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信息技术 创设小学语文情境课堂

2021-08-02 09:49罗水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情境课堂创设信息技术

罗水莲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速,教师应具有创新教学意识,为学生构建多彩、生动课堂,培养其学科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借信息技术,构建情境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小学语文;情境课堂

一、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语文情境课堂意义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构建生动课堂,将其带入到特定情境中,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体验,使其在想象、体验、感知中接收信息,给他们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1]。其次,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思想、情感、体验。最后,巧借信息技术展开生动施教,将提升课堂授课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协调发展。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优化学习方式,升级施教理念,密切师生互动,营造多元情境,使信息技术成为激发学生情感、提升其认知、促进他们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使其适应新的授课方式。

二、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语文情境课堂策略

(一)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为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好感,教师应加强对新型教学方式的运用[2]。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巧借信息技术,构建生动课堂,触发学生的多感官体验,使其具有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在《桂林山水》施教中,我便先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短视频导入教学,并提出:“同学们,大家对刚才的歌曲熟悉吗?知道是哪首歌吗?学生们齐答“《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师可继续介绍道:“很好!这首歌是广西壮族的山歌,而视频中的景色呢,便是我国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今天,老师要作为‘导游,带领代价一起感受那里的迷人风光,看看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别之处。”随后,在美轮美奂的风景呈现、情境创设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深入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他们对祖国秀美风光的热爱之情。当学生们初读后,我便提出:“为何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学生踊跃发言。随后,在情境课堂中,使学生展开精读,边观赏漓江水,感受漓江的“清、净、绿”,边展开学习思考,让学生领会桂林山水的奇异之美。最后,我带领学生一同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课下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使其化身为“小导游”为他人介绍桂林景色、山水奇观。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开拓小学生的视野,使其具有身临其境之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合理导入新课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设置成问题,把学生带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好奇中产生疑问,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探究和思考,并且积极主动地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3]。如此,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为他们的高段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學《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我先播放微课件,将学生的思绪带回百年前的中国,进行情境构建。再围绕着文本,提出了以下问题:(1)少年周恩来在什么地方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2)为什么中国人在租界中受洋人的欺凌却没有人为其主持公道?(3)中国妇人的亲人被洋人汽车轧死,洋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其他的围观中国人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在情境创设、自主学习中,寻找问题答案。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深入文本、展开分析、独立思考,以实现递进式学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认识历史、获取语文知识,明白为何少年周恩来会立下这样的宏伟志向。在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具有自立自强的品格,培养其语文素养。

(三)通过情境教学,丰富情感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较短。因此,在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寻找不同的、创新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教学情境,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可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吸引力关注力,并帮助其快速融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以便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夏天里的成长》教学中,可为学生播放轻音乐《夏天的秘密》,并使其闭上眼睛,听大自然的声音,阵阵蝉鸣、风拂过草丛的沙沙声、夏雨滴落之声……使学生联系记忆中的夏天,天气炎热,草木丛生,一切都充满勃勃生机。在音频播放中,营造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透过本文对夏的描写,探究夏天里成长的奥秘,对夏天产生更为独特、深刻的认识。在情境课堂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当中的主体。进而,使小学生明白只有爱惜时光、奋力生长,才能在来日长成“参天大树”的人生道理。

(四)营造生活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是第二课堂,促进生活化教学,有助于使小学生具有学科认识,并且更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有效地获取知识。同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打破教学限制,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翻转课堂,促进学生在课下预习中,透过视频动画感受事物观察顺序,调动他们观察现实生活的兴趣,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事物的好习惯。接着,可使其走近大自然,亲近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描写顺序,将自身的所见所闻、内心所感有条理、具逻辑的记录下来,使学生掌握观察日记写作方法,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应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不仅是一种有助于学生深入感知文本的有效教学方式,更将在多元情境创设中,使学生自主获取与积累知识,让他们形成探究学习意识,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郭婷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9.

[2]刘爱玲.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8):25.

[3]梁新浩.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以S小学五年级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20(6).

猜你喜欢
情境课堂创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课堂的路径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
角色扮演在初中音乐情境课堂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