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2010年以来,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坚持“循道崇真”的办学价值取向,践行“童真教育”,逐步形成了以“想儿童六年,更要想到他们未来六十年”的办学理念。2012年,学校提出了童真语文的教学理念,研究成果获得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2019年,学校提出“从儿童立场出发,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教学理念,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并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向真而行:童真课堂的品格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在童真文化的引领下,学校进行了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性研究,明晰了童真课堂文化内核,探索了童真课堂的教学样式,实现了“让学生学习力进阶”的目标。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唯知识”“碎片化”“齐步走”等问题,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童真文化的引领下,进行了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性研究,建构了童真课堂文化内核,探索了童真课堂教学的基本样式,实现了“让学生学习力进阶”的目标。
关键词:童真课堂;学习力;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6A-0029-05
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学校教育就应该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儿童去探索、去发现。针对当前儿童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学校教育要坚守儿童立场,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一个儿童身上。
一、溯源:“指向学生学习力进阶的童真课堂”的缘起
重新审视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笔者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中普遍存在着。
(一)营养不良的“唯知识课堂”
当前,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了唯知识教学的课堂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唯知识教学的课堂往往传授的是割裂的知识,忽视了知识间的联系,对于教学和学习的结果偏重量化的评价,重视短期可见的成果,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完整培育。
(二)趋向分散的“碎片化课堂”
现实课堂中,还是以“听讲式”教学为主,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对学习内容的探究性和批判性理解与迁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学得被动、学得肤浅,深度学习没有真正发生。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整体建构,也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整齐划一的“齐步走课堂”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所在地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落户人口逐年增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源,因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家庭背景差异、个性习惯差异等因素,两级分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常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节奏,导致差异越来越大。
二、厘清:“童真课堂”的内涵和逻辑
品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品性、风格与格局。童真课堂,是以儿童为本位、以真学为中心的课堂。童真课堂的“品格”,就是向真而行。这里的“真”是真行为、真思维、真情感。向真而行,是童真课堂的价值引领,也是童真课堂的实践指南。童真课堂就是要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科育人体系。童真课堂顺应儿童学习的天性,关注儿童的真实需求,善待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独特方式,丰富儿童学习内容,触发儿童真行为、激活儿童真思维、蕴涵儿童真情感,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一言以蔽之,“向真而行”的童真课堂,就是“从儿童立场出发,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用每一个40分钟玉成师生一生‘童真”是本项目建设的终极旨归。
童真课堂,是朝着儿童生长的方向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这样才能坚守儿童立场。童真课堂始终坚守儿童立场这条主线,关注儿童成长的无限可能性,努力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夯基垒土。
(一)“童化”学材,适童为要
儿童的课堂生活离不开合适“学材”的支持与给养,“童真课堂”的“学材”基于教材而又适当超越教材。它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技能、情感等规律,对教材进行框架梳理、主题整合、知识进阶、言语重整、课程融合等改造,以达到让教学适合儿童生命成长和适应儿童发展规律的目的。我们要对“学材”进行基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进行“童化”处理,从而为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汲纳、积聚和搅动更多的“源泉活水”[1]。
(二)儿童优先,促成自主
儿童优先不等于儿童中心或儿童本位,它包含着儿童能自主学习,教师绝不(过多)干預甚至“包办”“代学”等丰富意涵。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真学”的发生者、行动者和受益者。“童真课堂”力求“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把儿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让学生在离开老师、离开课堂的情形下,仍能自主学习、持续学习,努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理想境界。
(三)情智和谐,双向互动
童真课堂观照“真情与真智”的共融共生。“情”指儿童的个性品质,它包括情感、兴趣、态度、需求等;“智”指智慧和潜能,即儿童的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肢体智能、欣赏智能、内省智能等。“童真课堂”坚守儿童立场,通过设计空间、改造学材、创造学境,实现情智共生、互进共融。
(四)务求真得,获得发展
童真课堂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尊重儿童的真实起点,贴近儿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师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时空,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儿童增加知识、增强能力、增长经验,由此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区,实现儿童智慧的不断增长。
三、聚焦:“童真课堂”的关键要素
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经过认真梳理,提炼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子,确定了童真课堂实施中的关键要素。
(一)教在起点:童真课堂的逻辑起点,指向学习的真实性
儿童的学习起点,包括儿童的认知起点、技能起点和情感起点等等。“童真课堂”建设关注儿童的认知起点,即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根据学习进度,儿童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就是指儿童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教在起点”就是摸清儿童已经“有什么”“知道了什么”“能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从而准确定位课堂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式教”“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准”“情感怎么调适”[2]。
(二)重在经历:童真课堂的中心环节,指向学习的深度性
经历是一种学习过程。儿童的学习需要在课堂中亲身经历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童真课堂”特别重视儿童的课堂经历,时刻关注和促进儿童的参与度、投入度,创造机会让儿童真读、真听、真思、真写,从而真正实现“让学习真实发生在每个儿童身上”。
(三)贵在倾听:童真课堂的突破路径,指向学习的互动性
倾听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尊重课堂里的每一个”的具体体现。倾听是童真课堂建设的突破口。在倾听中,要让儿童感受到倾听是一种尊重的态度、一种交往的艺术、一种合作的基础、一种做人的智慧。倾听,不只是单向静态的信息吸纳和汲取,倾听中的儿童,更多的是处在他人观点和自我认知间的比照、整合等思维活动中,倾听的过程是认知的再度重建。
(四)巧在化错:童真课堂的标志行为,指向学习的思辨性
在童真课堂上,教师用“容错”的姿态,赋予儿童犯错的权利。教师善于捕捉每个深层次探究和对话的机会,恰当地放大并有效利用有价值的错,鼓励儿童认真地犯错,犯值得犯的错,最终化错成智,化错育人。
(五)美在自然:童真课堂的理想状态,指向学习的创造性
童真课堂追求“让学习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这样的课堂因为自然而孕育出轻松、民主的氛围,因为不太流畅而体现出真实、有效的效果。童真课堂倡导轻松、民主的自然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放松的警惕状态”。这时,学生的童真、童趣、童乐才能在课堂上得到肆意地发挥,学生的创新学习才有了保障。
四、建构:“童真课堂”的基本样式
依据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知发展学习理论,我们提出“六学”的基本样式,将教学的关注点从传统意义上的“这一个”转向现代理念下的“每一个”,教学的侧重点从“真教”转向“真学”。
(一)独立自主先学
自主先学是上好课的良好开端。只有学生走在前面,让他们独立地去研究、去探索、去自学,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课前,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精心设计“预学单”。依托预学单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预学单既对学生的“先学”起着引导作用,又对教师的“后教”具有诊断作用。
(二)合作探究共学
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关键能力。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儿童产生了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安排“合作探究共学”环节,旨在发挥小组乃至班级优势,共同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在优势互补中,使得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思维更加深刻,情感更加愉悦。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集思广益、各取所长。
(三)躬身经历悟学
真正的学习,是一种亲身经历后的自悟。躬身经历悟学的前提是教师适时退出、儿童适度前移,努力让儿童真正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在独立自主先学和合作探究共学的基础上,学生仍然有无法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省自悟。在这种自省自悟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深刻的。
(四)尊重差异助学
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尊重差异意味着要有更多弹性的设计来满足差异,有更多灵活的组合学习来缩短差异。基于差异实施的课堂助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这里的助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互助,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得以互助实施;二是师助,在准确诊断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并挤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3]。
(五)分享致用展学
儿童学悟后的展示活动,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检查和诊断,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外化和提升。大多数情况下,课堂展示成为优等生的平台,这样使得绝大多数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渐消亡。从本质上来讲,学习就是一种建构,学习者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和解释自己的所学,从而真正体验了学习、享受了学习。在展學环节中,可以是小组合作展示,也可以是个性展示。学生在展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思维,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六)多维反馈诊学
诊学,是真学过程与效果检验,是教师了解儿童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通过“望、闻、问、切、测”五种基本方法进行把脉。望,可以理解为用眼睛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闻,可以理解为用耳朵去倾听学生的语言表达;问,可以理解为用语言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切,可以理解为用大脑去判断学生的现场练习情况;测,可以理解为通过当堂检测,把握学生学情,调整教学策略。
五、行动:“指向学生学习力进阶的童真课堂”的学习方式
育人方式的变革从学习方式变革开始。学习方式的变革背后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实质是让思维活跃起来,也就是让学习力不断提升。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推行反思性学习
课堂上,面对学生出错,教师的着力点应放在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和是否体现创新价值上,温暖地包容,智慧地消融,帮助学生悦纳自己,也悦纳他人,以此培养儿童“真做人、真做事”的良好品性和思维习惯。鼓励每个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随时带在身边。每天将做错的知识点整理在“错题集”上,以便于后续反思。
(二)倡导分享式学习
教是最好的学。童真课堂倡导“小先生制”。在“小先生制”中,学生给学生当老师。相信儿童,给儿童“教”的机会和平台,使“小先生制”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课堂上,每节课安排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当一回“小先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很享受当“小先生”的感觉。
(三)提倡团队式学习
团队式学习,打破了教师规定的小组范畴,变生硬机械的小组学习为灵活机动的伙伴交流。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在与不同伙伴的合作过程中,体验交往带来的快乐。鼓励教师重塑课堂环境,构建伙伴式学习关系,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让儿童在平等交流、相互促进中内化知识,形成技能,从而点亮智慧,绽放生命成长之美。
(四)鼓励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学习是一种非常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一段“特别时光”,让他们围绕课堂中感兴趣的内容自由提问,自发形成学习小组,自觉进行探索,甚至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与小伙伴开展研究。教师“会提醒,但绝不替代;会参与,但绝不干涉”,充分地尊重兒童、发现儿童。
(五)探索驱动式学习
从学生学的立场和视角设计学习单,具体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导学和课后拓展,作为学与教的支架。课前预习单为新知做准备,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课中导学单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和进阶式练习与应用,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高阶思维的发生;课后拓展单对核心知识进行检测,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这样带有任务驱动性质的学习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
(六)尝试诊断性学习
我们制定了《Innocence(童真)课堂观测量表》,紧扣“童质、真学”两大关键词,建立了9个观测指标,即主动性、自然性、新颖性、起点性、批判性、体验性、成效性、合作性、巧妙性,从课堂评价维度推动诊断性学习方式的形成。我们依托“学生成长学院”数字化评价平台,让教师适时记录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并进行诊断性评价,从而为提升儿童学习力助力。
参考文献:
[1]赵建华.童真课堂:学科育人的教学实践[J].名师之路,2020(12):36.
[2]赵建华.童真语文:让学习真正发生[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64.
[3]仲广群.教学新密码——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范式[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4]朱连云.导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J].人民教育,2019(3-4):64.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