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新一代现场工程师实践平台建设

2021-08-03 09:34李俊张水潮温小栋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6期
关键词:工程师领域工程

李俊 张水潮 温小栋

[摘 要]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保障建筑与交通工程领域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是面向新一代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关键。以2035年建筑与交通工程领域工程技术快递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为基础,面向新一代现场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指引,分析了建筑与交通工程领域实践教学现状,探讨了这一领域新一代现场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指出了建设新一代现场工程师培养实践平台的必要性,论证了新一代现场工程師培养实践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对面向2035年建筑与交通工程领域人才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2035;建筑与交通工程领域;现场工程师;实践平台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18JDGC023)

[作者简介] 李 俊(1980—),男,湖北麻城人,博士,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6-0025-04   [收稿日期] 2020-12-10

建筑与交通工程领域(以下简称建交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GDP及绿色GDP占比非常高。其发展质量深刻影响着人居环境质量、城镇化进程,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界的国家基金委与中国工程院2015年联合推出了“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前瞻研究项目[1-3]。为了有效应对2035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本文提出要建设面向2035新一代现场工程师的实践平台,提高高等工科教育人才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一、建交领域新一代现场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当代杰出桥梁工程师(杭州湾大桥建设总工程师)曾经在与高校师生交流时,用“勤、勇、合”三字概括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其表述简练,意涵深刻,特别是蕴含了对工程师人格的要求,极具特色。行业专家与教育专家表述风格不同,但内涵相通。展望2035年,建交领域的突出特点是工程普遍巨大、复杂,需要跨界协同。随着互联互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扑面而来,对新一代现场工程师应有更高的要求。经过广泛研究探讨,补充提出“创、智、通”三字新要求(见表1)。

二、建交领域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建交领域的专业都属于传统工科专业范畴,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要求在理论知识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而且重点强调了要具有工程实践的应用能力。但是,目前建交领域按照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4-6]。

一是实践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未来工程现场的需求。例如,目前建交行业在新建筑材料、装配化建造、智能建造、智慧交通领域等得到快速发展,而很多高校的工程实践仍然以传统的建筑工法为主要训练内容。

二是实践教学方式固化及实践训练强度不足。当前实践教学方式比较固化,与如火如荼的理论教学方式改革相比,对工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思考与改革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重视。

同时,工程实践训练强度不足,导致工程实践训练与工程现场形成脱节,无法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三是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配置难,校外实践基地教学效果难以把控。校内实践教学建设成本高昂,建设场地需求大,建设周期也较长,基地的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进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但是又直接引发了另一个难题,即校外实践基地教学效果难以把控。一般来说,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工程实践训练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与指导,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毕竟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于无法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实习学生,要求其全身心地投入管理与指导也不现实。

三、新一代现场工程师培养实践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建交领域将共同面临国家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的机遇和可持续社会建设压力、人口红利消退等挑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出行方式,已成为推动各领域发展的强大力量。传统建交领域也将迎来深刻变革。这些变革和发展对建交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突出地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7,8]。

通过探索研究建设新一代现场工程师培养实践平台,分析对接未来建交领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不仅可以促进建交领域工科专业及相关学科建设发展,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建交领域人才的质量,特别是对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一条必然的途径。

(一)夯实基础、协同创新

首先,需要进一步大力完善已有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夯实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基础。其次,围绕工程装配化和智能化、智慧交通等热点方向,探索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协同创新,建设满足未来现场工程师要求的工程实践训练基地,提升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确定支撑未来现场工程师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标准。

(二)人才优先,管理科学

高等院校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不仅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实践教学的认可度,树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理念,建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管理考核机制,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实践教学工作,而且要大力建设校外工程实践训练指导教师队伍,加大校外师资建设的投入,使其有意愿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指导。同时,探索建立以成果考核为先导的工程实践指导教师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以及科学管理方法,提升工程实践训练平台的运转效率。

(三)紧跟一流、特色鲜明

积极与校外知名企业、知名研究所和院校搭建合作平台,为工程实践训练合作创造条件,积极拓展工程实践训练领域。在绿色建筑领域如节能、新型材料、工程装配化和智能化、智慧交通等热点方向做出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合作平台资源,建设一批满足未来现场工程师工程实践训练的特色实践项目。

猜你喜欢
工程师领域工程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领域·对峙
子午工程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