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勇,刘权忠,童萍萍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重庆 408400)
中耳胆脂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良性病变,是指产生角蛋白的鳞状上皮和角质碎片异常积聚在鼓室和(或)乳突形成的团块,伴或不伴有周围炎症反应,耳道长期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由于中耳胆脂瘤发病隐匿,容易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时机,所以准确诊断中耳胆脂瘤对于改善预后十分重要[1]。并且临床上中耳胆脂瘤患者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方式,手术前明确诊断胆脂瘤的位置及大小,了解周围组织的破坏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分级,有助于医生制定最佳的手术方式。颞骨高分辨率CT和耳部MRI均是临床常用的诊断中耳胆脂瘤的检查方法,可以较好的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2]。本研究分析了中耳胆脂瘤患者的CT、MRI表现以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疑似中耳胆脂瘤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查体、听力测试和耳内镜检查初步诊断为中耳胆脂瘤的患者;(2)年龄≥18岁;(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双耳发病患者;(2)合并精神系统障碍患者;(3)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物的患者;(4)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5)合并认知障碍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95±5.63)岁;发病部位:左耳23例,右耳27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伦理审稿号:YXYJ-2019第13号)。
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采用美国GE Revolution 256排高端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扫描以听眶线为基线,范围自外耳道底向上至岩骨上缘。选择骨算法行耳部重建,扫描参数:层厚0.80 mm,间隔0.40 mm,矩阵512×512,窗宽4 095 HU,窗位1 000 HU。扫描结束后将得到的原始图像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
耳部MRI检查:采用美国GE 1.5T Signa HDi MRI扫描仪进行检查,患者均进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DWI),常规平扫的扫描参数:冠状位视野为20 cm×20 cm,轴位视野为18 cm×18 cm,层厚为2 mm,层间距为0.5 mm。DWI的层厚3 mm,重复时间(TR)=3 000 ms,回波时间(TE)=90 ms,弥散敏感因子(b)=800 s/mm2。增强扫描的造影剂为钆特酸葡胺(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5 mL:5.654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53167),冠状位视野为20 cm×20 cm,轴位视野为18 cm×18 cm,层厚为2 mm,层间距为0.5 mm,增强后延迟30 min再扫描一次。
CT检查诊断标准:颞骨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和骨质破坏,包括:中耳构造骨组织损坏和硬化型乳突;盾板破坏;听小骨移位;有软组织充填的扩大的上鼓室;对周围结构压迫形成的边缘清晰的扩大骨腔隙。
MRI检查诊断标准:DWI呈明显高信号影;T1WI平扫结果呈现等低信号,T2WI表现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者周围强化、中央并未出现强化,延迟增强扫描结果未变。
CT和MRI检查的图像均由3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生进行诊断。诊断结果相同时,可确定结果,当诊断结果出现差异时,则进行讨论来确定结果。本研究的金标准是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评估CT和MRI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0.40表示一致性差,Kappa值在0.40~0.75之间表示中高度一致性,Kappa值>0.75表示高度一致性。
CT典型表现:鼓室与鼓窦人口内软组织块影,以团片状或团状为主,鼓膜内陷、鼓室盾板变钝、鼓室顶盖及听小骨骨质破坏。
MRI典型表现:DWI中耳病灶呈明显高信号,T1WI平扫结果呈现等低信号,T2WI表现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者周围强化、中央并未出现强化,延迟增强扫描结果未变。
50例疑似中耳胆脂瘤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中耳胆脂瘤患者共33例,其他中耳疾病17例。CT检查正确诊断中耳胆脂瘤患者24例,MRI检查正确诊断中耳胆脂瘤患者31例。见表1。
表1 CT、MRI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比较(例)
CT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中高度一致性,MRI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见表2。
表2 CT、MRI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中耳胆脂瘤虽是非真性肿瘤,但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它会侵袭周围组织,破坏耳结构和骨质,导致患者出现周围性面瘫、迷路炎、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4]。所以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了解病变情况,选择最合适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可以从多角度、多平面观察病变部位,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骨性结构,有助于医生了解听小骨链和中耳乳突骨质的破坏情况。耳部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帮助医生鉴别中耳胆脂瘤和肉芽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恶性肿瘤等疾病,对黏膜肥厚、积液的显示比较敏感。本研究分析了中耳胆脂瘤患者的CT、MRI表现以及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CT和MRI检查诊断结果的灵敏度分别为72.73%、93.94%,特异度分别为76.47%、88.24%,准确率分别为74.00%、92.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93.9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09%、88.24%,Kappa值分别为0.459、0.822。该研究结果表明耳部MRI检查诊断中耳胆脂瘤准确度优于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出现以上结果是由于在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中,主要是根据患者是否有骨质破坏来进行诊断,但既往中耳胆脂瘤手术会破坏中耳骨质,导致骨质缺损,并导致患者耳内存在纤维瘢痕组织、肉芽组织,同时中耳胆脂瘤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分泌物、纤维瘢痕组织、肉芽组织、恶性肿瘤等CT图像相似,均表现为中耳骨质边沿模糊,软组织呈现密度影,导致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诊断中耳胆脂瘤的特异度较低,本研究中有8名患者既往有中耳胆脂瘤手术史,其中3例造成CT检查结果假阴性,2例造成CT检查结果假阳性。而耳部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中耳胆脂瘤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分泌物、纤维瘢痕组织、肉芽组织、恶性肿瘤均呈现不同的信号和强化情况,可准确诊断中耳胆脂瘤,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但也有研究表明,当病变部位的直径小于5 mm时DWI不能发现病变[5],本研究中,有6名患者的病变部位较小,其中2名耳部MRI检查呈阴性,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所以患者在进行中耳胆脂瘤诊断时,可选择CT和MRI检查联合诊断。
综上所述,高分辨薄层CT及MRI检查作为慢性中耳炎疾病影像诊断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CT检查在显示骨质破坏方面表现良好,MRI检查的组织分辨率较高,两者结合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