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兴光 王晓光 张晶晶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深化,高校对民族地区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比不断提高,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质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在高校教育中得到全面的落实,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与途径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当前全国各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充分阐释了党中央对民族团结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近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深化,高校对民族地区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比不断增加,因此做好民族学生工作,特别是民族团结工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党员,是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发挥着示范引领带头的作用,所以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工作,对民族团结工作和高校民族学生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在妇女和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工作,继续做好在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强调:“注重发展边疆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党员,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给予倾斜政策。制定年度发展工作计划,在上级党组织规定的年度发展计划控制数内发展党员。”充分说明了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与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高校做好发展、培养、管理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一、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是全面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之意
1.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要求。高校作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工作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如何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站位高、综合素质高的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为党组织提供优秀的后备干部团队,为民族地区培养符合地区实际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各民族和民族地区提供繁荣发展的人才队伍,把少数民族学生中优秀分子培养成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的高端人才,让更多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带领民族地区更好的发展,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各民族、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2.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学生是本民族地区或者民族群众中的优秀代表,在本民族群众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如果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够成为民族地区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的最有力的宣传员,促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普及,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地区安全稳定工作。
3.是促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得到了政治理论、科学技术知识、工作能力等全方位的提升,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上均高于其他大学生,这使得他们在毕业之后,成为了民族地区的后备干部的主要力量,并逐渐成长为民族地区的主要领导干部,不断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物质文明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和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助推民族地区经济事业发展。
4.是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保障的重要措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园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功能,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先锋模范、示范引领作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同时,将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发展成为党员,带动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自我要求,不断提升自己,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的有效性,维护校园内部的团结稳定。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仍然面临组织与形式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
1.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党问题上的认识存在不足。一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和贫困地区,当地教育资源较少,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导致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不高,对于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学习不足;二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普遍具有宗教信仰,这也对少数民族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很多民族风俗习惯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多,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的不同,导致其入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三是近年来高校校园成为宗教渗透的突出领域,境外敌对势力把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思想渗透的重点对象,境外的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等不良思想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入党意愿受到影响。
2.发展工作体系不健全。一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与汉族大学生党员发展是在一起开展,但少数民族学生因基础教育较差、入学成绩较低、语言障碍、民族习惯等问题,在学习成绩、人际交往、活动参与方面很难与汉族学生相比;二是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较为分散,分布在不同的院系和专业,每个基层党组织覆盖的群体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少,很难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三是很多高校中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部门,无法对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实行统筹的管理。
3.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大多数高校教师不了解事关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能有效的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二是很多高校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专门的理論培训,绝大多数采取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合班培训机制,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缺乏针对性;三是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少数民族学生党支部,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培训和管理的统一性。
三、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创新举措
大连理工大学于2018年5月恢复成立民族学生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全体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与帮扶、少数民族预科班建设、少数民族工作队伍建设与学生骨干培养等工作;于2018年12月成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示范党支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教育、发展、培养、管理等工作。本课题以民族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示范党支部为依托开展研究。
(一)构建“360度”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体系
一是入党前,健全入党启蒙教育。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开展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工作,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党的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培训。
二是入党时,健全党员发展机制。依托少数民族大学生示范党支部,统一开展发展、培养、管理等工作;坚持发展名额单列,每年拿出固定的名额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制定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发展标准,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政治站位、理想信念、理论水平等标准的同时,适当放宽学业等条件。
三是入党后,健全党员培养模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完善教材、课程内容,提高党员培训的针对性;加强民族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参与日常民族学生工作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打造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高、专职业务精,拥有责任担当精神的民族学生工作队伍,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构建“五大平台”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体系
以培育新时代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为目标,依托少数民族大学生示范党支部为载体,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核心,紧抓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构建以理论培训、实践教育、困难帮扶、榜样引领、能力提升五个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新型培养模式,引导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一是构建理论培训平台。以专题学习、集中培训等形式,通过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历史文化、形势政治理论课等课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红色基因教育。
二是构建实践教育平台。通过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少數民族地区社会实践、少数民族校友访谈、红色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强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构建朋辈帮扶平台。通过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针对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等活动,进行生活帮扶,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进行学业帮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绩进步;进行就业帮扶,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就业技能、提前做好人生规划。
四是构建榜样引领平台。通过开展“民族之星”评选、少数民族大学生优秀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少数民族学生优秀典型事迹,引导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以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为榜样不断努力,提高学生的奋斗意识。
五是构建能力提升平台。组建民族学生社团组织,将学生干部培养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以学生组织为依托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引导他们中优秀的学生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将学生组织作为锻炼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平台,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网,2017-10-27
[2]卢文荟.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发展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9
[3]巩晶骐.内外联动视域下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培养路径——基于"三面帮辅"模式的探索[J].学理论,2019(11):108-109
[4]朱静娜,马爱杰.论民族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世纪桥,2017(03):60-61
基金项目:2019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2019GXDJ-ZD006),项目名称《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及培养模式探析——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作者简介:刁兴光,男,辽宁鞍山人,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民族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生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