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宇
(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柘城4762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冠脉阻塞或血管破裂有关。UA临床上多表现为胸痛、心悸等,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恶心、皮肤苍白、呼吸困难等。发作具有不稳定性,可能由轻度运动诱发,亦会在静息时发作,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UA还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现阶段,临床治疗UA一般选择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以便拮抗血小板聚集,缓解炎症反应,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进而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但部分患者因心率或血压问题易影响治疗效果,还需联合其他药物强化治疗。尼可地尔是临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能够促使钾离子流向细胞外,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状态[2]。本研究分析尼可地尔用于UA患者的治疗效果,为UA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0~79岁,平均(65.42±6.41)岁;病程1~9年,平均(4.32±1.21)年;临床危险分层:低危6例,中危28例,高危2例。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1~80岁,平均(65.45±6.39)岁;病程2~9年,平均(4.34±1.14)年;临床危险分层:低危6例,中危27例,高危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UA相关诊断标准[3];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压低;冠脉造影提示存在至少1处超过70%狭窄;近期内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2)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或全身感染者;合并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行常规对症治疗,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国药准字H19990113),初始剂量10 mg/d,随症增加,最多不超过40 mg/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注册证号H20130340),初始剂量300 mg/d,3 d后维持剂量100 mg/d;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90)抗凝,初始剂量为5000 U,据患者症状逐渐减少,维持剂量1000 U,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连续3 d,之后可改为皮下注射。连续治疗30 d。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片(国药准字H13023941)5 mg/次,3次/d;如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可增加至10 mg/次,持续用药30 d。
1.4 评价指标(1)心电图指标:采用心电图机(威海威高医疗系统有限公司,WGC-1120)给予患者24 h心电图监测。于治疗前、治疗30 d,在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记录心电图ST段压低最大值及下降导联数等,并计算心肌缺血总负荷(ST段压低幅度与持续压低时间乘积)。(2)发作频次:于治疗前、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电图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ST段压低最大值、下降导联数、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两组ST段压低最大值、下降导联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心电图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ST段压低最大值(mm)心肌缺血总负荷(mm·min)治疗前下降导联数(个)观察组对照组3636 t P治疗30 d 观察组对照组3636 t P 2.39±1.062.41±1.100.3090.6421.02±0.52*1.43±0.65*2.5290.0004.61±1.744.59±1.750.0300.3741.92±0.84*2.31±1.15*2.9000.00073.45±18.6773.51±19.420.4300.64128.41±8.76*41.04±10.24*3.3330.000*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两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比较(次/周,±s)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比较(次/周,±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36365.65315.3430.0000.000 t P治疗前 治疗30 d t P 21.13±4.4020.90±4.320.2220.82515.74±3.538.25±2.4110.4680.000
UA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起病急、病情多样化等特点,可在病情减轻后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亦会加重后进展为心肌梗死甚至直接导致猝死。动脉粥样硬化与UA发作联系紧密[4]。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冠脉堵塞,导致患者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诱发血栓,加重病情,因此治疗UA需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减轻心肌损伤为主。
临床治疗UA常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等进行治疗。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作用类似于硝酸甘油,能通过释放一氧化氮刺激患者冠脉血管扩张来减轻患者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5];阿司匹林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形成作用,降低UA急性发作风险[6];低分子肝素钙一般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应用,可抑制凝血酶作用,避免血栓形成,还可减少出血对患者心功能损害[7]。上述药物在临床治疗UA中效果较好,但其容易引起恶心、腹泻、过敏等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寻找其他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UA患者入院后需接受24 h心电监护,其中ST段压低最大值、下降导联数、心肌缺血总负荷等心电图指标变化可反映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0 d,两组ST段压低最大值、下降导联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尼可地尔用于UA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减少心绞痛发作。分析其原因为,尼可地尔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以烟酰胺为骨架,又具备硝酸基团,因此,一方面具有类硝酸酯作用,能够扩张患者冠脉血管,增加血容量,缓解患者心血管压力,降低患者ST段压低最大值及下降导联数;另一方面还具有钾离子通道开放作用,可使钾离子外流,改变膜间电位差,限制钙离子内流,从而减少心肌能量消耗,降低心肌缺血总负荷,利于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8]。此外,该药不会对患者血压、心率等造成影响,不易引发其他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安全性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尼可地尔用于UA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情况,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值得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