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群
内容摘要:古文教学在我们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我们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一类文章。朗读,既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 悦读 循序渐进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极其丰富。要想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就必须能读懂古文。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读懂古文实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我们的困难究竟在哪里呢?
郑樵在《通志·艺文略一》就说:“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人之难明者也。”①我们之所以看不懂古人的著述,并不是古人的语言、古人的道理我们不懂,而是古书中的事物我们不懂,古人的语言和今人的语言有不相通之处,所以造成了今天我们认识和理解上的断层。生活在环境优裕的现代的我们,习惯了现代汉语,而对遥远的古文甚是陌生。曾有学生编出歌谣:“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他们对古文存有一种天然的陌生与拒绝心态。没有兴趣的学习,也只是囫囵吞枣,甚至导致消化不良。
如何让学生不惧怕文言文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要找到一种适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要学生认真学习,找到方法,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古人早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文言文是枯燥乏味的,但它也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那就是一种需要读的文体。我们在头脑中也许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古代的夫子读书总是摇头晃脑,慢慢涵咏,韵味悠长。当然,我们并不是要仿效古代的夫子,而是要学习善于运用“读”的方法来攻克文言文,从机械地读到有兴趣地读,再到品味、鉴赏性地读,进而愉悦地读。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刘大魁说:“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姚鼐说:“大抵学文者,必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读是一种张扬个性的行为,但是读也要讲究循序渐进。
首先是初读。要激起学生读的兴趣,在读之前,老师要给学生温和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对文本产生读的兴趣,并在心里对将要朗读的文言文有所期待。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齐读标题,然后就标题,先提了一个问题,本课重心在哪一个字?学生齐声回答:退。接下来,我一连串提出了三个问题:烛之武为何要退秦师?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了吗?学生被我抛出的三个问题吸引住了。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我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在这三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读书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接下来是解读。解读,照我们一般地理解,就是字字解说,就是串讲课文。这样,就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子,学生难免陷入无精打采中。我认为解读仍然要紧密联系“读”。我所谓的解读,是边读边解。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后一段时,我先请男同学齐读廉颇的语言,一边读一边揣摩廉颇的心理,并揣测廉颇可能说出怎样的话。而蔺相如的语言,我则请文静的女生来读,边读边体味蔺相如可能会怎样回复这位心胸狭窄的大将军呢!当学生读完以后,我就请男生来解说廉颇的话,请女生解说蔺相如的话,从而发现并解决字词中存在疑难的问题。解决疑难字词以后,再次让两位学生把廉颇和蔺相如的语言按照对话的方式朗读一遍。在这一次的朗读中,我就要求学生从两人的语言中概括两位人物的形象,并能形象生动地把两人的语言按照各人的性格加以示范朗读。
接下来赏读。陶潜《移居》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不是泛泛而读,更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一种審美、欣赏、鉴别、评价的心态来读。赏读是一种主体性较强的阅读,是一种凸显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读,因此,我们尽量给学生提供我们所能提供的条件,让学生全身心地赏读。例如,我们的提问,就要让学生感到在这里他是主角。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当读到佚之狐、郑伯、烛之武三人的对话时,我就做了如下的提示:现在,让我们大家都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我们就是那佚之狐,我们就是那郑伯,我们就是那烛之武,请问,在此情此景下,你会怎样说?请大家自由朗读这段文字,仔细揣摩三人的心情、态度、语气。学生读完以后,有的学生就用会这样的语言来开始他的回答,如“我认为……”、“我可以这样说吗?……”、“如果我是烛之武,……”……所谓赏读,就是要学生不仅会其意,还要领其神,通其心。
有了以上基础,诵读这时就来得恰到好处。对于古文的诵读,南宋的朱熹说:“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但我们的学生只是片面地把“背诵”理解成“死记硬背”,认为“背”只能使自己变成书呆子、废物。实际上,记忆可以促进理解,而理解又可以帮助记忆,理解的东西固然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才能记牢,但是要记住东西必须先要理解。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把理解和记忆对立起来了,忽视了“理解”的促进作用。如何理解?理解文意是基础。同时,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其一,我们可以列小提纲;其二,我们把背诵的内容分层,找出一个联系点;其三,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找出背诵内容之间的关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段经典语录,烛之武是有理亦有礼,有利亦有节,层层推进。他先把自己放低,以退为进;接着用亡郑以陪邻,晓之以弊;又用舍郑共乏困,许之以利;最后用晋之不满足,巧施离间计。这样条分缕析以后,学生背诵时条理清晰。诵读不仅要声音响亮,而且要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集中全部精力。唯此,我们才能学习、积累古人的优秀思想,才能把古人的思想拿来为己所用。
读而后有疑问,读而后有解答,读而后有心得,读而后有积累,读而后有升华,读而后有进步,一“读”激起千层浪。古文并不可怕,怕在我们看到古文之前已经产生打退堂鼓的想法。只要我们牢牢抱住“读”这一基本原则和方法,放声读出来,希望就在前方。
参考资料:
①郑樵:《通志二十略·艺文略一》(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下册,页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