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01 06:52李旭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是一种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困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使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得到强化,使学习的本质回归,以生为本,抓住高校思政课学科特点,与翻转课堂的本质及理论相融合,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选择翻转路径,开发翻转动因,推进思政课翻转实现。

关键词:翻转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路径

引言: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政策精神,更难满足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知识与信息的不断更新升级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学习需求。这种矛盾在政治性、理论性较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价值

(一)翻转课堂有助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居主导地位的“满堂灌”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知识局限于课本、评价局限于分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由于师生沟通的有限性,师生的交流总体来看是单向进行的,对于学生的兴趣点和思考的焦点、难点未能做到完全把握,不利于教学相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然改变并正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样态和学习方式,强化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打破教师对知识“垄断”的权威。翻转课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学习的技能、方法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改变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要学生学”,强调“学生要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的评价,强调评价有助于教学改进及学生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能。当代大学生特别渴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从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中获得“存在感”的满足。他们对于传统教育教学的说教,具有本能的反抗和拒斥。若这种主体性诉求和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表达和释放,就会导致学生对课程厌恶感的产生和积聚。针对大学生这一特点,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兴趣的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好的释放。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能力。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一)翻转课堂实施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对相关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深刻了解到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主动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对适合翻转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能利用相关软件设计和制作微课及课件,能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并将其应用到翻转课堂中。

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要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培训前可采用专题会议、问卷调查、访谈等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根据调研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培训内容,实施培训。对学生进行培训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特点、意义,清楚学习流程及及新的授课方式,熟悉网络学习平台的基本功能,更好的配合老师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开展,并能熟练利用网络等资源进行课前及课后的学习、交流和总结,确保翻转课堂的有效性。

(二)实施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改革。翻转课堂应打破传统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行新的教学模式,为使成绩更具有效性和全面性,提高学生对翻转课堂发积极性应遵循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评价方式,然后再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课前考核应包含以下幾个方面:网络学习平台应用情况,登录平台的频率;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能较好的学习微课等其他学习资源;与教师的交流情况,是否能够与老师积极交流,向老师提出疑惑、分享心得等。课中考核应包含课堂表现情况、课堂任务完成与否、学习活动参与度及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等等。课后包含完成课后作业、测试情况。教师按照学生评价量表对学生进行评价,得出总分,最后求出翻转课堂的平均分。期末考试后,将此分数与期末考试成绩分数按照一定比例算出加权平均数,以此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更能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状态和水平,使用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评价与考试成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融入时政信息与思考,进行导学与线上讨论。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是老师为学生自学搭建的概念支架,学生在教师发布的任务引领下进行自学,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反馈来设计课上教学。课前包括一次备课、发布任务、自主学习、反馈交流、获取学情、二次备课六个环节。对于思政课来讲,课前学习任务是提前录制好的知识概念视频,理论性、政治性比较强,但时效性不足,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所以老师每次发布课前在线学习任务时,除了做知识点测试题外,一定要结合当时思政新闻或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社会事件布置课前导学思考题进行在线讨论,让学生带着现实社会问题去学习、去思考,老师可以线上点评,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思政课的特点,也可以发现学情,为课上交流讨论提前做好准备。

结束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务必要结合“90”后和“0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通过重构教学秩序,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全程和全面参与教学,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具有吸引力和创造力。为更好的适应“翻转课堂”的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创新培训及相关学术会议,多与同行进行教学交流,并深化教学团队合作,打造新型教学改革团队,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惠欣.翻转课堂及其实施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06.

[2]陈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2):88.

[3]徐华伟.试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S1):3-7.

作者简介:李旭,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思政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本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20年科研立项重点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MBXH20ZD1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