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道锋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高效的数学课堂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其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可以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研究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探究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课程构建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一)可以明显促进数学教学改革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融入其中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落实。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时也不再像过去教学那样对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进行束缚。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这一教学改革目标具有一致性,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更为重视,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现象产生疑问,并以数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这可以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改革。
(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学校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主要的目标,教师也会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角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个人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将核心素养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还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使学生能够自觉使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实现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下,教师对数学学科背后深层素养的培养更为重视,他们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自觉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来实现促进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思维。在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突出应用型数学题目的价值,使学生在题目解答的过程中能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仔细研究和认真分析,以生活当中的常见情境为载体建立起数学知识结构模型,通过数学思维来对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微课和慕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将教材当中每一个章节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可以以动画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几何图形的分解过程,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活化情境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钟表盘上的角”,引导学生计算出一点整、八点整、九点整等时刻钟表盘时针与分针之间所成的角度。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并在数学活动当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一方面,教师需要采取个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摆脱教材的限制,通过教学材料拓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划分数学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相互合作可以实现共同进步的效果,教师则需要通过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转化解题的思维、寻找解题思路,实现数形结合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抽象性的数学问题,他们无法通过具体化的思维来理解这些问题。而数学作为一门探索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他们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建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距3千米的两人同时出发,如果同向而行的话前者1.5小时以后追上后者,如果相向而行的话两人0.5小时相遇”的情境,引导学生对两人的速度进行求解。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案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完成二元一次方程模型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激发解题兴趣。
结语
总的来说,在数学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演绎归纳、逻辑推理等方式来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适应教育领域的改革要求。在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章建跃,鲍建生.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暨“第十一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总结[J].中国数学教育,2020(07):2-20.
[2]李孝诚,綦春霞,史晓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研修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國电化教育,2018(03):5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