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静脉置管序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8-04 11:36郭丹苗邓永锋余兆聪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体重儿早产成功率

郭丹苗 邓永锋 余兆聪

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对于低或是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活率显著提升。在救治过程中,紧急静脉滴注、测定中心静脉压、输注高渗静脉营养液及输血等发生几率较高,因此建立静脉通路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1]。UVC 及PICC 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对于救治早产低出生体重患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UVC 是将导管由脐静脉插入,在下腔静脉放置导管尖端,从而建立静脉通道。PICC是指经由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是贵要静脉等外周静脉进行穿刺插管,在上腔静脉放置导管尖端,为治疗奠定基础[2]。PICC 常用于输注高渗静脉营养及刺激性药物,但是因早产儿自身特点导致容易发生穿刺失败、置管渗漏情况,UVC 操作便利,可用于滴注各种液体和药物,但是长时间置管容易诱发并发症。为了进一步明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治疗如何合理使用UVC 及PICC[3],特将本院收治的35 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两种置管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35 例,依据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7 例)与观察组(18 例)。对照组中,女7 例,男10 例;胎龄28~34 周,平均胎龄(29.78±2.29)周;出生体质量1200~1860 g,平均出生体质量(1325.49±178.19)g。观察组中,男9 例,女9 例;胎龄28~34 周,平均胎龄(29.02±2.12)周;出生体质量1170~1850 g,平均出生体质量(1287.12±187.65)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监督本次研究。患儿监护人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文件。

1.2 方法 两组患儿出生后24 h 内实施UVC,置管人员需要具备新生儿执业医生资质,选择一次性硅胶管(法国美德医用导管研制集团,长度:30 cm×1.2 mm),婴儿脐静脉导管(型号:3.5 F)。将患儿保持仰卧体位放置于远红外辐射台,测定插入导管长度,实施心电监护,合理力度约束四肢,规范消毒、铺巾,切断脐带,留下1 cm 组织。止血钳提起脐部残端,将脐血管导管经由脐静脉插入确定深度,顺回抽血后,接受床旁X 线检查,结果显示管端位于下腔静脉,管端位置于左心房与横膈膜之间表明置管成功,荷包缝合导管及脐带残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脐周,干燥处理后,以脐部为中点在胸腹部位置上无张力粘贴水胶体敷料,同时将导管外露部分覆盖住,连接微量注射泵可进行静脉滴注,速度>2 ml/h,定期进行检查确保通路通畅,间隔8 h采取应用1~2 ml 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洗管路。置管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周围循环具体情况、贵要静脉显露程度及皮肤四肢水肿情况。

对照组7 d 后拔除UVC 后采用普通外周静脉穿刺治疗。

观察组采取UVC 序贯PICC 治疗,UVC 置管情况及注意事项同上,PICC 由具备PICC 资质护理人员完成,选择一次性硅胶导管(昊朗科技有限公司),中心静脉导管(型号:1.9 Fr×50 cm)。患儿移除UVC 后行PICC。上肢贵要静脉为置管穿刺最佳选择,如果显露受限或是穿刺未成功,可以选择头皮静脉、腋静脉或是下肢静脉。置管成功后进行X 线检查,明确置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导管利用3M 透明敷贴有效固定[4]。置管完成后,首次于24 h 内将敷料更换一次,如果观察未发生渗血、渗液,之后敷料每7 天更换一次,静脉滴注速度>2 ml/h。为确保管路通畅,利用1 ml 生理盐水间隔8 h 冲洗管路一次,管道需要合理固定,避免发生意外拔管。PICC 时可采用Dash4000 监护仪测定CVP,采用压力传感器(雅培42584)确定管道畅通,未使用管道进行静脉滴注时患儿保持水平卧位,在患儿腋中线置入压力探头进行测量,保持3~5 s 后记录数值,间隔4 h 测量一次[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置管相关指标,包括CVP测量成功情况、置管成功情况、管道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及感染发生情况。非计划拔管指征:管道出血、渗液常规处理无效;高度怀疑发生管道相关感染;高度怀疑管道相关血栓、心律失常、器官或脏器损伤;其他和管道相关情况。比较两组预后指标,包括住院治疗时间及出院时体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置管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CVP 测量成功率、管道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置管相关指标比较 [n(%),]

表1 两组置管相关指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表2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3.1 UVC 序贯PICC 可提升CVP 测量及置管成功率,降低非计划拔管及感染率,增加管道留置时间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出生后皮肤表现为水肿状态,外周血环不佳,血管较为脆弱,通透性较高,PICC 穿刺难度极大,因此此时并不适合实施PICC。但是患儿通常情况严重,体温和血压低,小动脉充盈度不理想,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刺激性药物,如高糖、多巴胺及脂肪乳等,PICC 无法满足治疗需求[6]。另外穿刺和留置难度大,容易诱发并发症,因此需要在出生后及时建立UVC 通路,能够及时完成静脉滴注,保证患儿安全及健康。当皮肤水肿及周围循环改善,能够明显显露贵要静脉时,再使用PICC,可以提升置管成功率,降低对周围静脉的损伤,避免感染,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同时还可以准确检测CVP[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CVP 测量成功率、管道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置管方式序贯应用,可提高CVP 测量及置管成功率,增加管道使用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3.2 UVC 序贯PICC 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提升患儿体质量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刚出生时生理机能成熟度差,需要持续给予液体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血糖稳定、给予对症治疗,静脉通路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及时补充多种液体及营养液,合理建立管路规范操作可避免发生感染,尽快提升患儿体质量,促进尽快康复达到出院标准[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UVC 序贯PICC 有助于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保证患儿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1 周时因脐部血管较为明显,相对较粗,此时UVC 穿刺成功率理想,可给予高渗静脉营养液、血液制品或血液,但是长时间留置容易诱发感染。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后期可应用PICC,但是因为患儿皮肤早期处于水肿状态,外周血管不明显,因此需要重视提升CVP 测量成功几率,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穿刺诱发感染或静脉炎。PICC 使用的管径相对较细,因此不能用于输注血制品或是血液,也不能用于采集血液样本,但留置时间长于UVC,且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此可综合考虑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需求,合理使用两种置管方式,实现更理想的使用效果。

猜你喜欢
体重儿早产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