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松 王雪松 付伟伟
滨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 251700
鼻窦炎属于临床上比较多见的鼻科疾病类型之一,且具有病程时间长、发病率高等特点,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鼻塞、头痛以及嗅觉功能异常等,因此类疾病病程长且长时间难以治愈,极易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1]。当前临床上多应用抗菌素、抗组胺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单独应用某一药物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布地奈德属于临床治疗期间应用较多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之一,能对机体产生的炎性反应进行合理抑制,且抗炎效果显著。枸地氯雷他定属于临床上的一类新式长效组胺拮抗剂,能对相关临床症状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2]。本研究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鼻窦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免疫球蛋白E(TIgE)与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21~57岁,年龄(38.4±1.2)岁;病程范围为1~5年,病程(2.5±1.2)年。研究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范围为20~58岁,年龄(38.3±1.3)岁;病程范围为2~4年,病程(4.3±1.2)年。纳入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2)患者病情完全符合鼻窦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其他病态反应疾病;(2)患者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现象;(3)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已经无嗅觉;(4)患者合并其他炎性反应性疾病、心肺功能等基础疾病;(5)患者精神状况存在严重异常且不能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两组鼻窦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澳大利亚AstraZeneca Pty Ltd,规格2 ml:1 mg×30支,注册证号H20140475)吸入治疗,1次用药剂量为1~2 mg,1 d雾化吸入2次。研究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布地奈德药物的用法用量均与对照组相同;给予患者枸地氯雷他定(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规格8.8 mg×6 s,国药准字H20090138)口服治疗,1次用药剂量为5 mg,1 d用药1次。
1.3 观察指标(1)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已经完全消除,且窦口开放相对比较理想,患侧鼻腔黏膜并不存在明显的脓性分泌物;有效: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患侧鼻腔黏膜位置仍存在轻微的水肿、肥厚或生成肉芽组织等现象,且伴随一定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并不存在任何变化,患侧鼻腔、窦腔处已经出现明显的粘黏,且伴随有一定量的脓性分泌物。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2)观察分析两组变态反应情况。(3)观察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采集患者4 ml空腹静脉血,并将血清分离出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科学测定[4]。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 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鼻窦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变态反应治疗前,两组鼻窦炎患者变态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IgE、E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鼻窦炎患者变态反应比较()
表2 两组鼻窦炎患者变态反应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ECP为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TIgE为总免疫球蛋白E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3 43 TIgE(kU/L)治疗前86.9±9.4 86.8±9.5 0.049 0.961 ECP(ng/L)治疗前7.5±1.3 7.6±1.2 0.371 0.712治疗后5.5±0.9 4.1±0.3 9.677<0.001治疗后64.2±6.9 56.3±4.2 6.413<0.001
2.3 炎症因子治疗前,两组鼻窦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鼻窦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鼻窦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IL-6为白细胞介素-6,hs-CRP为超敏C反应蛋白
组别例数治疗后3.9±0.7 2.8±0.3 9.471<0.001 IL-6(pg/ml)治疗前16.9±3.3 17.1±3.2 0.285 0.776治疗后2.8±0.8 1.2±0.4 11.730<0.001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43 43 TNF-α(μg/L)治疗前4.5±1.1 4.6±0.9 0.461 0.646治疗后10.3±2.1 5.2±1.1 14.107<0.001 hs-CRP(ng/L)治疗前8.2±0.8 8.1±0.9 0.544 0.587
鼻窦炎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鼻窦黏膜慢性炎症疾病类型,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异常解剖、感染以及空气污染等,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头痛以及流涕等[5]。但因此类疾病长时间难以治愈,且极易多次发作,若患者病情长时间进展则会使嗅觉功能出现异常,进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6]。当前临床上多应用抗菌素、抗组胺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单独用药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布地奈德属于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类糖皮质激素药物,对于能溶酶体膜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进而降低机体内炎性细胞的浸染,使炎症介质的合成以及分泌受到明显的抑制[7]。而短期经鼻雾化吸入治疗能对患者鼻部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从而使息肉体积进一步缩减,且疗效相对比较理想[8]。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临床治疗期间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分析原因为,布地奈德属于一类糖皮质激素,能使患者血管通透性下降,进而对炎性反应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并使患者病情得到进一步控制以及缓解。枸地氯雷他定属于长效的组胺拮抗剂药物,其优势在于药物作用持久、生物利用度高以及药物发挥作用迅速等,同时还能对外周H1受体进行选择性拮抗,从而发挥出理想的抗炎效果[9]。而且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机体快速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并有效代谢羧乙氧基氯雷他定,进而对组胺活性进行有效抑制。因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以发挥出有效的协同效果,进而使治疗效果进一步增强,对多种炎症介质的分泌进行有效抑制,使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保持稳定,具有比较理想的抗炎作用[10]。
有关研究显示,鼻窦炎患者的窦黏膜组织处存在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释放大量组胺物质,从而加快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对患者的病变组织造成持续性损伤[11]。IL-6属于单核细胞所释放出的炎症因子之一,能对患者正常免疫功能造成抑制;而hs-CRP属于一类急时相反应蛋白物质,而TNF-α属于一类存在较多促炎生物活性的炎症因子。相关研究表明,鼻窦炎患者机体内的血清IL-6、hs-CRP以及TNF-α等水平均会出现异常上升等状况,同时与临床分期存在明显的关联性[12]。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IgE、ECP水平和IL-6、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发挥出理想效果,能使患者血清TIgE、ECP水平明显降低,并能对炎性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对鼻窦炎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使患者血清TIgE、ECP水平明显降低,并能对炎性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推广使用。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