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提涛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开封475001)
2 型糖尿病的前期治疗多使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但2 型糖尿病为慢性疾病,需在确保治疗措施有效及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系统的慢性病管理[1]。常规的2 型糖尿病管理系统不够全面,且每个地区的管理系统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可通过互联网联合医院、社区和患者,加强对慢性疾病的长期管理,利于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3]。因此,本研究分析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4 月~2018 年9 月于本院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的5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 年10 月~2020 年4 月于本院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的5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男32 例,女20 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6.14±5.04)岁;病程 1~6 年,平均病程(2.34±1.20)年。对照组男 33 例,女 18 例;年龄37~78 岁,平均年龄(56.17±5.03)岁;病程 1~7 年,平均病程(2.35±1.22)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确诊为2 型糖尿病[4];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知悉本研究内容并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2)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3 管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应用常规管理,包括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月进行随访询问病情,指导饮食和用药,讲解护理方法,并建立长期运动计划,积极鼓励患者积极运动等。干预15 周。
1.3.2 研究组 应用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1)管理系统:成立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小组,将患者的信息录入网络平台系统,并与患者、所在社区及主治医师进行有效沟通。(2)互联网管理:指导患者每天定时上传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变化及时调整干预方式。对营养师分发的每日食谱进行跟踪实施。增加每日的运动干预,每日上传运动内容和时长,跟踪指正患者运动情况。对更新的模块进行及时公告,每3 天统一整理患者上传的内容,并及时调整管理内容,落实每一个环节。(3)多平台配合: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小组要与社区形成紧密的联系,定期关注患者的居家生活,及时回复其反馈的意见。干预15 周。
1.4 观察指标 (1)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5]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2~0.94,重测效度为 0.87,包含运动依赖、饮食控制、足部护理以及依从性4 个分量表,共11 个条目,每个分量表为7 分,总分28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2)采用生活质量量表[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7,重测效度为 0.86,包括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治疗维度4 个方面,共27 个条目,每项1~5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自我管理评分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依赖、饮食控制、足部护理以及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n 运动依赖 饮食控制 足部护理 依从性干预前 研究组对照组52 51 tP干预后 研究组对照组52 51 tP 2.46±1.78 2.47±1.80 0.028 0.977 4.85±2.32*3.30±2.02*3.613 0.001 2.68±1.04 2.67±1.06 0.048 0.962 4.63±2.16*3.55±2.68*2.254 0.026 2.61±1.72 2.63±1.73 0.059 0.953 4.71±2.31*3.51±2.12*2.745 0.007 2.45±1.42 2.44±1.49 0.035 0.972 3.61±1.35*3.04±1.03*2.406 0.018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治疗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n 心理维度 生理维度 社会维度 治疗维度干预前 研究组对照组52 51 tP干预后 研究组对照组52 51 tP 22.30±1.96 22.29±1.94 0.026 0.979 12.36±0.64*15.34±0.93*18.976<0.001 31.24±4.31 31.30±4.28 0.071 0.944 21.17±2.30*26.14±2.51*10.481<0.001 7.92±3.61 7.93±3.64 0.014 0.989 3.14±1.37*5.17±1.66*6.775<0.001 7.15±3.62 7.13±3.59 0.028 0.978 2.17±1.46*5.01±2.37*7.338<0.001
2 型糖尿病的长期护理管理,需要院内护理的延伸,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可将专业、成熟的管理方法延续到患者出院后[7]。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主要通过多方面的管理,改变患者健康理念与行为,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常规慢性疾病的管理缺乏有效手段进行长期的护理干预,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可通过互联网形成一套系统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改善预后[8~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5 周后,两组患者运动依赖、饮食控制、足部护理以及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治疗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不仅可提高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还对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通过基于网络化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可直观、系统地反映患者病情变化[10],不仅有利于医生掌握病情,也利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基于网络的慢性病管理系统还可将医生、患者和社区紧紧联系在一起,利于信息的传播,也利于慢性病知识资源的共享。此外,互联网管理的模式,通过不断更新管理系统,利于强化患者的管理效果,与此同时,患者对2 型糖尿病的护理知识更加了解,形成较为完整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在督促和指导下,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加,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管理小组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及时回复,可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有利于提高其依从性,对2 型糖尿病的持续性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可提高2 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