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媛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 655000
作为医院核心之一的急诊科,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各类伤病患者的抢救工作[1]。因此,急诊科的预检分诊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还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整体水平。在医院急诊科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预检分诊流程优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预检分诊就是根据患者的主诉、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对患者病情进行一个及时、准确的初步诊断[2]。在预检分诊过程中要求分诊人员具备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非常迅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再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以及优先次序安排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就此,本文将以本院急诊科实施预检分诊优化前后的共2 4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急诊科预检分诊流程优化对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0月至12月期间本院急诊抢救室接收的1 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其中男689例、女511例,年龄范围为17~69岁、年龄(34.23±2.18)岁;2021年1月至今进入本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1 2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男583例、女617例,年龄范围为15~70岁、年龄(36.33±2.9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临床可对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分诊,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科预检分诊流程优化,具体优化方式如下。(1)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在急诊科担任预检分诊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2年以上的临床经验[3],熟悉医院科室的分布情况、急诊科规章制度。另外,作为急诊科预检分诊人员,必须具备非常优秀的亲和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能够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友好、有效的交流。在急诊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上,必须保证其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对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十分熟悉。(2)制定系统标准。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患者的分诊工作。在标准的制定上主要是由急诊科主任、职称医师以及预检分诊护士共同参照相关标准进行[4],需要注意的是,在分诊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本院急诊科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研、讨论,之后再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3)改善医院急诊科治疗环境。针对医院内部的急诊科,应当与门诊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急诊科门口张贴醒目的标志,帮助患者正确区分急诊科与普通门诊科。在急诊科内,医护人员应将急诊流程图张贴在醒目的地方,流程图内容应保证简单、清晰、易懂。另外应准确分配护理资源,在工作安排时保证科学性、合理性,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4)规范护理内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医生给予患者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应当进一步地改善与规范。定期对分诊护士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及训练,不断加强分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同时,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积极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5)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医院内部应当定期组织急诊科预检分诊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在培训内容中以预防感染、加强沟通、注意事项以及护理操作技能等作为重要内容,对护理重点进行反复考核,同时不断加强急诊科内部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帮助医护人员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6)系统应用。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在对患者基本病情、情况等进行准确的询问之后,利用监护仪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待系统获取相关信息后,护士将信息进行上传处理,等到挂号完成后将患者分至各区[5]。在医院系统中录入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等信息,系统将自动进行患者的分诊处理,并自动打印电子分诊标签。另外,患者信息通过系统能够在分诊台与分诊系统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以保证患者及时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将对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分诊及时率、确诊时间、候诊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护理满意度是患者出院后填写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包括患者对分诊环境、服务态度、医护熟练程度、沟通方式等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分诊效果比较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分诊及时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时间、候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表1 两组急诊抢救患者分诊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39,P<0.001)。
表2 两组急诊抢救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例(%)]
在医院急诊科中,患者流动性较大,并且与门诊处相对,急诊科患者病情非常复杂、多样,再加上危重患者数量较多,如果使用传统的预检分诊系统、方式,便无法非常快速、有效地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识别、分流,最终导致医院急诊科患者就诊混乱,大大延误就诊时间,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6-7]。急诊科预检分诊流程优化主要是通过不断加强分诊护士的培训,提高分诊护士的分诊能力和分诊技巧,有效提高其对疾病的识别能力,在患者的预检分诊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准确分诊。
本次研究中就本院急诊科预检分诊标准进行了详细分类。(1)Ⅰ类危急:这一类患者属于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需要尽快进入抢救室进行急救,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现象,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8];呼吸急不稳定、急性心梗、血糖低、休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都属于这一类。(2)Ⅱ类紧急:生命体征不稳定,存在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患者收缩压低于85 mmHg(1 mmHg=0.133 kPa)或高于180 mmHg[9],急性胸痛患者或心肌梗死患者,急性中毒、腹痛、高烧患者。针对这一类患者由医护人员安排优先就诊,候诊时间应当控制在10 min以内。(3)Ⅲ类普通患者:存在急诊需求,但生命特征以及病情都在可控制范围内,生命安全不受影响。(4)Ⅳ类非急诊患者:这一类患者通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在接受配药或输液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10]。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对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时的顺序进行了严格规定,对于顺序优先的患者,最大程度缩短就诊时间;同时要求每间隔30 min护士长对所有就诊患者的病情进行二次评估和分类;此外,对于自觉病情有所加重的患者,要求及时告知护士长处进行病情再评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急诊科预检分诊流程优化后,急诊科患者的分诊时间、分诊效率都明显上升。
综上所述,预检分诊流程优化能够提高医院急诊科工作质量,提升效率,值得在医院急诊科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