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楠
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婴儿智力、免疫能力,降低儿童期肥胖和婴儿猝死症发生率,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婴幼儿出生1 h后实施母乳喂养,能够确保母乳喂养开展顺利。婴幼儿出生6个月内坚持母乳喂养对于婴儿来讲,优点有很多。临床上,因为初产妇哺育经验欠缺,再加之晚婚晚育增加了高龄产妇,使得剖宫产率提高,除此之外,孕期营养状况不理想、开奶迟、生活规律性较差等,导致产后缺乳发生率越来越高[1]。因而,本研究针对初产妇采取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对泌乳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收的70例初产妇,以双模拟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35例)中,产妇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22岁与39岁(26.51±1.15)岁;其中,剖宫产、顺产分别有25例与10例。观察组(35例)中,产妇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23岁与38岁(26.49±1.21)岁;其中,剖宫产、顺产分别有26例与9例。2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签署书面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齐全[2]。
1.3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具有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肾、心、肝器官功能障碍。
1.4 方法
1.4.1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临床护理,并合理规划患者饮食,确保营养均衡,禁止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等。观察组采取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中药护理干预:①穴位按摩。帮助产妇选取仰卧体位,利用橄榄油进行推导,选取少泽穴及合谷穴,双手拇指进行后推10 min,约5遍。针对少乳者,以上2个穴位推完后,继续对膀胱经按推,由肺俞到胃俞穴,进行5遍按推后,帮助产妇选取仰卧体位,双手对乳房按揉,确保其放松,然后利用点按手法按摩乳晕、天池、中府、乳根、库房、膺窗和屋翳等,在产妇感受到微胀痛后停止,一般情况下,点按时间是5 min。通过五指梳抓,并对乳房进行按摩,按照由轻到重的手法由一侧乳房基底位置向不同方向的乳头进行按摩,并对乳腺管推压指导乳晕,反复按摩指导出现少量乳液,总计进行8~10次按摩,最后让乳房呈放松状态。针对气血不足者,对少泽、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推按;针对肝郁气滞者,添加太冲、膻中、期门,每个穴位点按3~5 min,患者感觉到部分穴位酸胀即可。上述穴位从产妇分娩后30 min开始首次按摩,产后第1日,平均1~3 h进行1次按摩,第2日开始,每日3次。左右交替实施,每个疗程7 d日。②辨证施膳。催乳药膳汤。药物组成包括无核大枣2枚,通草5 g,党参5 g,怀山药5 g,黄芪5 g。将以上药物放入到砂锅中,添加1 L水浸泡20 min,然后添加250 g去皮鸡肉,大火煮开,小火慢炖40 min,最后添加适量盐进行调味,趁热喝汤吃肉,日用3次。或者在砂锅中放入鲫鱼500 g,通草10 g。加水1 L一起煮大约30 min,最后添加适量盐油,日用3次。或者在砂锅中添加花生50 g和猪蹄250 g,同时添加1 L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大约40 min,添加适量食盐,日用3次。疏肝理气:添加干黄花菜30 g,切瘦猪肉250 g,放入到砂锅中,添加1 L水炖,趁热食用,日用3次,或者向砂锅中添加丝瓜30 g与猪肉250 g,添加1 L水,添加适量油盐,日用3次。③催乳调养茶。针对气血不足者,选取通草10 g,党参10 g,玉竹10 g,黄芪10 g,怀山药10 g,龙眼肉10 g,当归10 g,大枣10 g。对于肝郁气滞者,予以百合10 g,丝瓜络10 g,当归10 g,王不留行10 g,北黄芪10 g,合欢皮10 g,川芎10 g,通草10 g,青皮10 g,柴胡5 g。上述药物熬成药汤,每个疗程7 d。
1.4.2 观察指标①记录所有患者第1日、第2日、第3日及日均泌乳量。②检测所有患者泌乳素水平。③统计急性乳腺炎发生状况。④记录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
2.1 日均泌乳量观察组第1日、第2日、第3日及日均泌乳量均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日均泌乳量对比 (例,
2.2 泌乳素水平2组入院时泌乳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 h,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泌乳素水平比较 (例,
2.3 急性乳腺炎发生状况对照组中,有7例发生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是20.00%;观察组中,有1例发生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是2.86%;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4)。
2.4 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观察组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妇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比较 (例,
中医认为乳汁的分泌与肝、脾胃等存在紧密联系。乳汁是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气血化生,资于冲任,与肝气调节及疏泄有关[3]。按摩方式可以加快部分毛细血管扩张速度,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与此同时,其有助于部分血液循环改善,加快乳汁分泌速度及排出速度。对于乳汁的分泌,足三里及乳根穴具有良好效果,点按三阴交、少泽、足三里、天冲、中脘、膻中及四横纹等,可加快乳汁分泌。在进行常规喂养健康指导的同时,按摩少泽及合谷穴,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4]。
产后1个月特别是产后3 d内,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便是乳量较少,充足的乳汁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基础。所以,临床上加强对乳汁分泌研究的关注。本研究中,主要予以患者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方法,结果显示,在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第1日、第2日、第3日和日均泌乳量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泌乳素水平方面,入院时,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 h,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方面,观察组(2.86%)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泌乳素水平,加快乳汁分泌速度,以便初产妇母乳喂养问题得到解决,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药膳食疗是中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瑰宝,其结合了烹调及中医学,烹饪包括药材及食材,能够良好地展现营养价值和药效,充分展现系统作用。本研究中通过辨证施膳方法进行,以产妇体质证型为依据进行辨别诊断,针对少乳者,利用催乳调养茶及催乳汤方法实施调理:针对气血不足者,予以患者当归、黄芪、大枣、党参、龙眼肉、怀山药及白术,具有健脾养胃、养血益气作用;通草、女贞子及玉竹能够滋阴补肾,下乳,与此同时,结合益气补血药膳汤进行催乳。针对肝郁气滞者,予以百合、柴胡、合欢花及青皮,具有安神养心、疏肝解郁作用;通草、丝瓜络及王不留行具有下乳、通络及行气作用;川芎、北黄芪、当归具有活血、补血、益气功效;联合所有药物可以达到疏肝解郁效果。利用药膳汤进行调理,可以加快产妇乳汁泌乳速度[5]。除此之外,按摩乳房部分腧穴、肺俞、胃俞等穴位,可以实现化瘀活血、气血调和及疏通经络、加快乳汁分泌速度等作用。
通过穴位按摩及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根据初产妇需求,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及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从而为产妇提供更为优质及合理的服务。产妇维持良好的情绪,能够对机体功能更好的调节,促进乳汁分泌的增加。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前,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为其讲解母乳喂养有关内容、穴位按摩的优势和加快乳汁分泌的对策,有助于产妇主动进行母乳喂养,与此同时,结合穴位按摩,为产妇家属讲解自我调护内容,以便家属可以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将产妇母乳喂养中存在的疑虑消除,改善负面情绪,同时为产妇营造舒适干净、安静的修养环境,以便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增强母乳喂养自信心,促进母乳喂养率提高[6]。
总而言之,为初产妇提供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泌乳素及日均泌乳量,同时能够降低急性乳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