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压力性脱发屡见不鲜,80、90后更是成为脱发主力军(数据来源:《2020脱发治疗白皮书》)。“我秃了,你秃了吗”逐渐成为90后日常交流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慢性应激,如压力与脱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头到底是怎么秃的?压力如何影响毛发的生长?压力在这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近日,《自然》杂志一项研究显示压力会影响毛发的生长,不仅如此,科学家还发现了可能逆转“头秃”的方法。脱发党的春天就要到来了吗?
毛发遵循着一个生长周期,依次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在生长期,毛囊生机勃勃,源源不断将生长中的毛干(即我们一般指的毛发)推出;在退行期,毛发停止生长,毛囊下部开始萎缩;进入休止期后,毛发休眠一段时间后最终离开我们,直到进入下一个生长周期。
毛发的生长与毛囊干细胞息息相关。毛囊干细胞位于毛囊一个叫做隆突区的区域,这些干细胞受到内部或外部信号的指导调控着毛发的生长。在休止期,毛囊干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分裂;当进入生长期时,毛囊干细胞被激活,启动短暂增殖,生成新的毛发。
正常情况下,处于生长期和休止期的毛囊数目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但发生意外时,例如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毛囊休止期延长,进入休止期的毛囊数目增多,难以及时补充脱落的毛发,自然也就“说秃就秃了”。
长期压力与人类脱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肾上腺分泌的压力激素——皮质醇(啮齿动物的皮质酮)。
研究发现,当小鼠感受到外界压力后,压力信号会刺激小鼠肾上腺释放皮质酮。
为了确定压力激素如何影响毛发周期,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肾上腺切除术来探讨皮质醇对毛发生长的影响。
科学家们切除了小鼠的肾上腺,发现切除后的小鼠毛囊休止期显著变短,剃毛74天后毛发能够全部生长出来。而未切除肾上腺的小鼠此时依旧很“秃”。切除肾上腺的小鼠能够不断进入生长期再生毛发,甚至持续到老年;而在未切除肾上腺的小鼠中,毛囊休止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长。
在这之后,科学家对毛囊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揭开了皮质酮作用机制的神秘面纱。
原来,皮质酮——这个代表压力的信号分子真正靶向的是毛囊中的真皮乳头,即毛乳头。毛乳头是毛囊下方中的一簇真皮细胞,它像司令一样审时度势,根据所处的外部环境对毛囊干细胞下 “命令”,而这“令箭”就是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
GAS6能激活毛囊干细胞,促进其增殖。当小鼠生活愉悦时,皮质酮水平很低,毛乳头大量分泌GAS6促进毛囊干细胞增殖,毛囊迅速进入生长期;而当小鼠生活倍感压力时,肾上腺分泌大量皮质酮,毛乳头感受到这一变化后GAS6分泌减少甚至不再分泌,从而“告诉”毛囊干细胞不要增殖,毛囊休止期延長,毛发难以再生。
那么除了皮质醇和皮质酮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毛发的生长吗?
答案是肯定的。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压力调节激素如催乳素等也可以延缓毛发的再生。当敲除催乳素受体后(小鼠皮肤不能识别催乳素),小鼠毛囊休止期变短了,毛发生长加快了,再也不担心变秃了。
一个好消息是,小鼠中压力诱导的脱发是可逆的。既然GAS6是激活毛囊干细胞的“令箭”,科学家就将这一“令箭”输送到小鼠皮肤中。输送GAS6不仅刺激了正常小鼠的毛发生长,而且使得处于长期压力或皮质酮喂食下的小鼠恢复了毛发生长。
这一发现能为我们这些年轻脱发党带来希望吗?不尽然,虽然搞清楚了“压力致秃”的原因,但想要这一成果应用于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整个研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我们仍不清楚皮质醇在人类中是否以相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其次,小鼠和人类的毛发周期的差异也需要我们冷静面对:成年小鼠的毛囊在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休止期,而人类中大约只有10%处于休止期。
但原因已经找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目前,我们还有最简单、轻松的缓解方法:释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