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视角下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研究

2021-08-02 06:21毛路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城市社区公共空间

毛路

摘 要:由于我国城市人口负担过重,所以一旦发生公共性安全事故或者严重的自然灾害,现有的交通网络将无法负荷城市人口的迅速转移。因此在灾害来临时,作为城市中少有的能够同时容纳大量人员的空间,城市社区将会临危受命,承担大部分城市防灾减灾的任务。基于此,文章叙述了韧性社区的发展和城市灾害的特点,讨论并分析了防灾减灾工作中城市社区面临的挑战和城市社区防灾减灾的方法,期望能够为我国韧性社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社区;韧性社区;公共空间;防灾减灾

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基本空间组织单元,社区公共空间日常承担社区居民的交往与活动,同时突发性灾害来临时将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主战场。随着近年来媒体对国内外城市灾害事件的报道,公众对于城市的防灾减灾功能建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管理者在相关工作中也付出了大量精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韧性社区因为能够有效抵抗、吸收和适应灾害风险并维持基本功能,以及灾害过后能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

一、韧性社区的起源与发展

韧性理论由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引入系统生态学领域,并在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到目前为止,国外学者对于韧性社区的评估标准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制度与工程方面。2020年,各种自然灾害给全世界带来的经济损失总额高达2100亿美元,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这些不断发生的突发性灾害而面临重重阻碍,所以各国政府与学者纷纷将社区系统的自组织与适应能力的提升作为未来研究工作中的重点与核心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韧性社区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学者对我国的地级市根据韧性基线模型进行了经济、社会、环境、社区、基础设施与组织等方面的韧性程度的研究与评估工作,并在评估了我国288个地级市的灾害应对韧性后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2016年,学术界基于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及其在社会发展与经济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开始倡导韧性城市系统的构建,其目的在于:当灾害来临时,空间环境的功能可以维持正常运行并在灾后得到迅速恢复。另外,防灾减灾的理念应当渗透韧性环境空间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在统筹规划空间布局的过程中,空间的规划、建设、维护、灾后修复应当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各有关部门切不可各自为政,以便实现韧性城市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二、城市灾害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一)叠加效应

火灾、爆炸、涝灾和人为因素诱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市区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种类。由于城市社区具有规模大、高集结、高密度的布局特点,且电力设备较为集中,所以社区在灾难发生时极易被引发的连锁反应迅速吞噬。同时如果社区周边的道路通行能力不足导致救援不及时,那么次生灾害的泛滥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在历史上,地震通常与泥石流、涝灾和瘟疫等次生灾害相伴而生,海啸通常会带来飓风和涝灾,可见灾害具有叠加效应。因此,防灾减灾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各类灾害间的相互影响,不得顾此失彼,导致损失扩大。

(二)突发性

由于灾害的突发性,人们在灾害来临的瞬间往往来不及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比如2019年7月23日,贵州六盘水发生的特大山体滑坡瞬间掩埋了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的21幢房屋,截至当天23时30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死亡43人,失踪9人,受灾人口近1600人。大地震能够以几千米/秒的速度撕裂几十米到上千米厚的地面。而且地质灾害往往是多向度的,在发生的瞬间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因此,相应的灾害防范措施应当在灾害发生前完成布置,否则一旦灾害来临,最佳的防灾减灾时机就错过了。

(三)造成的损失严重

由于各灾种不断衍生产生的叠加效应以及灾害的突发性,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往往是惨重的,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和灾区人民的身心健康。人们在社区和家庭生活中会度过大约一半的人生,而社区始终处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第一线,所以社区防线一旦被灾害攻破,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无法挽回的。

三、防灾减灾工作中城市社区面临的挑战

(一)人口负荷过重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使大量乡镇人口涌入城市定居生活,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人口密度持续增长,社区建设开始向高密度、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导致社区人口负荷过重,生态过载,诸多环境问题迅速凸显出来,城市社区的灾害防治建设也陷入困境。同时大部分城市社区存在着公共空间和绿化面积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私家车占用社区道路现象日益严重,而且一旦发生灾害,高层住宅建筑的供水、供电、供气、电梯等生活设施系统必然会遭受严重的破坏,这可能会导致整个高层住宅建筑陷入瘫痪。然而尽管高密度、立体化的社区空间布局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利于灾害的防治,但由于城市迅速膨胀的人口数量,这种建设模式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时随着近年来一系列土地节约政策的实施,这种现状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基于此,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不足和防灾减灾建设之间的矛盾必须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交通存在隐患

城市社区的周边交通既要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出行,也要在灾害发生时承担起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等重要使命。然而虽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于社区内道路的宽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一些老旧的社区道路宽度不足,再加上社区内道路由于各种原因被占用,所以一旦灾害发生,社区道路必然会出现阻塞现象。届时社区内的人出不去,社区外的救援车辆、设备和物资进不来,可以预见次生灾害的发生几乎无可避免,灾害在叠加效应之下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将会成倍增加。

(三)安全疏散困难

我国部分城市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尚不成熟,缺乏保障机制、服务机制和教育机制,且部分社区居民缺乏基本的自救、互救能力,一旦發生灾害,只能寄希望于政府部门的救援行动。另外,老年人行动不便且反应迟缓,儿童自制力差且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所以灾害来临时如何组织人员疏散也是一个难题。此外,我国用于避震疏散的场所通常是为周边2千米到3千米范围内的居民提供避难服务,距离较远的居民需要步行一小时才能抵达,这对于老弱病残孕与灾害中负伤人员来说到达的难度过高,导致了应急疏散管理难度的增加。

四、城市社区防灾减灾的方法

(一)构建绿色空间系统

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建设中应当重视构建绿色空间系统的重要性。在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基础上构建绿色空间系统能够缓解城市社区空间密度过高与生态建设用地不足之间的矛盾,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能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防灾减灾功能进行强化。另外对于火灾、涝灾等各类城市社区常见灾害,绿色空间系统形成的生态界面能起到有效的预防和缓和作用。

(二)整合改造社区道路

韧性社区的建设需要以社区道路的整合与完善为基础,使其在满足居民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时还应当能够满足防灾减灾建设的实际需求。韧性社区建设要求社区主干道的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且至少有一個出入口不得有被两侧建筑倒塌覆盖的风险,这是为了灾害发生时能够紧急疏散居民和开展救援行动。同时设在主要道路上的出入口应当联通城市主干道,并在出入口前设置适当的开敞空间。此外,韧性社区的规划工作应当依据易受灾害的种类特点来进行,社区防灾安全通道的规划也必须简洁明确。安全通道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当依据社区最大实际人流量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要将各个住宅单元出口到社区主要出入口的疏散路程连接起来。另外,一些连通性和可达性差的社区道路应当进行整合改造,打通T字路,避免出现模糊空间。同时要将各层级社区道路通过网状布局相互贯通,改造不符合防灾安全通行要求的路网,并通过醒目的标志增强通道转弯、坡道等地段空间方向的识别性,以提高安全通道的应急能力和综合抗灾能力。

(三)防灾避难救援管理机制实现社区全覆盖

抗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要求避难管理应当以社区为单位,韧性社区的建设应当将防灾避难救援管理机制对所有城市社区的全面覆盖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与空间载体、制度建设、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构建一个综合系统,从而提高城市社区的防灾能力。同时城市防灾避难体系应当将社区中的小学纳入其中,并以小学为载体建立各级防灾避难系统,从而改善城市避难空间不足的现状。小学与社区之间的距离通常在400米到500米内,有利于防灾避难场所服务半径的合理划分,有效解决了老弱病残孕及伤员的应急疏散问题。

五、结语

本文对城市社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对我国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指导意义。同时我国的韧性社区建设应当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紧密贴合,并对社区人口负荷过重、公共空间及绿化面积严重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找到适宜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宝静,奚文沁,吴秋晴,等.塑造韧性社区共同体:生活圈的规划思考与策略[J].上海城市规划,2020(2):14-19.

[2]陈阳.加拿大2030年应急管理战略及对我国韧性社区建设的启示[J].中国煤炭,2020(2):106-111.

[3]王世福,黎子铭.强化应急治理能力的韧性社区营造策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启示[J].规划师,2020(6):112-115.

[4]马烨.重大危机应对审视与韧性社区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20(20):83-84.

[5]孙德峰,苏经宇.国内外韧性社区建设研究[J].城市住宅,2020(5):95-97.

[6]林耕,王楒淇,王滢.天津市老旧社区韧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20(3):161-168.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城市社区公共空间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