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有方 生活有质

2021-08-04 17:54章味珍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6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小学

章味珍

【摘   要】劳动教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发现,在现实需求中寻找主题;走进基地,在实地探索中体会道理;动手制作,在自我实践中不断创新。通过“校内+校外基地”的实践,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体验,提升了创新能力,树立了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劳动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创新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总目标包含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树立,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的培养,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想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儿童的重要责任。其中,“想”是基础,“会”是动力,“爱”是目标,这是一个循环促进的过程。

那么,怎样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进而夯实“想劳动”这一基础?劳动的背后又蕴含着哪些思維与方法?怎样让学生在“会劳动”的过程中有获得感,形成持续劳动的动力?实际上,一方面,劳动教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目前中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也涵盖了很多劳动教育的元素。因此,要开展好劳动教育,必须深刻领悟和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立足学生,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塑造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

一、观察发现,在现实需求中寻找主题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学生的居家、出行、交往活动等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学情境和真实生活交融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开展劳动主题活动,树立劳动意识,形成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是构成学生真实生活的三个主要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让劳动内容和主题来自学生真实的需求,由此真正激发学生“想劳动”的热情。学生通过劳动主题实践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快乐和伟大。

(一)基于居家生活,寻找劳动主题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成长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穿衣、叠被、整理房间等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找到活动的主题,深入开展劳动实践。这样的实践既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又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以整理书桌、衣柜之类的问题为例,学生时常有这样的烦恼:书桌、衣柜因为经常使用,常常呈现凌乱的状态。因此,如何整理书桌和衣柜,使之美观且使用方便是学生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确立了这样的实践主题之后,学生逐渐经历查阅资料、制订解决方案、实践操作练习、归纳方法等过程。其间,学生不仅能提升劳动技能,其劳动思维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还将获得深刻的劳动体验,可谓意义丰富。

(二)基于集体生活,寻找劳动方向

良好的校园集体生活体验、体悟、体认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如何在学校里与他人交往,达到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的目标,是学生走出家门进入学校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单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爱劳动、爱集体的学生在一起,前者的受欢迎程度不如后者,可见,融入集体是学生进入学校开始集体生活的第一课。如何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可以从劳动开始。

以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为例,与家庭清洁工作不同的是,校园清洁因时间有限、面积大、洁净难度高等原因,往往需要群体行动。基于此,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环境卫生的清洁任务”的劳动实践主题活动。学生经历制订方案、明确分工、完成任务、接受检测、分享成果等过程,互相帮助,充分体验与他人合作、交往的快乐,并在劳动中形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二、走进基地,在实地探索中体会道理

《纲要》指出:要引导小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校每学年都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校外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一)选择合适的基地,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校外的劳动内容很多,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学生。因此,有选择地开展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者至少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地域性。教师要将当地富有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的内容纳入到劳动内容中来,并且选择便于出行的劳动基地。如若当地是椪柑之乡,那么学生接触椪柑的可能性较大,学校可以联系当地的种柑大户,组织学生开展护柑、摘柑、包柑等活动。通过这样的劳动,学生能够了解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风土人情,与当地的劳动人民零距离接触,从而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更感受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内涵。由此,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用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深入内心。

2.安全性。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加之在校外,不可控因素明显增加,一些危险系数高的劳动不适合开展,如建筑类、木工类劳动等。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考虑劳动基地是否安全,是否具备营业许可证,学校能否有序组织学生等问题,以确保劳动教育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

(二)校、内外相融,扩大教育效果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组织学生到基地劳动,是学校借助社会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的一种方式。这种劳动不是独立的,它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一种延伸与拓展,也是一种补白,讲究的是校内组织策划,校外实践操作、演练验证。

对于学校来说,组织学生到基地劳动,促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基地的劳动实践中充分感知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状况,体悟到“粒粒皆辛苦”的劳苦与“采得百花成蜜后”的快乐,从而把“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的道理根植于心,形成热爱劳动的原动力。

以主题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是提高劳动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仍以椪柑为例,学校开展了“家乡的椪柑”劳动实践活动,以“校内+校外基地”的方式进行。对于椪柑的功效与价值、椪柑的采摘方法、椪柑树的养护等内容,均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交流探讨。而在种植基地中,学生亲历果树的养护、果实的采摘过程,明白怎样采摘才能不伤害果树,怎样包果实才能延长果实的存放期等劳动的方法和技巧。实践后的感悟、收获、建议等又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交流。真实的情境与实际生活的融合,让基地劳动不再是一次“断崖式”的实践体验,而成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具体环节,前后互相关联、互为补充。

三、动手制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小学生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因此,创新是必备的一种思维和态度。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过:“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不是靠读几本书就能凭空想出来的,是在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学生画布上出现过的可以结出各种果实的果树,如今已经成为现实;自行车不方便携带,于是折叠式自行车横空出世。这些都是依据人们的创新思维,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可见,劳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精神。

(一)重视设计制作过程,孕育创新思维

《纲要》指出:设计制作是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然,与其他学科内容相比,劳动教育有着独特的途径,那就是实践操作。作品则是呈现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最佳载体,因此,实践操作前的作品设计必不可少。

例如,制作“漂亮的相框”“我的小靠垫”“七色的彩带”“生活中的鞋子”等作品前,教师不仅会提供示范指导,还会呈现大量的已有作品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对已有物品进行再设计,或在实用性方面有所突破,或在美观性方面有大的改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该做法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也是孕育创新思维的一个常见方法。

(二)关注评价成果,挖掘创新潜能

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劳动后形成的作品(成果),无论成功与否,其背后是大量的思想、情感、精力的投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时,首先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认可。其次应当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完成了某项劳动任务,并不代表劳动的终结,教师可以启发式地提出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例如,还可以怎么做,能够更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思考不竭、创新不断。每次开展劳动教育时都应将创新能力与精神的培养纳入目标中,使基于创新的動手制作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好的生活不再是一种幻想。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只有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善于观察与思考、亲历校内外的实践、不断创新、创造,形成优良的劳动品质,未来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劳动技术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J].新教师,2016(11).

[2]李丰.在小学高年级劳动课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报,2000(4).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大成小学   324000)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