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伟
摘 要: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建筑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通常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乡村振兴趋势下,部分相关的保护传承决策和村民现代生活需要有差异,导致空间活力降低。文章围绕河北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现状,分析了其中的公共空间与空间活力,并简单概述了村寨建筑文化特征,进一步探讨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方向,涉及保护方式、传承主体、整体改造及差异化分类等。
关键词:河北省;少数民族;村寨建筑;文化传承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北省民族领域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定位与作用发挥研究”(202013)、2020年度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海南黎族传统建筑形态基于海南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设计研究”(hsyx2020-39)研究成果。
我国为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逐渐产生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建筑文化。而特色村寨正是经历上千年的文明建设积累下来的文化精髓,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历史文化基因,同时通过建筑物的范式,记录并呈现出各民族的历史岁月,体现出不同时期各民族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形势。近些年,国内城市建设与现代化推进中,原有的民族文化遭到破坏。同时部分村寨全面拆建与改造,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民族特色风貌。
一、河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现状
(一)公共空间
河北省内有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整体环境与文化氛围均饱含民族特色。单就冀北区域而言,设有十余个特色村寨,并分散在高原及山地地区,在空间分配以及习俗等维度,展现出汉族为主的村寨文化与经济建设情况。在此类村寨周边,自然条件较优,村民在人力建设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偏低,但因为受到满族、蒙古族观念的影响,强调休闲娱乐与“逐水而居”等理念,在河流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同时基于乡村振兴建设,总体的交通设置较优,但在旅游业逐渐推进的过程中,停车区域面积不足。另外,当地村民在思想层面上保持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比如在公共的文化空间中,村寨标志是其中需求度相对偏高的形式。也就是说,村民对和自身生活有关联的空间的诉求程度,会超过具有展示功能的空间。目前特色村寨基于民族文化传承,推进旅游业发展,其间大部分村民注重文化空间和商业空间的有效融合,兼顾功能与形式。相信通过深化此种融合,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活力。
(二)空间活力
对于空间活力的分析,需构建评价体系,实现量化评估。可将公共空间分成四个部分,即商业、文化、生态和交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空间的活力已然是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并随着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的高速发展,可达性是优化商业空间的主要考量方向,其次便是空间的功能综合程度。文化空间是围绕少数民族生活发展形成的。其中村寨建筑和民俗项目相对重要,而生态方面的关注度偏低。以公共空间的类型来看,商业空间的活力和可达性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功能次之;而民族特色元素相较于商店设施,在农家乐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对商业空间干扰性不强。文化空间的活力是受民族特色影响最大的,其中广场活力会受各类因素干扰。交通和生态在功能需求上比较单一,前者与可达性对应,强调安全与空间范围,后者则对应环境因素,且二者在空间层次方面的需求度均较弱[1]。
二、河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特征
建筑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方面——从地域划分角度来看,河北省与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比邻,位于民族文化交汇点,在历经百年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另外,村寨建筑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首先,民族特色方面。冀北和冀东主要分布满族和蒙古族,所以满族的云纹以及日月纹等得以大范围运用,在服装和建筑窗棂中都能看到,且该民族建筑基本是红黄两种颜色。而蒙古族拥有多种动物、植物的图腾和纹饰符号,无处不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敬,建筑方面多是蓝白两色,和草原景色相呼应。而在冀中南,回族村寨相对更多。该少数民族有特殊的宗教信仰,服饰多是白色,象征干净纯洁,建筑特色则以清真寺风格为主,色彩上包括绿、蓝、金三种颜色,一般住宿建筑设置红色。其次,建筑形式方面。冀北和冀东的满族、蒙古族居民相对偏多,满族源于渔猎民族,传统建筑是四合院,以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而蒙古族位于冀北,属于游牧民族,建筑是可迁移的,蒙古包蕴藏着天圆地方以及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冀中南的回族建筑,呈现出显著的宗教特色,按照中轴线排列。
三、基于乡村振兴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
保护及传承方向
(一)创新保护传承方式
首先,对现有并保存较好的特色建筑落实保护举措。同时确保建筑风格和周边生态有机融合,并对独特的建造技术加以挖掘,尽量恢复历史原状。部分村寨中的某栋建筑或建筑群都具备历史文化意义,对此的保护传承方式应偏向文物处理,实行修缮稳定,规避火灾隐患等。其次,改建和村寨总体风格不适宜的新建筑体。受到乡村振兴的带动,村寨的旅游业得以发展,导致新的建筑结构及物料出现在村寨内。其中部分资金不足的村民,一般会选择建设比较简单的建筑用于居住,掺杂在传统建筑群内。此类建筑忽略了特色村寨原本的风貌环境,打破了总体的协调感。最后,推进建筑更新期间,新建项目需符合民族文化,当然考虑到现代生活习惯,可在建筑的外体上应用传统特色元素,内部则进行现代式的装修。而为保障建筑质量,也要引用现代建筑物料完成主体架构[2]。
(二)正视极端蜕变形态
极端蜕变的形态主要有再衰败和异化两类,前者是指通过外部资本支持,出现短期繁荣景象,而后逐渐回归到原本状态。该种情况在国内乡村地区较为常见,尤其体现在整体发展偏弱的少数民族村落。而引发再衰败现象的因素有市场方面、村寨本身发展动力有限、保护传承不受重视等,仅强调对表层的整改,不具备长效动力。后者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极为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民族特色等方面保存完好,经过整体治理后,成为特色旅游村寨,可以说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但该类村寨注重旅游体验感,将现代人们的旅游需要和经济收益定为建设的首要考虑因素,未能和村寨原有文化相互协调,具有明显的商业化特征。由此引发的不良变化体现为多种新元素进入,和特色村寨的景观不匹配。对此,需正视上述现象,把握当代村寨建筑方面的文化保护及传承。
(三)明确保护传承主体
基于乡村振兴,实行保护传承的主体包括两类:其一是本地原住民。可鼓励本地的人才返乡建设,并将先进经验融入保护传承建设中,以提高对产业建设及文化保护等发展方向的选择适宜性。普通村民是村寨的主人,更是特色文化的继承者,其既运用村寨的基础设施,又了解本地生态条件和民间工艺等,对保护与传承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二是由外部迁移的新住民。如今城乡沟通频繁,大量的城市居民下乡工作或生活,并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中。此类住民通常带来资金与信息,把外来元素和本地文化相互融合,继而成为传承主体。该类主体根据自身对于村寨的体会及需要,为保护建设提供新的观念。目前,在乡村振兴中,出现越俎代庖的情况,无法根据村寨内的居民需求进行总体规划建设,采用城市发展理念实施乡村建设,此种问题需要及时纠正[3]。
(四)推进村寨整体改造
从文化生态角度而言,要将保护与传承的村寨看作整体,强调统筹生态特点,换言之,需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的改造。其一,保障村寨原有特征的统一性。少数民族的村寨,其文化意义不仅彰显于建筑实体和有关附属元素表面,还蕴藏在宗教观念、生活习惯、风俗特色等中,二者应放在相同的生态圈中。因此,保护传承建筑文化,需兼顾对古建筑的修缮和思想层面、行为方式等。其二,保障村寨整体性。建筑是文化的关键构成要素,能营造出特色文化氛围。可选择建设展览馆及博物馆等,确保保护行为的整体性,但切忌直接将城市模式照搬应用,因为会弱化本地人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旅游开发中,降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度,维护民族生态条件的整体化。其三,保留村寨建筑原真性。原有村寨空间已经构成稳定的生态体系,各维度相互作用。在少数民族的村寨建筑文化中,原真性体现在文化涵养的真实与自然中。
(五)挖掘文化的差异性
一方面,根据文化同源类似及互补,完成总体分类,构建区域性的协作联盟,继而形成村寨群。从地域布局的角度来看,村寨存在明显的集聚特点,各类资源及产品等也都有关联,所以通过建设同质旅游集群,能发挥出连片效应。同时在集群中,找出各村寨的差异性,共同打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把现有村寨根据实际保留情况加以分类,并结合本地人的现实需要,制定发展方向。简单来说,部分村寨偏向于原生态,自然条件较佳,建筑基本是传统结构;而部分村寨的改造程度较深,原本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传统民俗项目衰落。因此,要基于现状差异,寻求发展路径,解决文化传承和现代化生活需要之间的冲突。
(六)提高风貌的协调性
目前在特色村寨建设中,传统建筑及文化保护和本地人改变现有落后条件之间存有冲突,为此需注重整体的协调性。首先,明确分类保护原则,可细化分成:原样保护,传统民居与名人故居作为文物处理;原样新建,仿造历史样式及材料等,建造民居,实行局部改造;创新建筑,新架构及工艺等搭配传统的民族元素。其次,明确限制新建的构筑物规模及装饰等,提炼出村寨原本的文化元素,保障传承效果。为此发掘出村寨的民族文化与建筑特色,采用现代设计方式,构建出与之协调的群落风格。最后,保护传统构筑物,将历史记忆保存下来,并促使新建实体和村寨风光相协调,融入民族文化,继承村寨风貌格局[4]。
总之,少数民族区域始终是我国发展建设的焦点,维护并创建兼顾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村寨,推动乡村振兴,是少数民族区域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而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中,需平衡建筑文化的保護传承和经济发展,注重回归本源,打造出长效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雷丽川,饶敏琪,吴昕.安哈彝寨传统建筑文化在民居改造中的延续与发展[J].居舍,2019(8):6-7.
[2]忻益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公共空间活力营建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8.
[3]彭晓烈,高鑫.乡村振兴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60-64.
[4]王鑫.传统民族村寨文化与建筑的保护研究初探: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1):228-229.
作者单位:
河北美术学院、海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