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确山县人民医院 中医科,河南 驻马店 463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病情恢复期长、日常活动能力受限等因素影响,易出现心理弹性下降、生活质量下降、医护依从性降低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研究显示,共情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医护依从性[2],但该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较少,护理效果尚待进一步证实。为探究共情护理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弹性、医护依从性、生活质量影响,选择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
1.1 一般资料选择确山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5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MRI、CT等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3];②年龄≥65岁;③具有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④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心脏系统疾病;③全身感染或局部严重感染;④合并恶性肿瘤;⑤临床资料不完整。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65~77岁,平均(71.23±1.48)岁,病程5个月~4 a,平均(3.18±0.27)a,发病部位L5~S123例,L4~L521例,其他8例;观察组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65~77岁,平均(71.37±1.51)岁,病程5个月~4 a,平均(3.21±0.29)a,发病部位L5~S122例,L4~L522例,其他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确山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腰部热敷、卫生护理、安全护理、健康宣教等。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共情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共情宣传教育。①宣传需求调查: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通过宣传视频、图片或宣传手册等形式对共情教育进行宣传,宣传内容包括患者生活照护、治疗方案、疾病知识、康复训练等方面。②宣传视频或图片:护理人员通过相关书籍及网络收集腰间盘突出症相关康复训练视频及穴位按摩图片等资料,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既往临床护理经验,将合适且实用性强的资料推送给患者。③手册宣传:护理人员将疾病及护理相关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向患者展示,提高患者的阅读兴趣且有利于患者学习。(2)共情心理调节。①心理状况评估: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疑虑及对疾病存在的问题,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②情绪释放调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后,通过转移注意力、兴趣培养、语言倾诉等方法调节患者情绪。③情绪感化调节:对于抑郁症状明显的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单独心理疏导,可通过向患者讲解既往成功病例等方式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3)共情引导训练。①四肢肌力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直腿抬高试验,患者取平卧位,单腿抬高40°,维持5 s左右,左右腿各做1次为1组,每天10组,并于患者完成后由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按摩下肢3 min。②腰背肌训练:患者取仰卧位,采取5点式腰背肌训练,以双肘关节、双足及头部为支撑点,缓慢抬起腹部及腰部,抬高至最大限度后维持状态5 s,每天3次,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调整为3点式训练,去除双肘关节受力点。(4)共情中医护理。①取穴按摩干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曲池穴下2寸至阳溪穴部位点按,以微弱酥麻感为佳,连续按摩10 min,每天2次。②刮痧:患者取俯卧位,由护理人员使用李氏虎符铜砭依次刮拭患者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下肢腧穴等穴位,刮痧板与皮肤呈45°内角为宜,每次10 min,每周2次。两组患者均于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估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1)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4]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弹性,全表共3个维度(乐观、自强和坚韧),含25个项目,依据Likert 5级评分法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总分值为10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越好。(2)医护依从性[5]:完全依从,护理干预期间,患者严格按照护理计划进行,且遵医嘱正常换药;依从,患者偶尔拒绝参与护理训练等;不依从,患者多次拒绝参与护理训练等。总依从率为完全依从率与依从率之和。(3)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全表共计8个维度(躯体角色、躯体功能、机体疼痛、总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卫生及情绪角色),各维度评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2.1 两组心理弹性比较护理前,两组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D-RISC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比较分)
2.2 两组医护依从性比较观察组医护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护依从性比较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高发疾病,好发于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或缺乏锻炼人群,左侧腰椎间盘突出症高于右侧[7]。临床治疗中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及患病部位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治疗后,患者因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之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压力,不利于患者康复,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弹性,需选用合适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改善护理效果。
共情护理模式分别通过共情宣传教育、共情心理调节、共情引导训练及共情中医护理等护理措施,能够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弹性水平,同时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医护依从性[2]。本研究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共情护理模式干预,结果显示,两组CD-RISC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共情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心理状况评估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并进行情绪感化调节及情绪释放调节,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8-9]。本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共情护理干预,患者的医护依从性提高。共情护理通过四肢肌、腰背肌训练,同时结合中医刮痧、按摩,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同时结合心理疏导、疾病知识宣传,提高患者的认知,促使患者医护依从性提高[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共情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共情护理通过共情引导训练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中医刮痧、点按等疗法促进患者气血运行,有利于缓解患者患病后身体的不适,调节机体功能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共情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医护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