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梅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鉴于此,本文基于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中,通过自己实践教学经验和感悟上,谈论自己的教学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教学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目标;趣味教学;情境问题
从新课标改革的实施以来,小学数学的课堂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高效与减负是最近几年来呼声较多的内容,所以教学课堂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思考。通过不懈的努力,小学数学教学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其结果也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所以推进素质教育注重课堂的有趣性和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从而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此,本文将基于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为题,通过设计课堂目标、设计趣味教学、设计情境问题的三个方面研究,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参考性教学价值。
一、设计课堂目标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目标的设计,过于主观化,凭借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节奏设计不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但是这样的目标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教师判断失误,很容易造成过高、过低的目标出现,过高的目标,将会为学生带来学习压力,过低的目标,将会浪费课堂有限课时,最终还是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化,无法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建立人本教学观,根据学生学习实際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如:掌握不同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学生学习的喜好、知道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助力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还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和把握,能够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加工,以此实现符合教材编者的教育述求,也符合学生学习的具体学习情况,两者结合下,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从而助力教师提出服务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设计《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上,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学习难点: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这样详实化、科学化、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上,将会为教之有效、学之高效的课堂实现做到根本性保证。
二、设计趣味教学
小学生天生好动不好静,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着随机性学习表现,对课外事物特别感兴趣,容易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这为教师的组织教学带了一个障碍,也为小学数学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提出了挑战。为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参与兴趣,设计趣味化教学过程,以趣味化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持久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的再认识》一课上,其目的促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特征,能够判断轴对称图形,且能够熟练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经验上,收集学生相关的生活物体,其中有的物体有着对称现象,有的没有。然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比一比活动,看一看谁能够找到含有对称图形的多。这个过程中将会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好胜心,进而在导入新课程中结合图文并茂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会有了更强的学习动力去完善自己的不足,以此再下一次课程中获得更好地比赛名次,从而也将助力教师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情境问题
问题是小学数学课堂组织教学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也是的重要方式之一,当教师提出有效问题,促进学生都能够积极踊跃的回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还能够助力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学习对数学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提出更加有效的教学问题,实现科学化、正确化的引导,但是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学习具有随机性,单一化提出教学问题,无法真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回答,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设计情境化问题,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回答主动性,这样将会大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促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学《图形中的规律》一课上,是数学好玩章节的知识点,其教学目的:在生活和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有规律的事物,以及事物变化趋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方法,更多的是要通过探索、归纳、猜想、解释、验证得到结果。为此,教师应该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设计情境活动,以“摆三角形”和“点阵中的规律”两个探索活动为基础,促使教师引导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从呈现一个生动的情景中,促使学生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设计问题按照由浅到深的方式,以此促使学生知识得到进一步,也推动学生在教师问题的驱动中,提高自己观察、推理和想象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以同组异质、分组同质的方式,展开合作学习,这样不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还能够产生小组之间具有良性竞争氛围,从而更好地助力教师教学引导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为题,通过设计课堂目标、设计趣味教学、设计情境问题的三个方面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能够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反馈上,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教学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史海浪.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分析[J].情感读本,2018(36):31.
[2]徐春艳.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J].吉林教育,2018(36):90.
[3]王玮玮.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