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西方历史文化中有束辉煌的光,那么,这束光便是罗马 无数的追光者曾不知疲倦地奔赴这座光辉之城,因此才有了罗马人口中那句傲气十足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大道以南:废墟中的奇迹
踏入罗马的 瞬间,你会被立刻带回时光深处,尘土、嘶鸣、硝烟、豪情混合在起扑面而来。罗马帝国的遗迹是制造氛围的“把好手”,只要你行走在罗马的街头,随时都有可能与它们相遇。
罗马帝国的遗迹最集中的地方是帝国大道两侧,传说这带是罗马人的祖先最初建城的地方。
大道以南是各个时期的罗马建筑,像是祭坛、神庙、议事厅、凯旋门,其中多数只剩下了台基,运气稍好点儿的还能保留几根石柱。最幸运的是塞维努凯旋门,基本保持着完整的形态,只可惜凯旋门上原有的浮雕已经被搬走,安放在了后来修建的凯旋门上。
可能你会问,难道罗马人就这么抠门儿,不舍得再造 批新的浮雕吗?事实上,在罗马有项十分奇特的习俗——由于罗马人对外征战太过频繁,又屡立奇功,所以用来迎接军队得胜归来的凯旋门便座接座地建,可问题在于,凯旋门上的装饰浮雕根本来不及制作,只能从那些建成较早的凯旋门上搬取。
大道以北:被帝王的势力“包围”
大道以北便是罗马帝国两位著名帝王的“势力范围”了。
第位帝王是奥古斯都·屋大维。他在这里留下了“奥古斯都广场”。当年的神庙、半圆形剧场等建筑现在只剩几堵残墙和拱廊,但体量和气势上已经远超旁边年代更近的教堂和屋舍。
另一位帝王则是大名鼎鼎的图拉真。在他的统治下,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张到了历史极值,他本人也被元老院冠以“最佳元首”称号。还记得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图拉真纪功柱吗?一根巨型的石柱“四两拨千金”,在这片古老的废墟里为图拉真争得了一席之地——光是他的身影就出现了近百次,而且无论战斗场面多么混乱,他的形象总是格外醒目又气定神闲。
大道尽头:斗兽场的往事
帝国大道的尽头是万众瞩目的罗马斗兽场,它最能代表罗马人的性情——强悍、放纵、奢侈,并且充满想象力。
罗马斗兽场始建于公元72年,是当时的皇帝韦斯帕芗送给罗马市民的“礼物”。它的面积达到两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数万观众,即便放在今天,仍然算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级工程”。
罗马斗兽场共分为四层,除了最上面层,下面三层全由拱门组成,当年第二、三层的每个拱门内都放着座雕像,据说共有三千多座。可惜现在所有的雕像都没了踪影,我们只能看到空空的门洞。
为了最大限度地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赛环境,罗马竞技场内还设计了可伸缩的遮阳篷,这可比很多现代体育场还要先进。
万神殿:光之密码
如果说还原断壁残垣需要调动我们的想象力,那么唯一保存完好的万神殿能让我们省下不少脑细胞。
万神殿的墙体厚达六米,这样的厚度保证了它在两千年的岁月里“稳如泰山”。一眼看去,圆形的万神殿就像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巨桶”,“桶”上盖着一个圆形的盖子,整个建筑质朴粗犷、大气磅礴,可绝不“蠢笨”,相反,它代表着当时顶级的建造技术。
万神殿高约四十三米,上面架着的半球形拱顶的直径也有四十三米,这可是有史以来跨度最大的拱顶当然它的重量也是空前的,因此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极易垮塌。如果没有高超的建筑水平,这是想都不敢想的高难度工程
罗马人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他们创造性地使用了混凝土。没错,制造混凝土可不是什么现代技术,早在两千年前,罗马人就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罗马人还在其中加入了天然的火山灰,火山灰的质地又轻盈又坚固,对于这样的巨型拱顶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材”。设计者还细心地考虑到建材的用量,从拱底到拱顶,使用的建材由重到轻,拱壁由厚到薄,拱顶内壁上还被开出了五排凹槽,在有效减轻重量的同时让拱顶更有装饰性,简直聪明绝顶
大殿的通风和采光口更堪称“神来之笔”——拱顶正上方开出了一个直径近九米的圆孔。阳光从圆孔里射进来,一天之内,太阳的角度不断变化着,那一束光就在殿内游走,万神殿便像有了生命一般。
有些人担心下雨天该怎么办,这个大洞岂不是让殿内一片汪洋?我们完全不必为胆大心细的罗马人担心,他们在大殿靠近中心的大理石上凿出了小孔作为排水口,在地面的中心位置也设计了轻微凹陷,即便雨水进来也能够迅速被排干。
喷泉的“灵动之舞”
●四河喷泉:象征之泉
罗马共有大大小小三千多座喷泉,它们为罗马增添了不少灵动的感觉。最有艺术范儿的喷泉要数纳沃纳广场上的《四河喷泉》,它出自十七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贝尔尼尼之手。四河喷泉是座象征性的雕塑,艺术家别具巧思地用四个男性的形象代表了欧、亚、非、美四个大洲里四条著名的河流——多瑙河、恒河、尼罗河和拉普拉塔河。
包头巾的那位一看就是印度人,他代表亚洲的恒河,手里还握着长长的船桨,充分彰显着恒河强大的航运能力。
恒河旁边的山洞里,一头雄狮探出头来,它的上方是一株巨大的棕榈树,不必多言,这一定是代表非洲的尼罗河。代表尼罗河的男子的头部被一块布给蒙住了,这隐喻着当时的欧洲人尚未探知尼罗河的源头何在。
尼罗河身后是一个仰面朝天、身体斜躺着的老者,他代表的是美洲的拉普拉塔河。“拉普拉塔”在西班牙语中是“银子”的意思,于是贝尔尼尼在他的身下设计了一堆钱币。他左脚边还有一丛仙人掌,这是南美洲的典型植物。
最后一位代表的便是欧洲的多瑙河。他看着手中所托的徽章,交叉的圣彼得钥匙和三重冠是罗马教皇的标志,欧洲人一看就能明白这是“自家人”。
四河喷泉背后是洁白秀美的圣阿涅塞教堂,出自艺术家博罗米尼之手。他一生都在与贝尔尼尼竞争比拼,单从纳沃纳广场上这两件杰作来看,两位实在难分伯仲。
●特莱维噴泉:海神与许愿池
特莱维喷泉位于十五世纪修建的阿格利帕水道的水源地,水流量特别大,日夜奔流,不休不眠,离得很远也能听见嘈杂的水声。
特莱维喷泉以“海神尼普顿得胜归来”为主题,海神在他的巨型贝壳战车上站定,带翼的鱼尾骏马拉着他的战车,开道的海怪吹着海螺,传扬海神胜利归来的消息。
不过,人们来这里并不是欣赏雕塑作品,而是来许愿的。传说,旅人只要把硬币抛进特莱维喷泉的水池里,就能重返罗马。不过,在这里许愿有个特别的讲究,必须是背对着许愿池,并且要用右手拿著硬币从左肩头向后抛。重返罗马,相信是很多来过罗马的旅人都会许下的愿望吧
●破船喷泉:浪漫的邂逅
破船喷泉本身并不出名,但由于背后是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广场,所以喷泉也跟着沾了光,获得了许多“出镜”的机会。
西班牙广场必须感谢电影《罗马假日》给它带来的人气,在电影里,公主坐在广场的石台基上吃冰激凌,男主角假装经过此处与她偶遇,浪漫故事于是从此开始。
还记得我们曾经讲过的“冰激凌禁令”吗?当年这部电影很火,西班牙广场上常常聚集大量影迷,尤其是模仿公主吃冰激凌的女影迷,以至于广场上被弄得垃圾遍地。罗马市政府下了禁令,禁止游客在此吃冰激凌,否则会被重罚,这条禁令直到现在依然生效!
见到教堂就进去看一眼吧
如果要我总结罗马旅行的攻略,我最想说的是:只要遇到教堂,一定要进去看一眼,说不定会收获巨大的惊喜。
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地最具才华的艺术家常常会被教皇或者主教邀请到罗马“效力”,他们的作品也就散落在大大小小的教堂之中。
这些教堂分布在罗马的大街小巷,一般规模不大,外观也比较朴素,很容易被忽视,但走进去却常常会发现新天地。
米开朗琪罗的《摩西》收藏在圣彼得锁链教堂。这座教堂里的圣物是捆绑基督教第任教皇圣彼得的锁链,不过,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真正的宝贝是米开朗琪罗的杰作。
在维多利亚圣母教堂,贝尔尼尼的《圣特列萨的狂喜》动人心魄。圣光从天而降,洒遍圣特列萨周身,宽大的袍服上布满褶皱,观众似乎能感受到她剧烈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
在罗马耶稣会教堂,高里留下了《耶稣之名的胜利》天顶画。画家像是施展了神奇的幻术,让人以为头顶是真正的天国——一道光从天上射下来,堕落之人下跌,圣洁之人上升。由于立体感太强,你很难分辨这些形象到底是雕塑还是绘画,一瞬间还会怀疑他们是真人呢!
被“真理之口”吞噬
罗马还有一处非常有意思的打卡地,名叫“真理之口”。它是科斯美丁圣母教堂门廊上的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雕刻着海神的头像。传说,人一旦说了谎,把手放进海神口中时,手就会被吞噬。
这也是电影《罗马假日》中的一个经典桥段,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也有样学样,排着队前来“测谎”。
有人考证说这个“真理之口”最初其实是个井盖,也不知何年何月被何人放在此处,又编出了这个荒谬的“传说”。如此奇特的井盖设计,相信你一定被罗马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折服了吧!
不得不承认,每次来罗马都有新感觉!这次我们沿着帝国大道一路前行,遇到了很多熟悉的风景,也发掘了新的打卡地。一番游历过后,我发现也许罗马真正的魅力被藏在了无处不在的喷泉间和默默无闻的教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