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艳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新命题。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拓展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渠道,是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从分析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入手,探索利用本土特色资源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的新路径。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既与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又在学习内容等方面与课内教育有所区别,因此有利于广泛拓展学校的教育空间,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课堂。由此可见,建设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十分必要。教师充分利用基地课程,能将学校课堂教学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具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比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同时,实践活动课程还可以更好地作用于家庭教育,通过课程引导,以家长和孩子为课程实施的对象,一方面能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内容,便于家长展开更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更好地巩固知识点。
除上述的社会意义和教学意义之外,从政策导向上来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建设也是势在必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大中城市要统筹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都做了具体要求,涵盖了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等方面。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十分重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建设,并就此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性意见,这为本文的探究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指明了探索的方向。
结合本文的探索内容,笔者认为适当结合地方资源,利用本土特色的优势完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是非常符合中小学基础课程改革探索的工作尝试。以一个利用本土资源推进中小学实践课程基地建设的典型——井冈山的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为例,它深刻体现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他们对中国的沧桑历史有所了解,对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有所感恩,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政实效就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思政课程内容相对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体现在背诵环节,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而井冈山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个不足之处。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学生能充分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之情。无论是革命英雄纪念碑的悲壮,黄洋界保卫战的英勇,还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背后的军民鱼水情,亦或是红军故事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都带给了学生心灵上的震撼。这样的实践课程教学感受是课堂内的传统教学所无法给予的。
井冈山的青少年实踐教育基地依托的是井冈山革命圣地,是天下第一山的红色资源。利用这种具有浓郁红色文化特征的旧址或旧物,并且把实践参观、日常锻炼等活动融入日常的实践课程教案设计中,从学生的实践反馈来看,红色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效果十分理想。
受到类似基地的启发,笔者和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开始积极开发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实践课程项目。我们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充分挖掘陶瓷文化元素,打造多个既受社会欢迎,又获家长好评,同时还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陶瓷文化实践课程项目。并且,在打造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梳理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找到了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完善课程建设的好办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依托顶层设计,结合基地理念,开发实践课程
利用本土特色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要之处在于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内容,开发适应《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精神理论框架的课程内容,搭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以笔者展开的研究为例,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围绕陶瓷文化。利用陶瓷博物馆、陶溪川校外实践基地等优势,把陶瓷文化的相关内容积极融入实践课程开发中。紧密围绕陶瓷文化课程的选题,依托劳动技能教育的途径,通过引入“拉坯”“画坯”等与陶瓷制作相关的环节,提升课程的教育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本着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这“五性合一”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促使每个课程科目之间既保持相对独立,又能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组合。
(二)以“三个维度”为依托,拓展实践课程建设
1.向广度求发展,完善体系逻辑。以陶瓷文化为中心,同时辐射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书法、茶文化等,将课程的开发从一个课目逐渐演变成一个课目群,形成依托于中华传统文化展开的实践课程体系,从而完善中小学生的实践课程体系逻辑。以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共同开发的“陶瓷”主题实践课程为例,该项目开始于2017年,至今已经取得了多项实践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课程的亮点在于其多样化的实践体验模式,既有动手实践、游学参观,又有听民间陶艺大师、陶艺工作者授课等。整个过程重在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课程设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巧妙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整套课程教育实践过程完善,理论依据充分,课程设计精巧,授课技巧娴熟,教学评估优秀,社会反响良好,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开发中小学生实践课程项目的支撑作用,可以为同类型教育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
2.向深度求发展,展开理论研究。中小学实践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蓝本,需要根据实践不断开发。在此过程中,中小学可以结合学校特点和地方特色,开发出适合本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向高度求发展,增强内涵建设。随着全国各地的实践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实践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建设课程内涵。积极利用地方独有的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研发设计,才是中小学生实践课程基地建设的要义所在。以笔者的研究为例,正是因为景德镇这千年瓷都不可替代的历史定位,才能将课程开发设计成以陶瓷文化为中心。
(三)结合地方实际,加强文化传承
在积极利用本土特色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陶瓷生产的画面,再现真实的陶瓷制作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动手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时刻关注场景学习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将陶瓷文化贯穿学习过程始终,让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学习场景中掌握科学、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在不同的陶瓷艺术工作坊和陶瓷博物馆中,我们要让学生游弋在陶瓷艺术的海洋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创作,主动学习。从“做”中“学”,从“学”中“做”,最终既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陶瓷艺术作品,又能掌握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通过课程设计,我们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和劳动技能教育融入基地课程中,指导学生运用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反思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
加快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具有“五性合一”的课程,是时代赋予一线教育工作者们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本土特色资源,将本土特色资源有效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利用瓷都特色资源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基地建设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