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管教学的基本技巧训练

2021-08-02 18:48赵歆
艺术评鉴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训练技巧教学

摘要:大管作为交响乐团中的重要一员,在乐团演奏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交響乐团里用途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受大管本身构造及演奏指法等因素的影响,大管学习和训练的难度较大,要想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大管演奏者,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帮助学生科学掌握大管演奏的各项基本技巧,是大管教学的首要前提。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大管教学过程中如何训练学生的音准、手指运指、呼吸以及口型等基本技巧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大管  教学  技巧  训练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1-0125-04

大管是由一种古老的双簧乐器演变而来的管乐器。在交响乐团中,大管属于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具有非常鲜明的音质特征,也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音乐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端化。为了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欣赏水平,国内外的交响乐团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大管作为交响乐中的重要成员,大管演奏者的演奏技能和音乐素养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因此,为乐团培养合格的大管演奏者,不断提升国内大管演奏的整体水平,便成为现阶段大管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大管的音乐特征

大管在很多经典的交响乐作品中,都能够得到广泛运用。大管具有音域宽泛、音响效果丰富多样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广大作曲家们的喜爱。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对大管也是非常钟爱,在其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当中,大管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大管的音域比较宽广,不同的音区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色特征。比如,在高音区,大管的音色特征具有鲜明的戏剧化表现力,其音色包含了忧伤、哀怨的情感色彩。通常情况下大管的高音区往往被应用于表达比较严肃的情感或情节,比较适合对丑角的刻画,所以在管弦乐队中大管经常被当作乐队中的“小丑”;对于大管的低音区,其音色表现力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低音区的大管音色比较低沉淳厚,既可以表现比较愁闷的思想情感,还可以表现乖巧灵活的音乐情绪。大管由于具有丰富多样、变化多端的音色特点,因此,在交响乐的演奏中具有较强的存在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由于大管的音区特征比较多变,适用于对各种不同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大管宽泛的音域效果和丰富的音色效果能够满足各类交响乐作品的表达需求,同时还可以很好的与其它乐器融合互补。大管因为拥有多元的演奏方式和音色表现,能大大的提升交响乐队的演奏效果,且具有极高的艺术创造性,可以将交响乐作品中的内在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大管乐器在交响乐团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演奏者演奏水平的重要性。而大管又是一种演奏难度较大的乐器,无论是在独奏还是在伴奏的过程中,都会面对比较难应付的乐段,对演奏者的要求较高。因此,为交响乐团培养出优秀的大管演奏者,注重基本技巧的训练,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大管演奏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成为一名大管演奏者的首要前提,要想在交响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无论是大管乐器本身,还是交响乐作品,对大管演奏者的专业素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大管演奏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有极为稳定的演奏技巧,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大管演奏的理想效果。

(二)音乐素养

大管演奏者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是评判一名演奏者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实际上,不管是大管演奏者,还是其他乐器的演奏者,对音乐素养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多元性较强的艺术门类,而交响乐作为音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演奏过程中的表现力,还是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都极为复杂,所涉及到的专业内容也非常宽泛,比如,节奏、曲调、旋律以及和声等等,如果其中的一个方面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就会影响整场演奏。大管属于西洋乐器,大管演奏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西方乐理、乐史知识,还需要有高度的音乐理解力和感悟力;既要了解大管乐器的由来、构造和特点,又要了解大管演奏的技巧训练方法和技术要点。因此,培养一名优秀的大管演奏者,任重而道远。

(三)创新意识

创新是任何一种职业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己。对于大管演奏者来说,创新这项基本素质也非常重要。大管演奏者既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演奏风格和演奏技巧,也要勇于对演奏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音乐演奏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大管演奏者也应该变换多种不同风格,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这就要求在大管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保证其在今后的演奏生涯当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演奏方法,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三、大管教学中的基本技巧训练

(一)口型训练

在大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型的基本技巧训练非常重要。口型可以说是初学者需要掌握的第一个基本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会忽视口型的重要性,认为口型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基本技巧。实际上,口型在大管演奏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是学习大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好大管的基础。解决好口型问题,才能更好的演奏乐曲,才能保证音色的完美,保证音准与音量的控制自如。大管演奏时正确的口型应该是“微笑式”嘴角,同时嘴角能够向两侧拉伸,下唇保持回收,保证上唇含住哨片的3/4,下唇含住哨片的2/3 。吹奏时应保持嘴型的状态不变,不需要利用鼓腮对音调的速度和强度进行调整。让口型像打哈欠一样,并保持这种姿势,反复对着镜子找感觉,训练的时候肌肉要尽量放松。大管吹奏过程中,要想保持良好的口型,需要唇、舌和面部肌肉多个部位的相互协作,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当然,对于学习者来说,大管的演奏口型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奏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大管口型训练时,应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口型,通过不断的训练提升面部肌肉的持久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对不同风格乐曲的演绎。

(二)手指训练

大管演奏需要演奏者的十个手指进行运指演奏,而且运指的技巧也相当复杂。掌握一系列的运指方法,才能全面提升大管演奏能力。由于人的手指长短不一,力度和灵活性也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手指的基本训练非常重要。

首先应该注重进行手指的独立性训练,让每个手指都能够独立灵活的运动,通过训练让每个手指都能满足不同的演奏需求。手指独立性训练要求提高各手指的支撑力,提升各手指的独立活动能力。在刚开始训练时,可以进行空键训练,在不吹奏的时候,熟悉手指在乐器上的位置,并依次进行手指的抬指训练。每个手指抬起和下压的动作都要独立进行,要避免连带别的手指。每个手指的起落动作都要干净利落,手指尽量做到高于正常演奏时的高度,对于一些抬指比较困难的手指,应该进行长期的、反复的训练。

其次要做好手指的灵活性训练,当每个手指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后,便可以进行灵活性训练。训练时要进一步强化手指抬指和落指动作,让手指能够快速下落和抬起,使手指更加敏捷快速,同时加强两个相邻手指之间的转换训练,让手指动作既灵活又连贯。从相邻两个音的连接开始,一点点扩展到与其它各音的连接。训练时可利用上波音与下波音两个音作为转换连接音,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三个音、四个音的反复训练,同时还要注意与气息的配合。将一拍四个十六分音符作为一组,进行“强弱弱强”的训练,要注意节奏重音,保持内心的律动, 一点点摸清“强”位置上的用力支点,这个支点就是以后演奏发力和放松的支撑点。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双手用力与放松的良性循环,从慢练开始,逐步加快速度,这一环节对进行手指灵活性训练非常有效。

初学者,还需要进行手指的均匀性训练,既要保证节奏的均匀性,又要保证音量与音色的均匀性。节奏均匀就是要保持拍子时值的平均和统一,要避免快慢不匀、长短不一。音量与音色的均匀性是指在演奏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快速的乐句,其音色、音调、力度要统一匀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容易出现“漏音”“冒音”的问题,对音色的均匀性会产生影响,这就是手指运动缺乏均匀性导致的。有些学生存在中指起落速度较快、准,而小指和无名指则较慢,且力度较弱的问题,要想改善这一问题,就应该注重对弱指加强训练,从基础训练开始,逐步提升弱指的运指能力,使弱指的动作既灵活又均匀。笔者认为,一些音阶、琶音教材对训练手指的均匀性具有较大帮助,长期坚持音阶和琶音训练,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手指控制能力,让學生的手指运用灵活、力度均匀。

(三)呼吸训练

大管属于吹管类乐器,在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技巧非常关键。吹管乐器演奏时,乐器是利用气息来发声的,气息能够让所演奏的音符更加饱满且具有生命力。可见大管的呼吸技巧在大管演奏中的重要性。目前大管演奏比较普遍的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及胸腹式呼吸这三种:

胸式呼吸所依靠的是演奏员的腹肌与膈肌力量,在吸气的过程中,胸廓的运动幅度较小,主要靠腹肌的扩张力量来打开腹腔。这种呼吸方式需要演奏者有良好的腹肌、膈肌控制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初学者,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训练所带来的肌肉过度疲劳,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当腹部肌肉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时,对腹式呼吸的控制就会比较成熟,这种呼吸方式对帮助学生掌握高音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胸式呼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主要是利用呼吸肌的收缩达到吐气、吸气效果。胸式呼吸的吸气速度较快,初学大管的学生很容易掌握,但是这种呼吸存在胸廓扩展不足、吸气浅、力度小的问题,所以仅适合演奏较长或者节奏较快,且没有时间进行完整呼吸的乐曲,在其它演奏中应用的机会较少。

胸腹式呼吸是一种由胸肌与腹肌共同协作来控制呼吸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结合了以上两种呼吸方式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气息运用要求。这种呼吸方式所产生的吸气量较大,对气息的控制能力也较好,还能够很好的控制气流和速度,能够帮助演奏者快速调整演奏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无论是演奏高音,还是中、低音,都能够很好的支撑。帮助学生训练好这种呼吸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演奏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音乐表现力。因此,这种呼吸方式适应范围较广,尤其适应于演奏一些大型的或者较慢的乐曲。

(四)音准训练

大管的演奏音准问题,不仅影响到大管演奏者的个人发挥,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乐团的演奏水准。由于大管属于低音乐器,既可以进行SOLO,又可以支撑和声。进行和声演奏时,大管通常扮演的是最低音角色,通常我们称其为“根音”,其音准是否扎实非常关键。在大管教学中,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音准:

首先可以在长音中训练音准,学生在练习长音时能够很快的掌握音准。训练过程中在谱台上放置一个校音器,在吹奏每一个音时,都让指针指向中央,直到收音,尽量减少指针波动。在吹长音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去听这个音,并将音准牢记于心,长期利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高概念;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音程来锻炼学生的音准,在往上或者往下吹一个音时,让学生根据音程关系来辨别音准,能够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控制音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听辨其它声部的旋律,让学生仔细聆听乐曲,然后根据自己所吹的音来判断自己的音准。

四、结语

大管教学中的基本技巧训练非常关键,全面了解大管乐器的音乐特征,对每一个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都认真训练,是做一名优秀大管演奏者的前提条件。因此,大管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基本技巧训练,找到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大管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大伟.大管演奏者的素质与修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7(17):51-56.

[2]王一晋.大管演奏中的口型与气息运用探析[J].音乐技术,2018(03):55.

[3]梁汉华.大管教学中的音色问题——大管音乐的总体特点[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2):92-94.

[4]史文博.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大管演奏员[J].北方音乐,2017(21):226-228.

[5]王春光.大管演奏员的综合素质[J].文艺生活,2015(12):116.

[6]赵歆.关于大管演奏的呼吸技巧分析[J].北方音乐,2016(03):76-77.

[7]曹矛.基本功在大管演奏中的重要性[J].普洱学院学报,2018(02):89-90.

[8]史文博.浅谈大管演奏员不容忽视的几个基础问题[J].北方音乐,2017(04):141.

猜你喜欢
训练技巧教学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问的技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