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卓娜
(河南省胸科医院 呼吸二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属于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类型,其发病原因与长期接受有害气体及颗粒有关,从而引发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 以气流持续阻塞为主要特征)[1]。本病进入急性加重期多伴有感染症状,导致痰液分泌量过多,气道内部聚集大量痰液而无法有效排出,可能会加重患者肺部感染症状,进一步引发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情况,严重可能造成患者死亡[2]。故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必要。高流量氧疗可促使患者呼气末肺容积增加、有助于氧合改善,并对呼吸衰竭引起的高碳酸血症予以纠正[3]。本研究对河南省胸科医院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有创机械通气—高流量氧疗序贯疗法,深入探讨其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0例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常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5 ~84 岁,均值(74.56±6.15) 岁;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6 ~83 岁,均值(74.59±6.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4]:均符合COPD 临床诊断标准且经检查证实;患者均属于Ⅱ~Ⅲ度呼吸衰竭;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存在无创呼吸机或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禁忌证者;治疗配合度较差者。
常规组:患者气管插管拔除后,立即应用全自动双水平呼吸机( 型号:DV55,美国德百世) 采取有创—无创序贯疗法,选择同步/ 定时模式,依据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合理设置仪器各项参数:呼气压2 ~10 cmH2O,吸气压12 ~22 cmH2O,吸氧浓度30% ~50%,呼吸频次14 ~20 次/ 分,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0% 以上。若患者在脱离无创情况下呼吸频率(RR) 增快( 超过25次/min) 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则持续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直至患者病情转归,再逐渐降低压力支持条件,最终撤机。
研究组:患者气管插管拔除后,立即经鼻予以高流量氧气吸入开展有创—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采用相关设备高流量湿化治疗仪( 型号:Airvo 2,新西兰费雪派克),调节初始温度为37℃,流量:60 L/min,吸入氧浓度(FiO2) 为100%,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处于90% 以上;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对吸入氧流量进行下调,直至撤机。
(1) 运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 评分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评价,得分越低预后情况越佳;运用呼吸舒适度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呼吸的舒适程度,分值越大舒适程度越高[5]。(2)呼吸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 及氧合指数(PaO2/FiO2)。(3) 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统计两组患者ICU 治疗时长、观察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48 h 再插管率。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 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x±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及呼吸舒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APACHE Ⅱ及呼吸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情改善程度及呼吸舒适度评分比较(N=45,± s )单位:分
表1 两组病情改善程度及呼吸舒适度评分比较(N=45,± s )单位:分
组别 APACHE Ⅱ评分 呼吸舒适度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29.35±3.46 18.72±2.43 1.64±0.38 1.91±0.34研究组 29.28±3.51 11.26±2.07 1.69±0.36 3.82±0.97 t 0.095 15.677 0.641 12.465 P>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呼吸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O2、PCO2及PaO2/FiO2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指标比较(N=45,± s )单位:mmHg
表2 两组呼吸指标比较(N=45,± s )单位:mmHg
组别 PaO2 PaCO2 PaO2/Fi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53.65±4.82 59.17±4.26 63.95±4.57 57.28±3.19 194.79±8.57 242.57±9.48研究组 53.62±4.71 62.73±3.51 64.01±4.56 50.47±4.32 194.86±8.43 258.79±9.65 t 0.030 4.326 0.062 8.507 0.039 8.04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两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AP、HR 以及ICU 治疗时长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情况比较(N=45,± s )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情况比较(N=45,± s )
组别 MAP/mmHg HR/(次/min) ICU 治疗时长/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95.88±4.19 99.54±4.67 104.19±9.31 94.03±6.78 7.94±1.15研究组 95.97±4.16 90.26±1.82 103.85±9.26 83.69±5.83 7.01±1.09 t 0.102 12.420 0.174 7.757 3.937 P>0.05 <0.05 >0.05 <0.05 <0.05
研究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0%(0/45)及48 h 再插管率为2.22%(1/45), 均低于常规组11.11%(5/45)、13.33%(6/45),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χ2=5.294、3.873,P<0.05)。
COPD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及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6]。本病若合理治疗呼吸衰竭症状,需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并开展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注意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但临床应用后发现,有创机械通气若长时间应用,不仅会加剧患者原有的感染症状,还可能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 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导致病情绵延难愈、撤机困难,增加临床病死率[7]。故有学者提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这一技术应用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面罩漏气、面部压力性损伤及痰液淤积等情况[8]。
近年来,陈栋玉[9]等学者又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有创—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方案,这一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并维持氧合指数,且可预防面部压力下损伤。痰液引流不畅是造成COPD 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呼吸舒适度评分、压力性损伤发生率、48 h 再插管率、呼吸各项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有创—高流量氧疗序贯疗法中,氧气湿化装置能够持续输出具有高流速的空氧混合气体,可对口鼻咽等解剖无效腔残留的呼出气采取不间断式冲刷,能够避免二氧化碳重复吸入,从而促使PaCO2水平降低。同时,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所输出的气体温度与人体温度一致,为37℃,相对湿度为100%,更符合生理状态,可有效避免无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患者气道热量及水分丢失情况,从而对黏液纤毛转运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予以保存,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痰液淤积。此外,有创—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方案中具有恒定吸氧浓度,且能够依据患者实际需求在21% ~100% 间合理调节,从而为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提供稳定且浓度较高的氧气,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呼吸末正压,有助于患者氧合指数的改善。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序贯治疗后,其PaO2/FiO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进一步证实应用于COPD 所致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有创-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提高其呼吸舒适度评分,还可促使患者呼吸指标改善,有助于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有效预防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