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04 14:27刘平姝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后遗症居家康复训练

刘平姝

脑卒中具有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很大一部分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会伴有一定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等,患者需长期接受功能锻炼[1]。由于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因此很多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病情进入稳定期即出院居家康复,患者居家生活中要坚持不懈的接受康复训练[2]。卒中后4~6 个月是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负性情绪最易爆发的阶段[3]。因此,对出院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给予有效的延续护理尤为必要。本院结合医院临床护理资源的实际情况,调动家属的力量,对患者出院后实施家庭康复护理,一方面能随时给予患者和家属专业的康复指导,别一方面又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家属在康复训练中的积极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7 月本院147 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纳入标准:①均为首次脑卒中发病,且在出院前伴有后遗症;②年龄40~79 岁,性别不限;③发病前生活能自理,无四肢残障;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既往有脑血管疾病史,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精神病史者;③既 往有痴呆症病史者;④合并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者;⑤不愿意接受随访者;⑥中途失访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3 例)和观察组(74 例)。对照组男40 例,女33 例;年龄44~76 岁,平均年龄(62.4±7.1)岁;其中偏瘫38 例,失语21 例,吞咽功能障碍14 例。观察组男42 例,女32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62.7±7.4)岁;其中偏瘫35 例,失语24 例,吞咽功能障碍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护理,即出院后14 d 进行第1 次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出院后居家生活的康复锻炼、饮食、服药等情况,并给予针对性建议,叮嘱患者及时回院复诊,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到医院就诊;随后每4 周电话随访1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家属培训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培训,让家属掌握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的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等,掌握照护患者的注意事项。②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师、主治医生、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等根据患者的多方面信息,在床旁与患者交流沟通,善用沟通技巧引导患者倾诉,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据此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出院前的心理护理,通过多种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③家庭心理康复护理。居家生活中家属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应用正面性语言暗示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康复自信心。丰富患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消除孤独感、自卑情绪。④布置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家属做好家庭的清洁护理,尤其是患者卧室要定期做好全面消毒处理,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⑤家庭康复锻炼。家属遵照主治医生为患者制定的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在居家生活中监督患者每日循序渐进进行康复锻炼,并且从旁指导患者,结合患者的后遗症开展家庭系统性康复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家属或患者有任何疑虑均可拨打咨询电话询问医护人员,医护人员需及时给予专业指导,并给患者提供康复锻炼健康手册、康复锻炼示范视频等。⑥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初期每2 周电话随访1 次,电话随访时仔细耐心询问患者家庭生活状况,如康复锻炼、饮食、作息、服药、自觉后遗症恢复状况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SAS 评分、SDS 评分、Barthel 指数,出院时和出院6 个月后使用SAS、SDS、Barthel 指数评定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自理能力。②康复训练依从性,出院6 个月后综合随访观察结果,对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行评定,参考文献[5]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康复训练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 出院时,两组SAS 评分、SD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 个月后,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康复训练完全依从30 例,部分依从43 例,不依从1 例,康复训练依从率为98.65%;对照组康复训练完全依从23 例,部分依从42 例,不依从8 例,康复训练依从率为89.04%;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2,P=0.015<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护理模式,其强调护理服务的完整性、连续性,考虑到患者回归家庭后难以接受专业的护理现状,将临床护理工作延伸到家庭、社区的一种护理模式[6]。家庭康复护理是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其强调了家属在患者居家生活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对家属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要求家属在居家生活中能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指导以及监督患者的康复锻炼,提高康复效果。

为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回归家庭后的康复锻炼效果,改善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本院调动家属的力量,使得患者回归家庭后依然能获得专业化的护理指导,家属注重对患者情绪的观察,并将心理疏导渗透到日常照护中,帮助患者时刻保持良好心态,能主动遵医嘱定时定量进行康复训练,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后遗症恢复。本院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①在患者出院前对家属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掌握康复训练的相关要点、注意事项,使患者在出院后能在家属的监督指导下坚持康复训练;同时家属在监督指导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护理,通过亲情关怀、鼓舞激励等方法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7];②患者出院前进行心理状态评测,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于指导家属在居家照护中能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能帮助患者调动康复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8];③为患者安排温馨舒适、安全便利的居家生活环境,以环境影响患者的心情。遵医嘱监督指导患者的康复锻炼,并且能随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促进后遗症缓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SAS 评分、SD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 个月后,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率为98.65%,高于对照组的8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家庭康复护理的实施更有助于患者出院后依然时刻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促进后遗症改善。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出院后开展家庭康复护理有助于缓解其出院后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接受康复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后遗症居家康复训练
春天的“后遗症”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staycation居家假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