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乐
刚上大学总会有些不习惯,去食堂和去上课总是自己一个人,和高中总有一两个小伙伴陪着的生活截然不同,仿佛没有一个人陪自己吃饭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那段时间自己过得很迷茫,用了很多时间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在大学四年变成什么样子?
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8级本科生,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国家级辩论比赛最佳辩手、金砖五国青年能源峰会中国赛区学术论文第一名。虽然获得了很多奖项,看似繁花似锦,但我还是想回到2018年暑假入学前,对还没进入大学的自己说一句:大学里有时孤独是常态,给自己一点时间,也许它是爆发的前夜。
我是一个愿意和别人交流观点的人,想在大学四年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想挑战自己面对大厅里的几百人说话不怯场。我没有选择和室友一样,留任学生部门进行学生工作,或继续竞选年级大班长,而选择参加学校辩论队的面试——一个社团人数不超过20人的集体,这个团队很符合我对自己的期望。事实证明我“奇葩”的选择没有错,在2019年我拿到了学校公共政策辩论比赛冠军。自那以后,我大大小小参加了数百场辩论比赛,多次获得最佳辩手称号,哪怕是身处演播厅全程直播,戴着话筒进行辩论,紧张之余也并不胆怯表达己方的立场。
“盲目的合群不如理智独处”。孤独并不是一个形容词,更多时候它代表一种理智和清醒,那份尝试了解自我的理智,那份寻找自己大学之路的清醒。
自己很胆小,刚上大学的我,曾让孤独的恐惧限制自己不敢脱离已有的团体,让孤独的抗拒胁迫自己不敢独自一人尝试新的领域,害怕最后只有自己披荆斩棘。
读过一本书《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书中讲到,宁可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要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很喜欢封面上的一句话,无论你犯了多少错,或进步有多慢,你都走在了那些不敢尝试的人前面。现在的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改变你的未来。
如果早点能看到这本书该多好。2019年召开的金砖五国青年能源峰会,是一个由国际能源署主办、俄罗斯能源局承办的比赛。这个比赛涉及能源经济领域,是我从没接触过的。看到比赛信息,我就怯懦,不敢报名。到了2020年这个会议又一次召开时,我依旧没学到太多能源经济的知识,依旧没找到擅长此领域的队友,加上疫情影响无法亲自去金砖五国开展实地调研,但还是决定报名参赛。
没有专攻这个领域的队友,就把能源经济大议题拆成能源、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数学建模、论文翻译几大块,分别寻找感兴趣并擅长的同学,尝试走出自己的辩论舒适圈,挑战新方向、新合作。我们团队7个人两个月来12次线上会议、7天内蒙古能源企业实地调研,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熬到凌晨三四点调整模型、更改学术论文战略都是家常便饭。结果也出乎意料,我们的学术论文拿到了所在大區第一名,这是我们所有人赢得的,但也是我们所有人没有想到的。
不少同学总是过着“网虫”生活,朝九晚五都泡在电脑跟前,看着想尝试又不敢尝试的比赛和项目,只能暗自神伤平庸的自己。人能年轻几回呢?机会又会有多少次呢?为何不趁着年轻和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做一些“疯狂”的事,驱赶大学里平淡的日子!为何不有一次敢闯的想法!即使出门不远,即使项目失败,但是有了方向,走出去了,去尝试了,就是一次极好的经历。
责任编辑:王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