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神话与中国神话中的“火”意象对比

2021-08-01 13:58刘晓萱王海霞宗晓庆张悦
学习与科普 2021年6期
关键词:火神篝火神话

刘晓萱 王海霞 宗晓庆 张悦

摘要:神话是人们想象的有一定依据的传说。神话中神的形象多数拥有非同凡人的力量,是古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美好愿望的精神寄托。神话故事可以表达人对超过自然的能力的崇拜、斗争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及文化現象的内涵的多样理解以及对虚拟的故事中都要具有高度的哲学、艺术。本文从神话的一隅——“火”入手,通过对比斯拉夫神话与中国神话中的“火”的意象,探究斯拉夫民族与华夏民族中共同的文化因素,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两个民族的个性、民族文化精神和宗教文化色彩。

关键词:火;宗教;自然

一、斯拉夫神话中的“火”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同样,“火”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在古斯拉夫人的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东正教传入罗斯前,古斯拉夫人相信并崇拜多位神灵的宗教,即多神教"(язычество)”,相信有众多神灵的存在,相信“万物皆有灵”。他们具有不同的或高或低能力,但却影响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令人心生敬畏。传说中有各种神灵,其中就有火神(дух огня)。人们把火神叫做“斯瓦罗格(Сварог)。

“火”从出现至今对俄罗斯人的思想活动和生活劳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俄罗斯的众多宗教中,萨满教是传统时期一个重要的宗教。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的俄罗斯逐步东方化。在这一时期,东蒙古文化对俄罗斯文化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蒙古人将许多自然物当做神灵,例如:太阳、火、水等,其中,他们所信奉的萨满教中有一个叫做“火净礼”(Очищаюшие костры)的仪式,其过程大致如下:生两堆火,火堆旁安置两个矛,在毛尖处系绳,绳上绑有布条。人与牲畜从布条下的两堆火之间通过。在蒙古人看来,如果一个人有不好的意图或者带有毒物,火就会把所有的恶物都带走。其实在历史上,一些罗斯王公并不了解蒙古人的这一礼仪,他们认为这是蒙古人在羞辱自己,所以在进谏可汗时拒绝蒙古人的仪式要求,最终导致失去了性命。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古俄罗斯火也带有清洁的功能。除此之外,火还被赋予可以净化的作用。

从古罗斯人流传至今的习俗表明火可以减轻毒药的效力。人们认为古罗斯水神“库巴拉”是来源于купать和купанье,节日期间人们将一个称为库帕罗的木偶扔到水中,并在河边点起篝火,参加仪式的人们都要跳过篝火,这样才能保证庄稼的丰收,人们跳过篝火时高度越高,庄稼的产量也就越高。从库帕罗的词源和节日期间举行的仪式中都可以看出斯拉夫人对火的崇拜。正是从那一天起,人们认为火能给人战胜恶魔的力量。更加神奇的是,在库巴拉之夜有一种被称之为"永不熄灭的神火"(живой бессмертный огонь),因为这种火不需要借助其他火源就可以将篝火点燃。在人们看来,神圣的火可以使自己的肉体和灵魂都得到净化,使人的身体、灵魂不遭受到其他黑暗、邪恶、污秽等其他污染的影响。现在有一些习俗就是关于火的,如:母亲会将孩子生病时候所穿的衣服扔入所搭建的篝火里,人们认为火可以将疾病同衣服一同烧掉;在年轻人的聚会时,通常会摆放库巴拉篝火,火在空中放射,象征百年的焰火。

俄罗斯人认为火具有惩罚作用。像水能引起水灾,同样火能引起火灾,俄罗斯人认为是上帝为了惩罚民众所以降下火灾。古斯拉夫人认为,雷神(Перун)是具有惩罚权力的火神。雷神可以控制雷、雨、电。雷电过后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洪水滚滚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房屋,这是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罪行的惩罚。人们相信女巫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认为女巫的一切行为包括她的眼神、动作甚至是一句话都能将人、牲畜等一切有灵魂以及所有没有灵魂的东西毁灭掉。库巴拉节的主要仪式之一就是烧死女巫,人们用草扎成女巫的形象或者用马的头骨等代表女巫的东西扔入燃烧的火堆里,以此表明女巫及她的巫术已被消灭。如果一个人不遵守誓言,当他从火中捡出炽热的铁时,那么他就会被热的铁烧伤。反之,倘若他不背弃自己的誓言,上帝将与他同在,他去拿那个热铁的时候将不会受到伤害。今天,有关于火的话题被大家谈论到的时候,人们关于她的印象是可怕的,会燃烧包括自己相关的所有事物,所以要谨慎小心。

火还具有预测未来的功能。众所周知,火能够发光、发热。人们利用火的这些属性,将火用作占卜工具,来预测人们的婚姻成功与否、生命的长短和死亡的时间以及方式。人们在庆祝库巴拉节时,由女孩挑选自己中意的男孩,两人手牵手一起跳过篝火。在跳跃时如果两人牵着的手没有分开,那么就认为双方会将会组建家庭;而如果双方的手被分开了,女孩就会去选择其他男孩再完成这一过程。在这过程中成功的一对新人会互换花环,用篝火点燃花环然后将其放至水面,这一被点燃的花环象征着两人未来的生活,燃烧的火焰称为称为“库巴拉圣火” (живой огонь Купалиницы)。

四类有关“火”的成语谚语:

1.自然类(мир природы):Дыма без огня не бывает(无火不生烟,无风不起浪), до огня(天黑前),огнём блестеть(闪闪发光)等。

2.社会类(социальный мир человека):Правда в огне не горит и в воде не тонет(真金不怕火炼),в огне не гореть и в воде не тонуть(入火不烧,入水不沉),огнём и мечом(用火与剑)等。

3.生活类(быт человека):играть с огнём(玩火),полоскать огнём(射击,пройти огонь и воду(饱经沧桑)等。

4.情感类(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 человека):в огонь и в воду(赴汤蹈火),Бояться как огня(畏之如火),гори огнём(见鬼去吧)等。

二、中国神话中的“火”的意象

在中国燧人氏是文献记录中最早的火神形象,文献记载燧人氏从大自然中获取火源到人工取火的过程,这也是早期人类社会的一项先进性突破。《尚书大传》中记载:"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在原始社会时期各民族大都是母系社会,因此除了燧人氏是男性神的形象,其他民族早期火神大都是以女性神的形象出现的,这也是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个文化缩影。《左传·昭公九年》曰:“火,水妃也”。根据史料萨满教的火神被称为火神奶奶,而蒙古人的火神被称为火母,相反,汉族在发展过程中父系社会占领了主导地位,因此汉族的火神受父系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火神居多。与此相对,汉族火神大都是以男神的形象出现的,这样同时成为了中华民族中汉族父系社会文化的剪影,也同样说明两者火神形象的不同之处。在汉族文化中,大多数人都认可拥有火神地位的祝融。在《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提到,南方有一称名为祝融的神,祝融拥有野兽的身体结构,但是却有一张人一样的脸庞,坐骑为两条龙,祝融这一神的形象刻画出了具体人们知道的物象,从中可以看出火神祝融这一形象在汉族文化中具有一定的物性特点。“融”字来源于昆虫,这表明它最早与昆虫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古代,炎帝又被称为"赤帝",是因为炎为火,而火染红。黄色,红色和黑色是中国古代民间中人们所信奉的火神的主要颜色。其中藏族的火神有五个不同的形象。换种说法,人们赋予自然神的某种神性,都是与该自然神本身相连的自然现象有密切的联系,神性的出现是与自然现象本身存在的力量相辅相成的。根据她的记录,许多与火有关的鬼怪或灵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的颜色相同。在古代,有这样一个说法,鸟啄树产生火。这些鸟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或赤足、或朱啄、亦或红羽;有一些鸟通身是红色,一句话来说,他们身上一定具有火一样颜色。随着人类社会的渐渐发展,不断发现人与火之间的关系也更為密切。火也从原始单一的生产工具逐步转变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人们对于其“物质”的观念逐渐淡化,也在逐步充实其精神意义。从《商伯盗火》的神话中可以看到一个更加趋于人形的火神形象。不难看出,火神的演变,从以前过渡到现在,人们将更多的“人”的元素融入火神形象中,使之更加人性化。它不仅表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更体现了传统文化观念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斯拉夫火神话与中国火神话中相同的文化

(一)人类表现出对火的敬畏

毋庸置疑这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凡事都有两方面,在使人受益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毁灭之力,这种毁灭的力量是非同小可的。在《左传·宣公十六年》中就有相关描写。理解为,一切被人类掌握并且使用的火称之为火,而无法驾驭的火比如天降大火则为灾难。”相似论述在《释名·释天》中也有记载。说的是火的毁灭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一切丢入火中的东西都会遗失殆尽。因为古人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再加上认知能力尚不成熟,所以他们都害怕自然中的火,这种害怕逐步演变为敬畏再到敬仰,于是诞生了众多火神形象,古人崇拜火神希望其能够化解火灾等自然灾害。

(二)人类表现出想要征服自然的愿望

在原始时期,各方面条件不足导致人们的生命极其脆弱。在神话中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更表现了人类对强大力量的憧憬,甚至产生了想要凌驾于生命之上的想法。古人在尊重火的基础上想要驾驭火,并且拥有火的神秘力量,于是便塑造出火神的形象。以往掌管火种并且立功之人也都被尊为火神,正是这种感情的最典型的体现。火神这一形象的诞生表明了先人们征服火利用火的美好愿望。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偷取天火就是为了造福于人类。

当然,我们在总结二者相同的文化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点。比如,在中国神话中,火神多作为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而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更常见到的是人神同形的火神形象。这是因为贯穿整个中国神话演变历史过程中始终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古希腊关于“天”与“人”的关系正与我们相反,他们坚持“天人相分”。我们研究神话,是为了更加丰富且深入地去认识和了解那些在远古时期,在文字文明形成以前的神秘历史。

参考文献:

[1]刘少华. 历千年沧桑 话水火之情——谈俄语成语中的огонь и вода[J]. 俄语学习, 2002, 000(005):66-73.

[2]罗杰. 赫拉克利特"火"的现代解读[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106-108.

[3]金荣权. 商伯盗火神话及其学术价值[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22-24.

[4]赵婷廷. 斯拉夫神话与民间信仰[J]. 俄语学习, 2013(04):19-22.

猜你喜欢
火神篝火神话
火神山医院
火神颂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秋火
雨后
“神话”再现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7)
阅读理解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