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姝,王 平,李科婷,谢卓君
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以30~50岁女性多发,病因不明[1]。既往临床多采用唇龈沟路径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但由于切口位置特殊、切口损伤大、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较多,不易为患者接受[2-3]。近年来鼻内镜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因具有视野好、创伤小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鼻前庭囊肿切除术[4-5]。然而,国内有关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报道尚少,且与传统术式比较疗效孰优孰劣仍无一致意见。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行唇龈沟路径切除术或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鼻前庭囊肿85例临床资料,旨在对比分析2种术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鼻前庭囊肿85例。纳入标准:术前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鼻前庭囊肿[6],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无手术禁忌证;单侧发病。排除标准:齿源性囊肿者;鼻前庭有实性肿物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先天性嗅觉功能障碍者;资料欠缺者。85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42.61±7.46)岁;病程(3.76±1.23)年;囊肿直径(2.27±0.69)cm;囊肿侧别:左侧17例,右侧26例。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4.28±6.13)岁;病程(3.64±1.18)年;囊肿直径(2.35±0.71)cm;囊肿侧别:左侧19例,右侧23例。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观察组:观察组行鼻内镜下切除术。患者取平卧位,术前剪去鼻毛,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行表面麻醉,并收敛鼻腔黏膜。鼻内镜下探查囊肿位置、范围,了解囊肿与周边组织关系,切除并分离囊肿表面皮肤黏膜,采用剥离子进行囊壁、上颌骨间分离,对于较大囊肿(>1.0 cm)可直接将已分离的囊壁切开,采用吸引器适当吸取囊腔囊液,待囊肿缩小再剥离囊肿,切断囊肿与周围软组织间的纤维带。以生理盐水冲洗术腔,间断缝合切口,以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前部,手术完毕。术后48 h取出纱条,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5~7 d。
1.2.2对照组:对照组行唇龈沟路径切除术。麻醉方法、手术体位同观察组。于靠近上唇系带的囊肿一侧做一横切口,向梨状孔方向分离软组织,暴露囊壁并完整切除,生理盐水冲洗术腔,间断缝合唇龈沟切口,凡士林纱条填塞鼻前庭,面部加压包扎。术后48 h取出纱条,术后5~7 d拆线,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5~7 d。
1.3观察指标
1.3.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分评价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范围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
1.3.2炎性因子: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
1.3.3免疫功能指标: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
1.3.4凝血功能指标:比较2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
1.3.5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鼻面部肿胀、面部麻木、术区感染)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观察2组疾病复发情况。
2.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所有患者治愈出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鼻前庭囊肿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2组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2 鼻前庭囊肿2组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2组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3。
表3 鼻前庭囊肿2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4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术后观察组PT、APTT、TT、INR显著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鼻前庭囊肿2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5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见表5。术后随访1年,2组均无复发。
表5 鼻前庭囊肿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鼻前庭囊肿是常见鼻部病变,早期无典型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致局部肿胀、鼻塞、疼痛不适等,并可伴有脓涕[8]。目前鼻前庭囊肿病因不明,手术切除仍是其最有效治疗手段,传统唇龈沟路径切除术具有视野开阔、暴露充分、手术方便等优点,且疗效确切[9-10]。但由于该术式需分离、切除囊肿,手术时间较长、切口较大、出血多,且因切口常离囊肿较远,分离时易造成眶下、上牙槽神经损伤,引起局部麻木及不适;同时,该术式可对唇龈沟处血液循环造成较明显影响,局部可由于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循环性水肿,使得患者术后进食不便,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11]。
近年来,鼻内镜技术取得极大发展,鼻内镜下切除术成为鼻前庭囊肿治疗的主流术式之一。相比传统唇龈沟路径手术,鼻内镜下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可获得满意疗效,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师青睐[12-14]。岳显[15]比较了2种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行鼻内镜下切除术患者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而且术后恢复迅速。李祥东和王章奇[16]研究表明,与传统唇龈沟路径手术相比,鼻内镜下切除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与上述报道结果一致。表明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明显优势,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有研究表明,大面积创伤或手术均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并会引发炎症反应[17]。因此术后短期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一定程度升高,患者免疫功能稍下降,延缓了疾病恢复,故如何减轻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18-19]。文晓蛟等[20]研究显示,鼻内镜下切除术较传统切除术更能减轻鼻前庭囊肿患者因疾病或手术所引起的炎症反应程度,减小术后感染风险。刘春秀等[21]通过对比鼻内镜下和常规唇龈沟路径切除术对鼻前庭囊肿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常规术式,鼻内镜下切除术可减轻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本研究观察组术后TNF-α、IL-6、CRP、PT、APTT、TT、INR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鼻内镜下切除术对鼻前庭囊肿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并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在于,鼻前庭囊肿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纤维和血管网,鼻内镜下切除术可保证囊壁完整性,减少病变部位血管网的破坏及囊液的流出,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22-23]。此外,对于囊肿感染者,由于术后引流不佳,术区感染风险显著增大;对于体积较小的囊肿,术中难以找到,若囊壁未能彻底切除,术后易复发[24-27]。本研究术后随访1年,2组均未见复发,可能与手术医师经验丰富、操作水平高及患者数较少有关。
综上,与唇龈沟路径切除术相比,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迅速等优势,且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