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

2021-07-29 08:46李凤亮
艺术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深圳大学艺术史理论

李凤亮

历史证明,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艺术的巨大革新。20世纪以来,以电子媒介、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方兴未艾,带动了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研究。各类媒体实验室、电子艺术节、数字艺术展等纷纷被设立,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数字交互艺术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由此引发了对相关新兴学科的探索,展现出当代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积极拥抱新兴科技的姿态。进入21世纪,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又带来了人工智能艺术、三维打印艺术、可穿戴艺术等多种新兴艺术形态,给当前的数字艺术生态注入新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从学理上探究艺术与科技的内在逻辑,相关议题涉及艺术创作、传播、接受、观念、产业、伦理等诸多维度,为传统的艺术学理论研究注入新思维和新方法。

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以来,艺术学理论作为艺术学门类下一个新命名的年轻学科,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10年来,艺术学理论学科不仅在艺术史、论、评上达成诸多共识,还在交叉与应用理论学科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绩,特别是一些新兴的艺术现象和学科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大学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特色鲜明,除了基于传统学科形成的“艺术史与文化传承”“艺术理论与文化创新”“艺术批评与文化传播”三个研究方向之外,关注新兴领域的“艺术管理与文化创意”構成了这一学科的亮点与优势。可以说,深圳发达的数字创意产业、年轻的消费群体以及“鼓励创新”的艺术氛围,为艺术的跨媒介生产和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长期以来,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师生积极关注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兴艺术现象,在艺术学理论交叉与应用领域不断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创新性学术成果。为此,《艺术学研究》特设专栏,集中刊发两篇聚焦“数字交互艺术”的文章。它们共同关注到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趋势及其对艺术生态的影响,但二者一重史,一重论,各有立意和侧重,而且,其中不乏中肯的反思。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带来艺术生产的无限可能,也带来艺术研究的广阔空间,希望这两篇文章能够引发更多学者的思考。

主持人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讲席教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深圳大学艺术史理论
陈洁、潘俊宇、宗可丽、余芳作品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特区国际化一流大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镣铐下的舞蹈
The Concept of“World English”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