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萑
裴斯泰洛齐曾说过:“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1]教育究其目的和过程而言都是指向全人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分工系统之下,知识不断分化为各个学科体系,学校教育主体也逐步演化为各自为政的学科教学。虽然分科课程在系统知识传递上优势明显,但是不可避免地用学科视角将儿童生活硬行拆解,教育的功利性色彩与智育为上的趋势越发厚重。当下学科育人的呼声振聋发聩,正是希望将学科教学和儿童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如何挖掘语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为儿童全人发展奠基,则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郑丽娟老师从全人语文的思想主张上提出她的答案和解决思路,正如她所写道:“全人语文是远离功利,回归本真的教育主张,提倡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尊重个体独特性,落实多元教育目标,达致全人发展。”在具体落实全人语文教育主张中,郑老师则引入教育戏剧的思想,以戏剧补白策略为切入点展示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悟、价值思辨和道德判断。
一、回归生活的全人语文
语文本身就是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记录生活信息的载体,就是让儿童透过文字阅读去体验、感受不同时空场域中的生活样态,从而获得知情意的融通发展。全人语文则把语文教育的生活基底高度彰显出来,通过包括教育戏剧在内的多种方式将语文课程与生活联结起来,让儿童在整合的学习环境中经历有意义的学习,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积极互动来成就发展。例如,在传统补白策略中增加戏剧元素,让儿童透过戏剧代入的方式,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对文本、人物的理解中,就像儿童喜欢“扮家家”的游戏一样,他们是用自己的身体、心灵来感知文本,是在投身文本之中来实现自身学习。全人语文的教学把对文本理解的权力充分交给学生,而不是像著名作家吴伯箫所评价的常态语文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学生被赋予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则能将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填补文本中“言犹未尽”的“弦外之意”“意会之处”,这恰恰体现出美学所主张的作家和读者共同创作作品的意义。当郑老师发现《穷人》一文中没有写桑娜的感受而直接写她抱走孩子的行动时,就抓住这一留白点,让学生去切身体会其内心的挣扎,并用自己的话语独白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透过文本去揣摩桑娜的体验、感受,这种揣摩也恰好给了学生提取自身过往经验中矛盾犹豫、恻隐之心的契机,去填补文本的留白。
二、激发生长的全人语文
杜威曾说过:“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欲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2]儿童有求知生长的自然欲望,自出生之日起,儿童就在通过自己的各种感知觉去探索这个世界,在模仿和试误中去把握周遭事物现象中的规律,而教育本身首先要尊重和呵护儿童生长的本性。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常常把所谓的正确解读文本作为首要目标,在追求唯一答案中最易被忽视的就是儿童的个性化理解及其自发阅读之兴趣,这也是杜威反对教育目的论的初衷所在。过分追求教育的外在目的往往让教育者失去对儿童率性的尊重,儿童的学习由此变成迎合教师或奖惩外力所驱动的学习,学习的本然欲望却被逐步磨灭,教师反而需要花更多外力或者时兴的感官刺激来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人语文则试图去打破语文教育中这种恶性循环,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创造性思考。如在戏剧补白策略中,学生发挥自己的体验力、理解力、想象力,替作者说出内隐于文的情感理想、价值关怀,这本身就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自然水到渠成。就像《穷人》教学中的“良心胡同”,学生必须要基于对文本中桑娜一家穷苦环境的充分理解才能列舉出“合理的理由”,合理之中既体现对文本的尊重,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指向生命的全人语文
尼采曾在《教育何为?》一书中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样态:“如果你们想引导一个青年走上正确教育的小道,就当心别去妨碍他与自然结成朴素、信任、私密般的关系:森林、岩石、波浪、猛禽、孤单的花朵、蝴蝶、草地、山坡都必定在用自己的语言对他说话,在它们之中,他必定宛如在无数互相投射的映像和镜像之中,在变幻着的现象之色彩旋涡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3]其实,语文教育中每一篇文本背后不也正是这样的森林、岩石、花朵、山坡?只是时下语文课堂中常常是让学生从文字去理解文字,从认知去提升认知,反而不能为学生提供各种镜子,让他们去重新认识自己,去审视自己的生命。我曾经问过郑老师为何要提出全人语文的主张,她说:“中国文化传统一直强调天、人、物、我的统一,人的生命是与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教育必须要回到人的生命完整性及其与天、人、物的联系中去,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人。所以全人语文尤为推崇的教育戏剧,就是希望让学生代入角色的身份、情境及其生命时空,文本的多元性恰恰为学生联结更为广阔的时空提供了通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此同时,郑老师尤为强调“价值思辨”的意义,就像“角色椅”中学生代入桑娜去回答同学的质疑提问,就是希望引导学生在面临道德价值抉择时能有建设性的思考与反应。实际上,历史上的伟大文学作品无不是在道德价值抉择中凸显人性之光辉,语文教育中作品自带的“价值思辨”光芒正是给了学生认识自己的最佳场域,而全人语文则是把这种光芒发挥到极致。
无论是听郑老师的语文课,还是读郑老师写的文章、做的教学设计,总让我不禁想起《论语》中的一章,就以此来作为本文的结语,希望与各位语文教育者共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4]
参考文献
[1] 裴斯泰洛齐.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M]//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夏之莲,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0.
[2]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7.
[3] 尼采.教育何为?[M].周国平,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150.
[4] 杨伯峻,杨逢彬.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0:104.
(作者单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