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8-04 17:52陈罗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陈罗盛

【摘要】数学口头表达是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表象及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后的一种思维体现。笔者从自身的经验入手,探索小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如,营造和谐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提供词汇范例,让学生准确表达;引导深度说理,让学生善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策略培养

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是指通过口头的数学语言把自己对数学的思考和理解表达出来使他人明白的一种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需要将知识的本质讲授给学生。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数学语言进行交流。而且,数学语言必须是准确的、简洁的、有逻辑的。在小学阶段,数学语言还应是通俗易懂的。

笔者对本校一至六年级共52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经常举手发言的只有26.2%;有时举手的有51.2%;很少举手的有22.6%。在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正确性方面,16.9%的学生能较好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75.2%的学生表达条理不清晰,需要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剩下7.9%的学生表达不正确,有些答非所问。总的来说,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1)没有自信心,不敢说;(2)口头用语太多,表达不清晰;(3)没有思路,不知从哪说起等。对此,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培养策略。

一、营造和谐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

1.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符合该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激发表达的欲望。例如,在教授《认识加法》一课时,教师用右手在身后拿出3根棒棒糖,接着又从左手拿出2根棒棒糖,然后合在一起。问:“你能把老师刚才的过程说出来吗?”在这样一个富有趣味的情境下,从身后变出学生喜爱的棒棒糖,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再加上描述性的问题,使得学生们有话可说。

2.轻松的课堂氛围

《学记》中提到“亲其师,信其道”,道出了师生间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氛围应是平等、宽容、互相尊重的。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所以在我们要求学生坐端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端正教态,树立榜样的作用。教师应宽容地接纳学生的错误,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犯错,而特级教师华应龙却十分善于捕抓学生的典型错误,将“化错教育”做到“化腐朽为神奇”。同时,师生、生生之间是互相尊重的,正是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不管他们的回答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他们的劳动都值得被尊重,同样也应该被IAO师和同学们所聆听。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更有主人翁的意识,表达起来也会更自信,更敢于表达。

3.鼓励质疑的声音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大胆质疑,其实也是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一种表现。作为教师,我们应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尊重并鼓励这些不一样的声音。

在教授五年级下册《通分》一课时,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时,就无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因此,大多数教师都会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两个分数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例如,在比较和的大小时,学生按照教师教的方法,会通分成和,从而比较出分数的大小。这时,突然有学生提出“我不是这样通分的。我只需把第一个分数通分成,再和作比较就行了。”显然,这位学生是通分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可这与后续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加减的方法相违背。但学生在提出这种质疑的声音时,并不了解后续的学习内容。如果教师直接否定学生的这种想法,会大大地磨灭他们对数学的探究欲。这时,笔者并不着急给出判断,而是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大部分学生也认可这种方法,他们的理由是:通分成同分子分数后,分数单位的个数是一样的,分别是6个和6个,只需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就行了,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反而越小。接着,笔者问学生更喜欢哪一种方法。有部分学生表示,还是喜欢通分成同分母的方法,因为分母一样,分子越大,分数的值越大,比较直接。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喜欢通分成同分子的方法。他们认为,这道题用这种方法就十分巧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甚至有的学生表示,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取决于分子和分母哪个更好通分。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与讨论,学生对通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旁听者,把更多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倘若教师在学生提出质疑的第一瞬间就否定了他,那么就没有了后面的众说纷呈。鼓励学生的质疑,其实就是尊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再创造”,学生只有经历了从优化到内化的过程,才更深入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二、提供词汇范例,让学生准确表达

1.准确

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不能含糊模棱两可,造成歧义。教师在课堂上先要规范自身的数学语言,给学生做出榜样,提供准确的数学词汇。例如,在教学“分数概念”时,教师要强调“平均分”是使得每一份一样多,而不是随意地“分”,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教授“不规则物体体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增加”“增加了”“增加到”的区别,虽一字之差,但指向的数据却截然不同。类似的还有“数位”和“位数”,“除”和“除以”等。

2.简洁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其中,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对数学概念的高度概括,例如,0至9这十个数字可以表示所有数;3乘10可以表示3个10相加,也可以表示10个3相加;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句话却满足于任意一个三角形。正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和统一性,因而其表达形式应是简洁的。

三、引導深度说理,让学生善于表达

1.从感知中说表象

数学表象是从事物的形体结构中概括的具体形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比如,提到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学生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不同纹路的球。虽然其本质都是“球体”,但高度概括的本质必须依靠丰富的表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先说出事物的表象。例如,在“找次品”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先从2个球中找次品,在学生操作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只需要称一次,左右各放一个球。要么左边轻,次品在左边;要么右边轻,次品在右边”。再从3个球中找次品,学生操作后汇报“只需要称一次,左右各放一个球。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次品在轻的一边;如果天平平衡了,那么次品在天平外面”。对于学生而言,数学是直观的。只需要我们能亲眼所见、亲手所做、亲身经历,再加以观察,那么,数学的表象是显而易见的。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