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华夏礼乐风

2021-08-03 09:38罗米
艺术启蒙 2021年8期
关键词:礼器金杯编钟

罗米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乐之邦”。古人讲礼仪与我们现代人有何不同?他们更强调秩序,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井井有条地运转。为此,古人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范,也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礼器”。古人又认为音乐最遵循秩序,最能代表和谐,所以就想到用音乐来感召人、教化人,因此古代文物中乐器的数量简直是多如牛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君子必修课:曾侯乙编钟

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典型礼器,而曾侯乙编钟堪称与礼乐制度结合的典范。这套编钟总重达到了5吨, 一共有64个钟和1个镈( bó),共65件,分为三排摆在曲尺形的钟架上,单看它们的排列,就可以感受到强烈的规律性和韵律感。钟架的顶端还有制作精巧的铜人,他们身着华服,腰佩长剑,双手高举努力支撑着编钟的重量。只凭这庞大的体量和精细的外观,这套编钟就足以在文物史上留名了。

不过,作为乐器,它的真本事在于非同一般的音乐表现力。它的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音域跨越五个八度,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样样在行。

也就是说,它可以发出几乎所有的高低音,只要你作得出乐谱,它就奏得出乐曲。更神奇的是它还能实现“一钟双音”,每个钟的双音之间都相隔三度音程,这可不是碰巧,而是工匠精心设计出来的!

远古悠音:贾湖骨笛

在上古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发明出了管弦乐器,不过,现实中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乐器实物则是骨笛。

骨笛由丹頂鹤翅膀上最硬、最长的那根骨头制成,最早的骨笛距今大约九千年。骨笛上的孔有5至8个不等,多数有7个,个别笛子的主音孔旁边还钻有小孔,被认为是调音孔,可见先民们对于声律已经有了相当精准的把握。

虽然五六千年后西周才制定出完备的礼乐制度,但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可能从发明骨笛开始,就已经把对音乐的热爱沉淀在了我们的基因里。

完美礼器:红山文化碧玉龙

碧玉龙的尺寸惊人,身体即便蜷起来仍然高达26厘米,它紧绷成 个巨大的C字形,显出蓄势待发的气势,眼睛修长、嘴巴紧闭、鼻孔张大,显得机警又稳健;从颈部开始, 束长鬣(liè)弯曲上扬,为它增添了无尽的灵动。

虽说这玉龙与我们现在熟悉的龙形象差别很大,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条龙是一条真正的中国龙,它蜿蜒多姿、气度不凡,充满了中华巨龙的神异禀赋和美好品格。

许愿神杯: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算得上是乾隆皇帝亲自设计的宝物——他指定了金杯的样式和制作材料。制成后的金杯造型奇巧、材质华贵。它以黄金为胎,镶嵌着珍珠、猫眼石、玛瑙、绿松石、蓝宝石、红宝石、碧玺等宝物,还使用了珐琅和点翠工艺,一看就是不寻常之物。

它也确实是一件尊贵的礼器——它只被用于皇帝新年所做的第件事,即“开笔”仪式上。正月初一,皇帝举行开笔仪式时,要饮尽金瓯永固杯里的屠苏酒,再用玉管毛笔在黄纸上写下吉语,相当于皇帝为新年许下的愿望。其实不管皇帝写下什么愿望,都不如这个金杯的名字更能表达他的心愿:金瓯永固,江山万年。

猜你喜欢
礼器金杯编钟
编钟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浅谈玉器的祭祀性到装饰性的演变
中国女排十夺冠
先秦玉璜的发现与鉴赏
“礼器”对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浅析
华晨牵手雷诺金杯F50再获实力加持
千古绝唱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