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的医疗行为训练及展示

2021-08-03 06:09俞锦华张卫平谢春雨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训练员训练项目脱敏

王 聪 俞锦华 张卫平 谢春雨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201399)

黑猩猩(Pantroglodytes)属于灵长目(Primates),人科(Hominidae),黑猩猩属[1],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黑猩猩属于高级灵长类动物,拥有较高的智力,营群居性生活,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2]。黑猩猩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好奇心强,能够与人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目前黑猩猩分布范围在逐年下降,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下降,种群生存情况不乐观[3]。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提高圈养黑猩猩健康水平和福利水平势在必行。

为切实提高圈养黑猩猩的医疗健康水平和加强黑猩猩科普推广,针对黑猩猩开展了医疗行为训练[4]。开展动物医疗行为训练是积极顺应现代动物园由传统饲养模式向以动物福利为核心的行为管理模式转变,也是践行新时代动物保护理念的科学举措[5-6]。同时,借助黑猩猩医疗行为展示与科普讲解能够提高广大游客对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黑猩猩的认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训练对象

黑猩猩“丹迪”:雄性,26岁,于2018年1月转入上海野生动物园,具有一定的训练基础,性格较好,与人亲善,允许抚摸。

黑猩猩“真真”:雌性,17岁,长期在上海野生动物园饲养,无训练基础,对饲养员有一定的信任感,可对其进行抚摸、轻拍。

1.2 食物、器材与训练场地

食物:作为一级强化物,主要是黑猩猩非常喜爱但只在训练时才可得到食物,如提子、葡萄、桂圆等,也配有普通水果如苹果、香蕉以及乳制品等。训练期间的食物要尽量小块,避免个体自己把持、咀嚼时间过长引发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期望行为出现。

指令工具:哨子、目标棒。

医疗器具:配套采血器具、电子体温计、听诊器、B超机等(图1);辅助工具有采血架(图2)、简易喂料盒等。

训练场地:第1阶段,室内笼舍(3.0 m×1.7 m×2.0 m),预设医疗行为训练口(图2)。第2阶段,玻璃展厅(12.0 m×6.0 m×4.5 m)(图3),预设医疗行为训练窗口及1.5 m隔离围栏,为游客提供观赏位置,避免游客直接接触动物。

1.3 人员配置

由2名饲养员(训练员)和1名兽医组成。训练时,一名饲养员负责黑猩猩,另一饲养员为辅助人员,兽医提供医疗指导。在开始训练之前饲养人员已经与黑猩猩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并熟悉黑猩猩的习性、喜好、性格等。

1.4 训练方法

上海野生动物园于2019年4—9月开展黑猩猩的医疗训练,训练分为室内训练和展厅展示两阶段,主要训练内容为测额温、采血、听诊、B超检查、体表健康检查等。经过系统训练后,方便了日常检查和疾病的诊疗,也避免了动物应激、强制保定和麻醉。

根据兽医医疗行为训练中所需的要求,拟定整个训练方案及步骤。

1.4.1 建立桥接食物-哨声配对的连续强化机制

桥接食物-哨声配对机制旨在让受训黑猩猩完成目标动作后的时间得到哨音的反馈与肯定,并可即时获得其最喜欢的食物强化。该机制是所有训练项目的基础,也是训练员与受训黑猩猩重要的沟通方式。

第1步:训练员进入训练场地时,呼唤受训黑猩猩名字,若黑猩猩即时到达目标位置,则立即鸣哨并给予食物强化,食物强化必须在哨音之后即时出现;若黑猩猩未完成目标动作,训练员不给予强化。如黑猩猩状态不稳定,可视情况暂停当次训练。训练期间用语仅限呼唤黑猩猩名字和统一的口令,避免引起混乱。

第2步:目标棒训练,训练黑猩猩触碰目标棒即鸣哨并给予食物强化,使用目标棒引导受训黑猩猩小范围转移所需位置,在此过程中,黑猩猩作出正确反应时即鸣哨给予食物强化加以肯定,循序渐进地引导黑猩猩到达指定目标后立即鸣哨给予食物强化,并且给予更多黑猩猩个体所喜好的食物作为“大奖”来结束训练,建立一个愉快的结尾,此也是黑猩猩训练中重要的一环。

第3步:在食物强化之外,建立次级强化,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强化模式。训练员利用食物为媒介,在哨音肯定黑猩猩行为之后,触摸个体局部位置,加入食物强化,多次配对之后,建立次级强化物。训练员将根据此原理逐步依次进行摸头、触摸手指、触摸腹部训练,该步骤训练内容要依次增加,按照黑猩猩接受程度增加。

第4步:建立变化强化程序。黑猩猩在完成以上步骤的训练后,首先加入固定强化,也就是受训个体需要完成所指定的次数行为或指定时间后才可得到哨音肯定及食物强化,例如,个体需要接触目标棒3 s之后才有哨声与食物强化;某行为需要完成指定次数后才可获得哨音及食物强化,如听诊、采血等。从而逐步建立实时医疗检测所需要的各种行为。某类行为需要维持十几秒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某类行为需要完成3—5次,如B超等。通过有序的变化强化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训练的稳定性,令训练及实时操作更加流畅与成功。

以上配对训练每次时间控制在5 min内,尤其是最初几次时间尽量要短,与黑猩猩之间建立起正面形象,避免黑猩猩出现训练疲倦等不良行为。每当某次成功地完全目标行为训练后,要给予黑猩猩一个“大奖励”,可以是几倍于普通“奖品”。

通过以上的训练过程,训练员和受训黑猩猩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6],有助于医疗行为训练的进一步发展。

1.4.2 脱敏

借助前期建立的桥接食物-哨声配对机制,对受训黑猩猩进行训练医疗器具脱敏;从认识,触碰再到长时间保持接触,由轻及重,避免黑猩猩出现排斥行为甚至恐惧心理。特别是注射器针刺脱敏,初始由钝头牙签代替,针刺力度由轻及重,针头逐渐变尖锐,以能够接受的刺激上限为当次训练的标志。

展厅环境脱敏是所有脱敏内容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此环节决定着能否向民众展示所有训练内容,并完成科普讲解。当受训黑猩猩进入大空间的展厅环境后,可能会出现不听从指令、反应不及时、训练时间维持较短等不良现象,采用前期在室内笼舍建立食物-哨声配对机制的过程可以较好脱敏[7-8]。

1.5 训练目标

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室内笼舍训练和第2部分展厅展示。第1部分主要完成实质训练,第2部分主要完成医疗行为与科普讲解相结合的展示。为了让黑猩猩适应展厅医疗行为训练及科普展示,为其设定相应的训练目标,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黑猩猩医疗训练目标

2 训练结果及项目展示

2.1 训练结果

两个阶段各项目训练过程见表2,完成情况见表3。

表2 黑猩猩医疗行为训练过程

表3 黑猩猩训练完成情况

2.2 医疗行为展示

在完成全训练项目综合展示后,将训练项目向游客展示。将医疗行为展示分为黑猩猩知识科普和医疗行为展示两部分。在展示前,科普员提醒游客保持安静,满足医疗行为展示的环境要求。在展示过程中,根据训练员的医疗行为训练操作,科普员详细解说各训练项目,增加游客对黑猩猩医疗行为训练的了解。特别注意,黑猩猩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具有较高的自主表达性,训练员应当在进行医疗行为展示的同时密切关注情绪状态变化,积极引导,保证展示效果。

3 讨论与分析

3.1 训练环境

第1阶段训练地点为室内笼舍,尽可能创造独立环境,即训练室仅1只受训黑猩猩和1名训练人员,同时减少无关噪音,避免无关人员出入。若训练室或相邻兽舍存在其他黑猩猩,那么其他黑猩猩发出嚎叫时,易诱发受训黑猩猩的社交性回应,导致训练中止,此种行为在雄性黑猩猩“丹迪”的训练中尤为明显。

第2阶段训练地点为面向游客的展厅,在此阶段的训练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丹迪”在笼内训练较为顺利,配合度较好,但在展厅训练时,出现了排斥医疗窗口的行为,使训练在较长时间内没有进展;“真真”在笼内和展厅的训练较为顺畅,没有出现明显停滞期。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黑猩猩的先期生活环境有关。“丹迪”2018年1月转入上海野生动物园,转入后较少在带有医疗行为训练窗口的展厅活动,训练人员也基本没有通过医疗行为训练窗口与“丹迪”进行日常互动,同时,“丹迪”虽然年龄较大,但性格似顽皮孩子,较大的活动空间减少其束缚感使其有了释放天性机会。而“真真”长期生活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完全适应了展厅,通过医疗窗口互动的机会也比较丰富。这显示出黑猩猩对活动空间的脱敏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有别于器具脱敏,对黑猩猩开展医疗行为训练需要及早地进行场地空间脱敏和观赏游客脱敏。

3.2 项目训练顺序

在建立食物-哨声配对机制后,首先进行采血项目训练,该项目也是所有训练项目中难度最大、时间最长的。静脉穿刺项目是一套系统的单项目训练,涉及训练节点较多,包括位置转移、伸臂并握棒、修剪毛发、酒精棉球消毒、静脉穿刺和止血。因此,需要训练员与受训黑猩猩的高度配合,通过训练会较大程度地增进两者的信任,使其他项目训练更顺畅,时间更短。其次需要注意的是,B超检测项目中需要用到耦合剂,“真真”对具有黏性的耦合剂较为反感,有擦拭行为。可用鸣哨-食物奖励令其保持状态,奖励其喜欢的较大食物,转移注意力,避免食入耦合剂。

3.3 训练项目的巩固与强化

在各项目训练过程中和在完成所有训练项目后,应当及时对已经训练的内容进行巩固与强化[9]。结合上海野生动物园医疗科普展示的实际情况,巩固与强化的频率固定为2次/d,也可将一定量的日粮转化为训练结束时的大奖励。巩固与强化的训练要保证质量,训练指令与黑猩猩反应要准确,并愉快地结束当次训练,给予大奖励。

3.4 避免形成刻板行为

医疗行为训练包含多个项目,并且各项目需多次重复训练,这容易使受训黑猩猩产生刻板行为[9-10]。例如,在测额温项目训练时,受训黑猩猩看到训练员拿起电子体温计时,训练员未发出指令黑猩猩就把头靠近医疗窗口了;看到B超机时,直接双手抓紧医疗窗口,腹部贴近医疗窗口。当黑猩猩出现这些刻板行为时,训练员不能给予肯定信号和食物奖励,这会使黑猩猩变成训练的主导者,这是错误的。这时可以发出其他指令,扭转黑猩猩刻板行为,例如,把指令改为“握手”“站好”“脑瓜子”等与当次项目无关的指令。黑猩猩训练的全过程应当由训练员把握主导权,而不是听从受训黑猩猩指挥。

3.5 训练人员要求

训练人员应通悉所有训练项目,掌握各项目操作要领,避免无关行为,保持训练动作、情绪、语气的稳定性,做好充足的训练。黑猩猩属于高智商动物,能够感知到训练员的情绪。训练员随意的动作、轻浮的语气,易使受训黑猩猩出现不配合现象;训练员粗暴的动作、生硬的语气,易使黑猩猩出现畏惧行为,特别是大声发出语音指令时,应当是提醒受训黑猩猩听从指令,语气要缓和,不能生硬,过于严肃。

训练员在训练期间应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个人安全。黑猩猩属于猛兽动物,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与黑猩猩直接接触的训练项目必须2人参与,防止动物抓伤甚至拖拽。若出现噪声等不稳定环境、黑猩猩情绪狂躁等不稳定因素应暂停训练。

3.6 记录训练进程,合理评估训练完成度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严格记录每天训练计划的完成情况,确保真实客观。每完成一个训练环节应当及时完成训练评估,评估当前环节完成度,是否符合预期及制定修正要点。对训练环节进行评估有助于提高后续其他环节的医疗行为训练;详细的训练记录有助于后期其他动物个体的医疗行为训练。

致谢:本项目承蒙香港海洋公园吴乃江老师指导,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猜你喜欢
训练员训练项目脱敏
失职的警犬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失职的警犬
失职的警犬
快速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一起跳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
基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思想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