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高考评价体系“应用性”试题研究

2021-08-04 13:23徐喜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2期
关键词:应用性试题考查

徐喜珍

【摘要】在高考命题的实施过程中,强调要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角度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是未来高考创新的主要实施路径。笔者结合2020年和2019年高考试题,着重分析了高考评价体系“四翼”其中之一“应用性”这一考查要求是如何在高考命题中体现的。

【关键词】应用性;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命题;地理学科

一、“应用性”要素理解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根据国家发展所需人才的特质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了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角度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践行为社会主义发展育全才、育广才、育新才的目标,要求我们国家教育要適应时代要求,促使教育目的由“育分”向“育人”转变。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这样才可能为国家建设选拔出需要的人才。

高考试题的科学性、方向性、公平性非常重要,试题在命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多,涉及的理论体系也错综复杂,但理论需联系实际这一条准则却首当其冲,缺之不可,理论联系实际其实就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下“四翼”要求中“应用性”的显性要求,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时代要求和现实要求。

二、“应用性”要素的学科内涵

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时代召唤着应用性,而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生活的实际也需要发挥高考的正向导向作用,避免考试内容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脱节。对于学生来说,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解题”到“解决问题”升华的重要导向。

地理学科是一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在命制地理高考试题时要坚持应用性的导向,坚持试题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规律原理发现、探究、论证、解释、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迁移课堂所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突出地理学科的实践价值导向。

三、“应用性”要素在高考命题中的体现

【试题例一】

【试题评析】

这是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选择题第6、7、8题,以我国东北某区为载体,通过设置东北林区贴近生活的简单情境,以小尺度区域图为载体探究我国东北某林区铁路早期功能及其废弃原因。通过图示河流与地形、河流与铁路空间排列方式及其制约、依存关系的对比分析,在调动学生已有的区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地形、气候特征确定图示区域为东北林区。由图可推测区域铁路线的分布特点主要受控于地形,而其主要功能主要由人类活动的方式决定。东北某林区的铁路交通线在不同的时间,其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学生厘清交通布局原则以及铁路运营同市场的关系,联系东北林区的实际,这是国家政策倾斜的结果,也是民众齐心治理环境问题的决心和体现,更是学生把书本枯燥的地理原理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实践。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所学即所有,所有有所用,学习真正的接地气的知识,这从基础性的层次反馈了试题的应用性。

【试题例二】

【试题分析】

这是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卷选择题第1、2、3题,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通过将复杂的生态治理过程、城乡规划方法简单化,以土地整合为核心,依托政策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为主要的载体,设置具体生态治理方向,以小尺度区域为对比要素,探究我国黄河流域生态恢复工程、城乡规划政策对流域居民、生态的影响,最后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来回应生态工程、民生工程的意义。黄土高原不同的时间,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是不一样的、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秉承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考生厘清人地关系,联系区域发展的实际,动态地去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四翼”要求中的应用性导向。

考查区域人类活动从“过度开发”到“生态保护”的转变,由“土地利用的乱象”到“生态宜居”,实际则是人地协调理念落地实践的结果,学生将课堂学习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而现实生活中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折射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主题,凸显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引导考生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从而实现高考的价值追求,这从深层次体现了试题的应用性。

两道经典的高考真题,由小空间尺度切入,从地方综合角度,将“应用性”要求在生态治理的情境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思想创新步伐快,选材紧跟国家大的生态理念工程,落脚点在具体的生产生活的简单情境,情境考查具有一定的纵向延伸,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迎合了学以致用的学习初衷,同时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这也是应用性考查要求与生产实践的完美结合。

[本文系中山市专项课题“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引导教学核心功能的高中地理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2020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4-12.

[2]李慎中,刘振峰,王龙等.2019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3):6-27.

猜你喜欢
应用性试题考查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研究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