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伟大斗争史,“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涵养和发展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激励党和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精神武器和动力源泉。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具有斗争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精神的理论来源、演进历程以及意义价值进行钩沉,可以为新时代继续发扬斗争精神、进行伟大斗争提供历史经验和理论借鉴。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演进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动力、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具体体现为进取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牺牲精神等等,具有持久性、群众性、策略性和方向性等特点。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苦难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根本的是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纵观历史,中华民族能够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离不开奋发进取、敢于斗争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基因。从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先辈与大自然进行顽强斗争,到进入阶级社会后广大劳动人民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斗争;从远古时代黄河流域的一个部落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近代以来在积贫积弱的苦难中屡次失败仍不懈探索,这一艰辛历程处处彰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敢于斗争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凝结和升华,蕴含着丰富的斗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我们的精神家园,也蕴含着中华先贤们为后人提供的智慧和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积累的文化养分,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涵也由此实现了从古代侧重个体自强修养,到近现代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自强,再到新时代续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深入挖掘和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斗争思想和斗争智慧,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将为我们建设好党的事业、解决好中国问题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内外矛盾交织复杂,人民苦难深重,革命任务异常艰巨。“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证明,任何改良、调和、妥协、投降的思想都无法挽救民族危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重任。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使命重大、任务艰巨,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要求必须具有敢于担当的斗争精神,在斗争中方能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最广泛最彻底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大变革,彻底摧毁了旧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之后,虽然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斗争的具体目标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务更加艰巨。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价值追求,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为人民幸福、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斗争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具有为了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理论品格,具有不懈奋斗的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内在蕴含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精神的逻辑起点,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革命品质内在蕴含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具有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这决定了革命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斗争精神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底色,是共产主义事业的生命力所在。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之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正是始终坚持斗争精神不懈探索,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解决问题的道路和策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政治品格,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斗争精神凝练和发展的历史,更是斗争精神不断强化、斗争本领不断提升的历史。“社会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进行斗争就要分析形势,必须抓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判革命本性,决定了斗争精神在其内核和实质不变的前提下,在每个时期其特定内涵和表达不同,斗争的方法和策略也各有差异,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但都在前进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中国社会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也使得“我们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不屈不挠顽强斗争,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革命锻造伟大精神,在这一艰苦的斗争历程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各种强大敌人,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斗争精神,在与敌人真刀真枪的战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斗争本领和斗争智慧也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在这期间,有无数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炮火硝烟中铸就了革命牺牲精神。对这一阶段的奋斗,毛泽东将其概括为:“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在这一斗争历程中,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伟大斗争。每一场斗争都有不同的斗争对象、斗争目标和斗争策略,都艰苦卓绝、血雨腥风,因而形成了特有的斗争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斗争中的成长历程,既是革命战争年代斗争精神发展历程的集中体现,也是斗争精神丰富内涵的重要诠释。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更加艰巨。正所谓万里长征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征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国内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际上各种敌对势力对我新生国家围堵封锁。斗争精神既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思想认识和行动能力。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党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斗争精神,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以敢为人先的斗争精神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剥削当家作主;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核威慑;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取得胜利,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终于扬眉吐气地站了起来,建设起一个赢得世界尊重、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以坚韧不拔、绝不服输的斗争精神,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我们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跟世界发达国家拉开差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斗争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思想整顿,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实行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大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作坚决斗争。这些敢为人先的举措,都是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我们党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困难勇于担当敢于探索,始终确保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开始迈上飞速发展的正确轨道。
进入新时代,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但同时,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国际安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的改革发展稳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都面临各种考验和斗争,而且斗争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所有这些,都必须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作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工程,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的斗争精神不仅不能褪色和式微而且必须发扬光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吸收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中发扬斗争精神的宝贵经验,并为斗争精神注入新的时代血液,对斗争精神进行理论升华,系统阐述了关于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思想,构建起增强斗争本领的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顺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为此,必须明确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主体,坚持正确的斗争方向和斗争原则,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必须讲究斗争艺术,正确认识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从而最终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不懈奋斗和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斗争精神在中国革命、党的建设伟大事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赓续传承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行动指南。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在充满荆棘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与那些危害人民根本利益的风险挑战作斗争。这一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凸显了斗争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靠斗争打出来的,正是因为我们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无坚不摧的革命斗争精神,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败一个又一个强敌,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的建设成就是靠斗争干出来的,突破外交孤立、军事保卫和经济封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伟大跃升。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危难关头乃至生死考验,我们不仅守住了底线取得了胜利,更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传统,成为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财富。
新时代意味着新使命,新使命要求有新担当。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阻力、风险和挑战问题,只有依靠人民并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伟大斗争才能获得胜利。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力量,是不断夺取新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科学指导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仍风华正茂,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仍不断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始终注重自我革命、自觉斗争,以葆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
实现民族解放和复兴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探索之路,其中党也有过错误和过失。在革命和建设中,曾出现“左”与右的错误,都给党的事业带来巨大危害。一些党员干部在斗争中忘了初心和使命,迷失方向走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和危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长期复杂考验,党内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更加严峻,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凭借坚韧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矢志不渝刀口向内进行自我革命和自觉斗争,始终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敢于同党内外一切顽疾恶习、丑恶现象进行坚决斗争,不断加强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没有这种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中国革命就不会总是能转危为安,迎来革命的新转机和发展的新胜利,党的执政基础就不会始终坚如磐石始终稳固。
实践证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新时代必须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积极进行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建设以锤炼政治本领,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本色,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是一个完整接续的斗争过程,所有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扬斗争精神进行伟大斗争所取得的,斗争精神也是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武器。
斗争精神是在党和人民历史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和形成特质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实践滋养的集中体现。这些斗争的伟大胜利,为今天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的,有矛盾就有斗争。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已经进入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的重要攻坚阶段。我国外部发展环境严峻复杂,西方国家从来没有停止他们的蓄意阻碍和破坏;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待解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党的建设依然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等挑战,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贪腐问题依旧是腐蚀党的躯体、破坏党生机活力的重要因素,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时代意味着新使命,新使命要求有新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阻力、风险和挑战,只有依靠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才能获得胜利。在此新的历史方位中,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为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中国共产党必须继承发扬斗争精神,不断磨练提高斗争本领,必须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敢于担当作为,勇于迎接挑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夺取新的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