马迁是在无尽的屈辱、创伤和困厄中,俯仰天人,纵观今古。他勉力跳脱现实痛苦,将眼光投向广袤天际、时空的纵深,在那里,理想迸然勃发,星斗成为文章。然而他又理解生命的局限,不敢奢望一己所思所学见知于当世。所谓“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这里所蕴含对际遇的无奈, 对机遇的期待,千百年后仍然让读者心有戚戚焉。

如果钱、杜先生以《史记》作为《安顺城记》的蓝本,他们也是在后之来者的地位上,不断摩挲太史公这一悲愿吧。但他们所处的位置毕竟有所不同。《史记》出自一人之手,《安顺城记》则如钱先生所说,“集众人之手,成一家之言”。参与写作者多达六十八人,横贯老中青三代,不仅突出“乡贤世家的历史贡献,也为平民世家立传”。这样有志一同的壮举,毕竟见证了时代的变化。尽管如此, 钱、杜先生回顾来时之路,可还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感触?所谓“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发愤著书,所为何来?为的是“思垂空文以自见”!

杜应国在“ 文革” 中辍学。那年他还只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少年,运动初期也曾被造反运动席卷,参加过红卫兵组织,后来上山下乡当知青,几年后被抽调到安顺电机厂做工人。那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上山的上山,下乡的下乡, 未来依然不可知。青年杜应国着手创作,阅读马列,但心中尚觉不足。就在此时,他认识一群同龄朋友, 或已就业,或甫退伍, 或就学中。彭显武、杨德光、杨印江、孙长福……这些人因缘际会走到一块,共享求知渴望。其中彭显武正好单身居于一座小院:

那小院是最后一进,很幽深也很背静,还有一个很仄促的天井,可以见到阳光,白云,仰望满天星斗,而不似我那低矮的小楼难见天日,且光线暗淡。(《奔突的地火》)

就这样,几个青年开始聚会聊天,“谈梦想,谈未来,谈各自喜欢的书,当然也谈政治,谈现实”。他们对文学都有兴趣,正好杜应国手边有一套游国恩编《中国文学史》,于是商定一起研读,而且请到卫校的钱理群老师引领。一九七一年,钱理群初见这群青年,此后他们的关系越走越近,“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一个往来密切、联系日紧,且相对稳定的青年读书圈,其核心人物就是钱先生—那时,我们都叫他‘钱老师”。

青年的聚会有如蜉蝣群落,不久大家各奔东西,而“钱老师”却号召一批又一批青年追随者。他们高谈阔论,在极有限的知识资源中深耕细掘,期望为自己也为国家找到出路。“少年说剑气横斗, 长夜读书声满天。” 多少年后,杜应国回顾那充满悸动的日子,俨然是此生最为难忘的启蒙时代。对钱理群而言,“在这最困难的时期,饥饿的年代,荒唐的年代,我活得诗意而神圣。……慢慢地……我的周围团结了一大批年轻人,一直到今天,我还和他们保持联系,那里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基地”(《如果不幸身处黑暗,请永远活出诗意和尊严》)。

一九七八年钱理群通过高考,回到北大,但他的离开只是新格局的开始。一股“ 奔突的地火”已经点燃,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情蔓延全中国。钱理群曾呼应朱学勤先生的看法,以“民间思想村落”一词说明一代青年的呐喊与彷徨。他指出, 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毛泽东等组织的“新民学会”,周恩来等领导的“觉悟社”,恽代英等创办的“互助社”等,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视为“民间思想村落”。他们身处时代大转变、思想大解放时期,先是在民间进行自由的閱读与思考,后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随后的社会革命中,把他们的思考转化为思想文化,以至政经变革实践,最终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钱理群反思:是否在另一个历史转变的时代,同样的由下而上的思想村落也能激起另一波浪潮?“要真正认识与理解一九七九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其实是应该溯源到这一时期的民间思考的。当新的历史转机出现时,这些‘民间思想村落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民间思想的坚守》)

恰恰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检视杜应国这一批人日后的作为。他们出身贵州山乡,缺乏像“钱老师” 们那样丰厚的知识训练,以及走入学术体制的能量,但他们同样关心社会、热爱家国,同样企求借思想的锻炼理解现状,寻求突破。他们上下求索,奔走各地,寻找知音却事倍功半,有的半途而废,不知所终;有的鞠躬尽瘁,付出生命代价;有的回到乡里,以有限的资源维持“地火”于不熄。

与此同时,钱理群依然汲取贵州经验所曾赋予他的养分,拒绝被体制和现状所框架。杜应国一九七九年的日记中这么写着收到钱老师北京来信的感想:

(钱师)拿我们做精神支柱,而他不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吗?……有趣的是,我们处在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环境中,却有着共同的痛苦、苦闷。这说明了什么呢?还不正说明,在他的血液中,流动着的,正是一个战士的鲜血吗?……这种苦闷不是一种消极因素,而是一种积极因素,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奔突的地火》)

基于这一动力,杜应国在几番冲刺无果后, 选择跻身教职,追求薪火相传。新世纪初他写下自传《奔突的地火》( 二0一二年),典出鲁迅《野草》:“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腐朽。”其中部分篇章记录一个山城青年的自我教育过程,读来竟有七十年代版《从文自传》的况味。那一代“民间思想村落”参与者的所思所行,对真理的批判和思考,还有面对种种考验—包括流亡和失踪—的直下承担,令人肃然起敬。

只有明白了钱、杜先生过去这些年所走过的路,才能体会《安顺城记》的微言大义。这是一部城史,也是一部心史。因为它蕴藏了安顺作为一个“民间思想村落”的前世与今生。钱先生自谓是学界的“漂泊者”,但他更重视地方“困守者”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 以集体的方式,别无选择,无可违拗地进入命运预定的角色”,但他们却在痛苦与失望、庸俗和琐碎的生命中,锻炼沉着与平静。

《安顺城记》彰显的不再只是一座古城的山川人物,也是一群在地者无中生有、继往开来的传统。他们脚踏土地,默默无闻,却从来没有失去“仰望星空”的能量与想象力。彭显武、杨德光、杨印江、孙长福、田制平……而今安在哉?但因为他们,安顺展露了“无言的伟大,卑俗的崇高”。〔《安顺城记》(全七卷)钱理群、戴明贤、袁本良、顾久主编,杜应国总撰,贵州人民出版社二0二0年版〕

猜你喜欢
钱理群安顺星空
钱理群:“专改错别字的教授”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借《解读语文》微观解读不可无“我”的《祝福》
越不过的山丘
星空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星空
安顺的裤袋
钱理群“告别教育”
钱理群告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