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琛 张宁 刘焕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郑州 450018)
互联网正在各大机构和传媒平台中推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2020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并指出全媒体时代各机构应深化互联网思维,走好群众路线,以先进技术驱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1]。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除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文化宝库”,同样是我国面向国际社会的一张民族明信片,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殿堂,是弘扬国家文化的重要机构。创新云线上服务应用,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是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图博档馆”来说,融媒体建设发展是各个馆由管理模式到服务模式的一次转变,不同地域机构融媒体具备多种品牌效应,是宣传文化思想的新阵地。如今,单一推送、传单、宣传月进社区服务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3]。互联网平台应用能够拉近群众与馆藏文化距离且馆内数字资源建设程度也是图博档馆现代化建设的新指标。在国家倡导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中,图博档馆如何提高新媒体传播信息质量,更加全面的提供文献服务,集约三馆内资源并丰富传媒素材吸引参观者浏览意愿,以融媒体发展为机遇促进图博档馆机构融合是一个新兴课题。
目前,已有文献在图博档馆数字资源和融媒体建设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及理论基础,但缺乏利用融媒体建设思路促进图博档馆资源融合建设的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短视频等融媒体平台的出现,图博档馆所处信息环境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同时,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图博档馆资源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使图博档馆线上与线下活动合作以及图博档馆的馆藏资源信息化和资源共享成为了可能。文章参考已有研究成果,与当前信息环境相结合,构建了图博档馆融媒体发展路径分析模型,以图博档馆融媒体发展为机遇,提出图博档融媒体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这对进一步加快图博档馆融合建设、创新文化传播途径、服务高质量社会发展有重要且现实的指导意义。
Howard K等[4]探讨互联网时代图博档馆信息技术人员当前和未来的要求,指出开展数字环境下技术活动有利于产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技能等交叉型人才;Audunson R A等[5]认为LAM是北欧公共领域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图博档馆应注重数字媒体社区、数字化会议场所和通过社交媒体开展的在线交流平台建设;Rasmussen C H[6]从LAM融合现状出发,结合生物进化理论,认为LAM融合仍处在“幼年期”,并分析文化机构和制度环境变化“主被动”关系,如发现图书馆加强了以用户为导向的服务理念,通过招募志愿者加入服务行列并与参观者进行互动交流,使用线下数字媒体等对用户进行授课教育,举办会议等创新文化传播,提高线下体验优势,同样档案馆和博物馆也可以开展类似工作满足民众需求,证明了促进LAM融合的因素不能仅依靠数字化建设促进馆际交流,仍需要重视外部环境(互联网建设、跨界融合、用户导向、主动融入其他文化领域)给予的机遇,即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部分要积极借助数字化媒体加强自身机构传播影响力度,以用户为导向,主动参与到公共文化交流中进而促进LAM的进化融合;Netshakhuma N S[7]结合立法、教育及互联网建设,认为LAM数字化媒体能满足用户各种知识来源的访问需要,期间需要持续对青年群体需求进行关注,提出由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处理LAM的不同格式和内容资源存在一定挑战,LAM联盟人员学历与技术达不到相关要求无法完善相关实施方案,建议采用馆际交互间的部门联盟,并引入数字化业务管理与交流机制为工作人员及时解决问题,并能提高部门交互间的工作能力;Kann-Rasmussen N等[8]分析文化机构和制度环境变化主被动关系,发现图书馆通过举办活动创新文化传播,如图书馆与学校和公众之间开展的线上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讨论,举办学术沙龙和会议,数字化补习班等。通过对哥本哈根档案馆案例分析,得出数字化档案馆能够增加档案机构自主权,档案馆借助可视化数字产品及媒体展示为大众及科研人员提供服务,与新用户和现有用户实现社会性关联,提供互利合作机会,数字化档案材料可以不考虑档案使用磨损程度,增加数据可使用范围,如制作新闻报道,纪录片等,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构建数据库与地图等应用程序。举例博物馆利用“维京人”展览机会恰好由于公众从不同角度对展品做出的评价引发热议,在提高馆内知名度同时,增加了游客数量,成立面向青年群体的公共服务电台推送播客、纪录片和广播节目,制作短片为馆内带来额外收益。研究人员综合这三种现象指出虽然它们传统上关注于馆藏维护,但对传播方式的关注不再是独立的,是创新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国内正逐步开展对图博档馆融媒体应用建设的研究,张卫东等[9]借鉴国外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的众包互动模式,建议LAM媒体资源融合应从创新意识、完善融媒体建设政策、建立行业联盟、挖掘用户偏好、深度文化内容五个方面促进图博档馆网络融合,在随后的众包模式研究中发现网络化协作给图博档馆增加潜在用户群体数量,不仅减少了各个馆藏媒体建设的不足,也能在互联网应用竞争中逐渐发展,使用户与机构从数字化资源进程中获得收益;穆向阳[10]从历史纵深发展角度厘清图博档馆发展路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内在动力再次成为主导因素,馆藏文化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用户得到的知识更加丰富;刘宇初等[11]设计问卷调查发现,移动端用户访问图博档馆等文化机构丰裕度较高,传统网站使用数量不断减少,因此,未来图博档馆应注重对移动端产品的设计与发展以及利用好新兴媒体助力三馆服务进而有效融合。郭鹏[12]利用Citespace对国外图博档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国外文献得出数字化建设应注重创新信息管理模式、加强数字人文与图博档馆的技术应用、发挥数字化带来的馆藏文化遗产传承和社会记忆再现等作用,促进图博档馆的融合。
王海燕[13]认为各种新型互联网媒介对用户阅读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图书馆应重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管理,提高图书馆影响力;张泽霖[14]提出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资源共享促进馆际交流,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崔芳[15]论述新媒体特点中指出在推广媒介信息传播时要注重群体需求、创新推送模式,改进用户阅读体验;丁玉东等[16]认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艺素养等能力,配合图书馆开展媒介传播工作,如定期开展知识服务、协同创作等活动。何小茜[17]围绕公共图书馆融媒体信息服务探讨,认为“内容+技术+运营”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媒介传播影响力,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辛儒2006[18]提出博物馆藏品信息化、文物数字化、馆藏网络共享化、工作人员现代化,从而体现博物馆社会价值;车玉生等2015[19]等提出了云计算是博物馆未来提升信息服务的巨大优势;张维等[20]提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应将媒体平台与众包等新兴技术结合起来;李敏等2017[21]认为建立“线上”与“线下”互动机制,是博物馆亟需解决的服务问题;温京博[22]通过对美国新闻博物馆的调研,赞成通过不同的情景化设计来为观众创造学习机会,让人们在体验博物馆乐趣之后自愿与其他人分享。李晨等[23]提出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是一项可以让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共享博物馆文化的数字时代全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寻找热爱历史文化潜在用户。
马仁杰等[24]社交媒体改变了档案机构服务方向,开展“双向交流+一站式”服务来不断满足用户需求并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倪丽娟等[25]提出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及其它媒体账号运营者应注重紧跟时代潮流,结合档案馆特色,深挖档案资料从形式上推陈出新,吸引用户进行关注和访问;魏扣等[26]总结分析澳美英法四国档案馆开展的信息服务建设,介绍档案馆“顶层设计+跨界合作+双向交流+社群参与”模式,实现档案馆社交媒体服务的创新发展;刘娜[27]认为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任越等[28]认为国内档案馆应借鉴国外创意思维,利用社交媒体预热档案文化宣传,创新符合中国公众需求的文化活动。
总的来看,国外图博档馆融媒体建设热点研究基本围绕图博档馆变革创新文化传播,强调制度环境下机构主动权成为影响图博档馆融合进程的趋势,研究结论极具启发性:一是我国图博档馆融合程度较低,目前文献多是基于各个机构新型融媒体应用进行尝试及产生的效应与用户反馈研究,针对以融媒体为契机促进图博档馆融合的文献并不多见。二是国内图博档馆融媒体多数研究分析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展望,缺乏对融媒体建设的理论研究。三是国内图博档馆融媒体建设研究很少涉及图博档馆部门间的团队协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图博档馆融媒体研究热点,结合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融媒体建设现状,构建图博档馆融媒体发展路径分析模型,为图博档馆资源融合建设提供新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图博档馆线上与线下融媒体发展路径
对于传统图博档馆服务来说,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面向人群较多,服务方面较为广泛,如学习、科研、休闲等,图书馆服务模式多为书籍借阅和访问数字图书馆活动,由于互联网不断发展,手机用户不断增加,传统馆内数字设备、馆外网络服务吸引用户关注和访问力度逐渐下降。档案馆一般用户需求较低,浏览目的性较强,受到地域和政策限制,听众在接收讲解员介绍文献资料时可能会有疏漏,多数不发达地区没有先进数字设备带来的情景体验。从博物馆工作来看,馆内服务比较被动,博物馆客流量与其地理位置相关,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缺少人群互动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不通过网络宣传很难发现潜在博物馆用户。新型媒体的出现给图博档馆带来了一次转型机遇,自互联网产品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后,传统的图博档馆服务由“研究—展览—参观”半主动式服务促使图博档馆逐步转变为主动传递信息服务。2020上半年,“云端化”这一词汇与图书馆、档案馆及博物馆不期而遇,“云端”与“云计算”最早出现在计算机和商业领域,主要是为公司、企业等广泛需求的云服务功能提供动态式管理、发布、计算与隐私安全支持,从而实现客户需求,增强信息传递真实性、可靠性目的[29]。云端化可以将图博档馆资源通过电子设备(如VR、手机客户端)进行扩展,结合互联网、融媒体线上与线下传播和治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实地展览走向“云”上,解决了实地展览局限性弊端。云端化接续发展可以为图博档馆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解决在数字图博档馆建设中出现的难题。
2020年9月底,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统计截止至2020年6月,如表1所示[30]。
表1 2018年底——2020年6月互联网发展状况(部分)
数据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网民数量规模庞大,数字图博档馆线上服务具有理想的前景和空间。手机用户远远超过了电脑端用户,图博档馆在开展线上服务时,还要将手机端软件研发和网站建设纳入考虑中;农村地区网络建设逐年完善,但受众群体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存在文化认知差异,在做好文化宣传工作的同时,应提前准备这一新兴潜在用户的服务。网络购物与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图书馆及博物馆文创周边的生产与销售都离不开网络,在馆内文创周边可能会变成新“藏品”,在互联网商店中,可能就会成为新的宠儿。网络视频与短视频用户急剧增长同样给图博档馆带来了机遇,优秀的短视频具有文化输出的使命担当,图博档馆拥有丰富的馆藏和人才基础设备,利用短视频和优秀的讲解能够生动直观,新颖易懂地将图书、文物、文献等传递给每一位用户,解决了图博档馆制度性、空间性、时间性的局限,精彩的短视频能够突破语言的限制,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感染力。截至2020年5月,全国博物馆已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项目,在春节期间浏览量就超过50亿人次,这不仅向公众展现出“云端”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展示出数字博物馆在线上建设的一个进步,为新时期博物馆多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1]。
综上,新时期线上网络传播机制初见雏形,图博档馆行业应扩大调整服务策略寻找新方案进行数字化建设,而不是停留在数据研发层面,由于线上展览缺乏实体真实性感受以及良好的体验性,线下工作仍需利用新兴技术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感,将“直播经济”与融媒体的结合,寻找图博档馆服务与经济共赢的新路径。
图博档馆需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整合方案,主题化数字馆藏资源建设是图博档馆融媒体创新发展的前提[32]。因图博档馆存在数据类型多样化、数字资源统一化标准建设仍在探索,跨地区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融合存在难度,因此图博档馆管理人员需加快对馆藏内数据进行主题分类,形成系统化数据库,便于融媒体资源获取利用。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如中华文化资源共享平台[33]、南昌汉代海昏侯文化资源库[34]、佛山顺德区图博档数字资源库[35]及西南联大文献资源库[36]等。主题化文献分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利用知识图谱优化系统类型。根据各馆内用户访问大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书籍、展品、档案文献以时间序列、外部形式、内容种类等多种方式,按照本地特色形成独有的数据资源库,在建设期间应优先考虑用户借阅数量大、浏览时间长、需求程度高资源类型深入分析,对于访问数量较少的数据通过融媒体平台对相关群体进行调查,吸引用户参与数字化建设。(2)明确各馆责任及数据融合优势。图博档馆在分类主题数据库建设中应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减少因体制问题出现的阻碍和隔阂,出台相关工作试行办法,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责任划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为合法化、规范化正式文件做准备,如冯慧玲[37]针对数字记忆项目提出“五个要领”面对主题化选择要取长补短,发展优势,主体数据源较为丰富的机构应主动承担立项责任,对知识层、技术层、创意层主题方案做出规划指导,协调其他馆藏机构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数据文件。(3)建立众包实践平台,减轻机构数据融合资金负担[38]。书籍扫描、文物3D可视化及视频录制、档案资源可视化呈现等存在工作量大、资金不足等风险,可采取与高校开展课题合作机制,为教师提供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与众包平台开展合作,经审核通过并签署相关协议的互联网用户可参与到主题化数据资源的建设中,完善知乎社区、微信群、微博圈子等相关论坛建设,为参与数据建设的用户提供荣誉标识及精神奖励,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当地图博档机构数据合作,减轻图博档馆财政负担。
图博档馆融媒体服务建设中,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需积极参与各馆举办的综艺栏目及演出服务、学术讲座或国内外会议、展览展出等其它活动。共同建成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集聚区,扩大影响范围,增强人文素养渲染深度,为共同打造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多方面探索,及时了解用户对于活动种类的需求,根据馆内日程安排对活动场景做出调整。图博档馆线下融媒体系列活动开展可以从以下类型开展安排:(1)与当地电视台、网络传媒公司共同举办综艺、演出等服务合作。图博档馆经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后,可以利用机构场地及制度优势,为节目提供稳定的客流量、活动场地及相应的馆藏素材,确定合作或承接的综艺栏目及节目录制业务内容,一方面增强工作业务能力和馆内展览活动效果,另一方面扩大用户对馆藏活动的知情度及探索度。由于公共图博档馆具有公益性质,对商业化节目及公益节目等服务要制定好相应策略,探索“闭馆”后图博档馆收入方案,实现双赢。(2)与政府、高校、企业等机构开展学术讲座或会议协作。图博档馆不仅可以用来呈现城市文化记忆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根据现有馆内融媒体设施,图博档馆可以为政府提供宣传教育思想的场地或对最新惠民政策进行讲座式解读,消除公众与政府距离感,制定定期服务为用户科普防疫知识、爱国教育、政策解读等;邀请高校教师,以系列讲坛、学术交流等形式建立知识服务体系,普及大众教育,充分发挥当地教育资源价值;建立与图博档馆产业相关联的企业交流平台,通过小型博览会的形式让用户了解图博档馆发展进程,营造图博档馆管理员自我提升氛围,也能让其它文化馆吸收先进技术经验。(3)馆藏合作形式进行展出。对于定期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图博档馆可根据日程安排,对推荐的展品、文献记录及书籍组合展览,并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集听觉、视觉、触觉为一体,给用户带来多方位沉浸式体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对用户的需求资源进行整理补足。如美国林肯总统博物馆与林肯总统图书馆协作模式,以博物馆为主题,按陈列主题顺序进行组合展览,产生良好深度融合效应。
图博档馆线上融媒体系列活动开展可以从以下类型开展安排:(1)与相关平台开展录制有家乡特色的短视频及纪录片等节目。大量相关的影视作品及网络视频都可以在图博档馆找到文献记载的痕迹,图博档馆应邀请与当地楷模榜样、影视明星、作家或当红博主参与到节目录制当中,通过不同的人物产生不同的观点,让展出内容推陈出新,受访人物通过介绍自己对家乡产生的归属感,用户从其寻求共识,引起共鸣,从而更好达到直播、录制节目效果。(2)利用5G云播技术实况直播,开放公众互动交流平台。云直播在2020年春节期间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并不应只是昙花一现,图博档馆应利用好融媒体平台网络直播功能,实现馆际合作的无缝对接,对每次直播过后的评论、点评或转发、点赞等数量进行详细统计,及时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如主持人与用户的互动游戏、投票选择最喜爱的文物等,为文创设计提供支持。(3)强化新闻宣传、微博推送质量、微信公众号个性化服务。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尚存在骗眼球、低质量推送,图博档馆作为拥有丰厚馆藏资源的单位,应担负高质量推送义务与责任,通过外包或众包方式逐步建立并完善图博档馆移动客户端建设;微博、微信管理要跟踪实时热点动态,分析用户喜好,分年龄段对用户进行定制服务,细化标题分类,馆内行政新闻尽量不纳入融媒体宣传窗口(部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存在此类问题),对馆内融媒体活动进行预热,留意用户留言做出推送调整,因图博档馆融媒体较个人具备权威性,从融媒体平台建设长远发展来看,融媒体平台可以为机构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如文创产品宣传、课程服务宣传等。
随着城市逐渐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用户生活环境水平及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提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用户在生活中社交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会愈加强烈,图博档馆作为社会文化沟通的驿站,应做好以下措施:(1)融媒体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图博档馆在推进融媒体数字资源服务时,也需要对馆内设施进行革新升级,先进科技感的图博档馆既有庄重严肃也拥有安逸休闲娱乐功能,管理员要注重观影、讲座区座椅舒适程度、投影显示屏亮度舒适度、学习区桌椅、互动娱乐区安全防护措施及各类数码设备的维护和调试,及时更换海报等宣传画报,馆内查询服务不应只限制在电脑客户端,还需提供开放式WIFI优质传输信号,为用户提供文件传输、打印等便民服务设施,让用户在馆内养成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的探索与访问,线上邀请在 “小红书”“大众点评”等软件粉丝量较高的人气博主亲身体验推荐,或许赢得青年人的青睐,成为新一代的网红打卡地标。(2)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分类服务。图博档馆是人群集散地之一,不同年龄段、身份的人群需求各不相同,对用户生活习惯制作数据画像,以便于分类别制定服务方案和活动的设计,如针对儿童区要完善对儿童视力保护,安全防护等措施,融入温馨色系摆件、营造身心愉悦的氛围;对老年、残障用户则增设无障碍设施通道,一键听书、室内导航耳机等设备方便特殊用户融入到馆内的科技应用中。(3)数字资源与文创产品影响用户习惯。图博档馆还需要对融媒体呈现出来的数据元素加以利用,收集用户点赞、收藏等表明喜好程度的标签,找出能够用于加工利用的文创产品,经版权、数字版权等协商妥当后,对产品及发售渠道进行宣传,馆内设置文创产品专柜、创意DIY活动等提高用户体验深度,线上通过购物平台发售,相对其他产品有“国潮”的品牌优势。基于数字资源的文创产品既有文化的传承,也能提高当地图博档机构特色品牌知名程度。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图博档馆应主动寻求合作,如与休闲观景区、高校集聚区、新技术集聚区等利用融媒体开展合作交流。(1)与综合性休闲景区融合发展。以休闲景区为辅,活动方案按照节日、庆典、景区特点等多种方式策划并制定相关主题宣传活动,如与当地公园、科技馆、文化馆、艺术街区、商业广场等开展公益或商业活动,为不同需求的创新创业者搭建展示平台,提高图博档馆在用户心目中地位。(2)与教育集聚区融合建设。图博档馆作为新生机构,应与教育资源紧密相连,邀请学校参与馆内活动制定任务,推行符合教学实践的活动安排,实现学生群体对图博档馆机构的认可及热爱,通过研究与学习为图博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全国图博档事业融合进程。(3)加强与新技术集聚区的创新应用。为便于新技术的生产及应用,图博档馆开展科技展览服务时,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馆员的的科技认同感,同时减少管理员工作量,应用新型科技感体验设备及VR可视化技术前,应充分对用户体验需求进行调研,完善用户体验。
图博档融媒体线上环境因素影响更为广泛。图博档馆在机构特点、融媒体建设、文化教育等工作愈发一致性,应顺应互联网建设的发展,主动融入馆外融媒体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39]。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主动建设线上融媒体资源时,大都致力于本馆网站建设,数据应用,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由于5G移动网络与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兴起,“互联网+”产品给图博档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内高清在线直播已经成功应用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领域中,通过无延迟、高传输速率的数码产品,参观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体验到风格迥异的图博档馆,如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国际博物馆日直播活动,与媒体单位结合的形式将图书馆与博物馆内容融合并呈现到各个媒体平台。缺乏原创信息和深度内涵的短视频、短片或直播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们希望通过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40]。受到融媒体发展的影响,图博档馆虽拥有独特的馆藏文化,但仍需调整服务策略,注重馆藏文献利用率,尽可能的提供对于重要节日、舆情事件、科研需求的信息,纵向加强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横向加强馆际合作能力,通过线上交流,及时丰富现有融媒体文章、视频、直播质量,提升三馆协作能力,深化部门间合作交流。借助融媒体带来的良好效应,把握用户群体画像、使用偏好,去完善馆内融媒体发展,且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工作模式大致相同,利于三馆工作趋向融合。
图博档馆应加强融媒体建设与开发方面的投入,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加入。(1)定期微信公众号服务。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网民用户直接获取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在普及微信公众号注册的情况下,要对微信功能界面设计、推文质量、文化宣传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内容可读性更加全面[41]。(2)坚守微博舆情前沿阵地。做好馆藏数字访问大数据统计,如借阅量、访问量的突然增加,根据时事热点进行预测分析,对出现波动较大的舆情信息进行权威解读和引导,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文物等一手资料,为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文化服务。对维护更新不及时的账号、失效文章及时排查,维护馆外声誉及馆内数字化建设。(3)优化网站虚拟体验设计。网站体验式交互设计较少,图博档馆藏网页建设,应注重对文物、图书、文献材料等深度挖掘和调查,利用地图街景技术,实现游客在虚拟情景内自由行走,点击阅读等操作,减少因3D、VR等场景给游客带来的不适,导致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也可与互联网公司进行商业合作交流,联合发展移动端网页建设,从中吸取较为先进的网站建设信息。(4)加快人才引进和软件开发。根据互联网发展报告,手机用户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在手机客户端方面,用于与用户交互设计的APP或软件仍是省内馆藏建设探索区,由于手机APP开发需要由专业人才进行开发和维护,在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课程阶段,应与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减少因外包出现的费用,社会招聘中优先考虑具有互联网建设经验的精英人才,利于手机客户端开发利用进而创造收入。
云线上直播热潮结束后,图博档馆应提高主动性,积极利用互联网为媒介直播平台进行宣传,激发人们对图博档馆的向往和挖掘历史文化的动力。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认为,“直播+博物馆”模式的兴起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的一步,是馆藏信息服务传播途径的一个勇敢地尝试[42]。在融媒体时代中,文化机构结合直播是在传播途径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从长远来看,是满足公众需求的必然选择,成为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趋势。5G与云计算的兴起,推动我国图博档事业逐步数字化,为广泛传播文化资源奠定基础,图博档事业依靠“云”服务可加强无纸化宣传服务、高水平数字资源服务建设、便捷易懂的馆内导航及深度体验的介绍讲解,提高对文献资源及文物保护的认知。一方面,直播与短视频内容主要以凸显生活、个性,没有较深层次文化信息输出,而图博档馆拥有丰富的馆藏及数字资源,符合优质短视频等媒介所需,图博档馆融合建设需要进一步利用馆藏资源优势,制作符合用户需求的视频、推送、互动栏目,如在全国或国际读书日、档案馆日、博物馆日等可以借鉴相关内容推送具备高质量的视频内容,让书籍活跃在主持人的话语中,让档案和文物在视频里“动起来”。另一方面,基于5G云服务与“互联网+”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直播经济”,现直播经济已经走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图博档馆应尝试顺应形势,将馆藏文创产品纳入直播平台中,拓宽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应用5G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与人工智能服务结合同步数字馆藏建设,将虚拟拟合数字空间应用到直播中,营造全新的媒体环境。
图博档馆融媒体发展具有共同特点,首先用户人群面向大众,作为文献资源管理机构拥有独特的馆藏资源进行文娱传播,三馆融媒体资源可以相互借鉴,图博档馆融媒体服务相结合有助于公共文化深度传播:(1)互动交流。数字经济时代,直播等“云”上经济的兴起给传统产业带来了一定影响,用户获取一定消息或知识后逐渐倾向于主动式寻求交流平台,图博档馆通过融媒体结合能够有效应对文化机构传播文化扩散影响力弱和馆际限制,缓解综合型人才紧缺、馆内资金紧张和打造优质品牌的难点。(2)培育素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培训或外包等方式来弥补馆内微信公众号运营和短视频制作等创意文案经验和熟练的不足,制作出的视频及短文效果应引起用户的思考和关注;给予用户和参与平台设计人员交流空间,使用户能够丰富馆内体验感,营造知识社区,历史社区和记忆社区,互动平台建设愈加完善,越能改进用户服务时出现的信息交流不及时,障碍等结构问题,各个板块内容就能更加全面和立体地呈现给用户。(3)减少隔阂。由于机构间存在物理分隔,甚至隶属于机关单位,馆藏资源互借和数字资源共享往往会有一些困难,因此在现有互联网环境下可以通过钉钉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建立不同工作群,为推动融媒体发展建设云共享资源中心,通过不同的媒体部门小组进行合作,探索发展一支符合政策规定、标准和规范的传媒队伍,这样的多元化队伍可以有效地运用人才和经费,最大化收益。数字资源的有效融合能够为图博档馆主题宣传提供一手资料,经过组织协调调度,根据不同部门职能提供不同种类的源数据来制作短视频、微信推送等传媒活动。
图博档馆在做好融媒体数字化建设的同时也要丰富参观者体验,线上服务需注重客户端开发、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推送方案的设计、形式和反馈,激发潜在人群对图博档馆活动参与意愿,开展线下融媒体服务,如读书会、打卡日、会议及演出等互动交流来丰富用户日常文化生活,受互联网发展影响我国图博档馆融媒体资源融合发展机制初现雏形,经历了一场云在线直播的浪潮,云线上融媒体服务为三馆资源协作提供了新方案,常规的融合机制应该也存在其他方面的结合点。最后,本文主要针对图博档馆融媒体发展路径开展研究,云直播浪潮后的图博档馆主题化融媒体数字资源传播与应用应是进一步值得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