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2021-08-04 13:23车国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2期
关键词:挫折笔者家长

车国安

挫折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在追求特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却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其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一种紧张或消极的反应。许多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差,遇到一些挫折,就难以承受,若不及时引导,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本文基于此对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学生容易产生挫折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腾飞,社会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学生从小在物质、精神上的需求往往容易得到满足,优越感会越来越强,他们对挫折感没有过任何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便会让学生对优越感清零,有时候无法承受某些挫折,甚至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2.家庭环境因素

大部分家长的教育程度都比较低,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他们往往就会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学习方面还是跟进得比较到位,学生的成绩也赶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进入了中高年级后,由于家长的工作、家庭生活的重担,再加上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孩子的教育就力不从心了。慢慢地,也会让家长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每学期只是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一旦发现孩子考试不及格或邻居的同班小朋友學习成绩比自己孩子好时,由于自己不知如何教育、如何在孩子身上找差距找原因,便会将怨气转移到孩子身上。简单粗暴的“教育”,造成学生厌学,甚至怕家长,经常对家长讲假话的严重后果,就这样让父母一次次的失望,而学生也会认为自己不是教师和家长眼里的“好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

3.传统式的家庭教育因素

当下,不少学生不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家中的小“祖宗”。这些学生在家庭的宠爱下,娇生惯养,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我、任性,而父母、长辈也缺乏正确的教育,所以他们的感情往往是脆弱、娇嫩,若遇到挫折就无法承受,甚至产生叛逆心理。

4.教育环境因素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唯分数论英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在学校和家长心中还是比较根深蒂固。过去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师,一味地侧重分数考核,在传授知识中,疏于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培养,往往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影响,轻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这也是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能力差的另一原因。

二、让学生在受挫中培养

1.要让学生知道,是人都会遇到挫折

有一次,在班会上,笔者肯定地告诉学生,挫折是每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它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挫折虽然会给我们带来轻重不一的痛苦,但是,你若从另一个角度来对待它,它却又像是一块坚利的磨刀石,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只要我们对它有充分的认识,处理恰当,就会对自己在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化学家戴维在分解钾钠灯金属的时候,经过了失败,失败,再失败的反复、危险的实验,但在最后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意外爆炸。他脸被炸伤,左眼也失明了,但最后却获得了成功。后来他对世人说:“我最重要的发现是由失败带来的启发。”很多在学业和事业上有较大贡献的人,他们都是经历过战胜挫折、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适时创挫折情境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在笔者曾任教的班中有一位女学生小珍,她学习成绩很好,人也长得眉清目秀,爱面子,喜欢表扬。当她做错了事受到教师或同学批评教育时,她接受不了这种“打击”,然后几天都不和同学交流。

有一次,笔者在挑选少先队仪仗队队员的时候,想培养她先当小鼓手,她不乐意,自己一个人偷偷来到教师办公室对笔者说:“老师,我不想当小鼓手”,笔者问什么原因?她直接说:“当小鼓手不好,夹在人群中间,我想当仪仗队的指挥员。”笔者当时觉得她想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是想表现自己,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她上进、有胆识,便对她说,凡是当仗队队指挥员的人都是从小鼓手中挑选出来的,最后她接受了小鼓手的培训,但在培训过程中,她常常打错小鼓音乐鼓点,步伐与音乐不协调,跟不上其他学生,她哭着对笔者说“不想当小鼓手了”。后来,笔者对其耐心地教育,指出她的优点与不足,教导她遇到苦难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不能遇到挫折就放弃。经过笔者的教育与鼓励后,她成了一名合格的小鼓手,最后因出色的表现还当上了指挥员,带领全校的仪仗队花样操表演队,代表镇上小学参加区少先队仪仗队花样操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3.接受在挫折中培养自我

日常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交流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让其毅力与耐心得到考验与锻炼,提高挫折承受力。

记得有一次,笔者带领学生参加镇的乒乓球比赛,有一位学生叫小冲,他的乒乓球推球技术打得很好,结果在决赛过程中却输给了兄弟学校的小坚同学。他当场哭了起来,还认为自己的球技不会比对方差,说小坚是因为在自己学校的场地比赛,熟悉环境,才赢了自己。笔者便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你们的乒乓球技术水平是相当的,因对方有对场地熟悉的优势而赢让你不服,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最主要的你不是输了球技,而是输在心态,你应该向小坚学习。”多年后,笔者了解到他们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好朋友。

4.学生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当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或被教师或家长批评错了,适当地发泄下自己的情绪是可以的,但不能过于偏激。有的学生被教师批评了,便对教师产生了怨恨情绪,甚至在同学面前斥责教师偏心、给教师起绰号,等等。学生闹情绪可以理解,但有的学生却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委屈,产生了伤害教师或自己的想法,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有害的。如果某位学生在同学面前适度地发泄了这些不满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正确引导下,会适度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知道被人误解是一件常见的事,真相总会有大白的一天。

5.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化解挫折、调节心态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要教学生一些自我激励的方法。(1)要和积极向上的人交往。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影响。所以,教师要多些留意学生的发展动向,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2)主动寻找外部的激励源。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多唱革命歌曲,并通过手拉手的活动起到大家共同进步的作用。

三、接受挫折教育的好处

1.让接受挫折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很小的事情,作为家长和教师都不要一味地去承担,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爱劳动的习惯。比如,穿衣服、叠被子、收拾书包、打扫卫生等。

有一次,笔者见到了任教一年级的一位学生在教室里扫地,不规则地扫了很长时间,但地上还是一片狼藉,这位学生表现得很失落的样子,笔者耐心地引导他怎样扫才能将垃圾扫到一起,结果他很快就学会了,便高兴地叫起来:“我学会了扫地了。”当天下午放学后,他回到家里便主动拿起工具扫起了扫地来,家长见到后也非常高兴,后来这位学生在家里还经常主动做家务。可见,从挫折的劳动教育中,使他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激发起他爱劳动、爱生活的潜能。

2.挫折教育让学生有充分的适应力

学生经历的挫折多了,产生新的困难问题就自然多了,有问题就自然要去处理、去克服、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就高了。

3.挫折教育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目标是否符合实际

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可能没有受过挫折,这就等同在温室培养出来的花朵一样,是经不起风雨的洗礼。只有经历过挫折磨练,在挫折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并在这过程中汲取教训,分析自己当初的做法对错与否,才能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让学生适量受点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越挫越勇、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挫折笔者家长
Holism in Education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挫折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终身不遇
犯错误找家长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