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47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革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五大方面,而分析史料则是学生获得这些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历史学科的史料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文字史料与图表史料,其中图表史料是颇具难度的。学生在进行习题训练时很容易忽略图表信息,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图表史料的运用,增强学生图表史料的阅读能力,进而为学生的高考打下坚实基础。
一、寻找差异,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
图表史料分为许多类型,有文物图片、时代特征图片、不同类型的表格等,有时会单独呈现,有时会对比出现。对比类型的图表史料出现后,要仔细观察图表中承载的信息,发现二者之间或不同时间段上的差异,这个差异点很可能会成为解题时的切入点。面对这些对比类型的图表史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学会观察,发现图片的不同,从图片中的差异入手来描绘时代背景,接着再阅读题干,明确自己要回答的问题,通过已有的知识与材料内容,将图表的变化与问题的内容建立起联系,如此才能保证答题的效率与准确率。
例如,在教学《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阅读美国失业率百分比的图表史料,帮助学生明确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识记经济危机爆发时的表现与特点,认识到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通过事实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帮助学生树立起制度自信。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在处理经济危机的表现与影响这一问题时便可选择美国1925至1945年间的数据折线图,并设置如下两个问题:第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第二,这种社会现象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学生通过观察折线变化可以答出图表反映了美国的失业人口在1929年到1933年内出现了激增,进而联想到大量的失业人员流入社会,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经济会出现滑坡等。在本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图表回答问题,可以锻炼学生从图表变化中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实现对图表外的连锁反应的解读,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为学生日后做题提供借鉴。
二、技巧传授,提升学生的答题速度
答题技巧是对同类练习题的规律总结,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答题速度,但答题技巧也容易让学生陷入刻板印象当中,使学生忽略其内在的变化,所以教师在传授答题技巧时要灵活应变。为了让学生将技巧运用得更加纯熟,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操的机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成长。此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对答题技巧进行总结与交流,让学生对其有更好地掌握与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自信。
例如,在教学《解放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图表史料的训练。教师在讲述解放战争后,可以利用习题带领学生进行近代史的梳理。这时,教师可以选择四张图片,分别是五四爱国运动时期的标语、南昌起义的浮雕、抗日战争战略反攻时的漫画以及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的油画,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在学生答题时,教师先提示:“在考试时往往一个问题针对一则材料,所以在答题时我们要先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去看图片,如此既保证了你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又能提升答题效率。”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计时模拟作答。
三、图文互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在高中历史练习的过程中,图表类的史料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有时图片是史料的填充,有时史料是图片的说明。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要综合两者给出的信息进行答题,缺一不可。在高考中,地图类史料往往最容易出现图文互补的情况。因此,在阅读地图类史料时,學生首先要看清地图的名称,找准地图的图例,再来结合问题来分析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要忽略已知信息。遇见陌生的图片时,更要仔细寻找图片上的文字信息,通过文字信息来推断图片的时间,进而明确其代表的历史事件。
例如,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图文互补史料的训练,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全局观。在介绍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资本主义金字塔的图片。图片上人们被分成了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都配有一句话,最下层的工人道:“我们劳动者养活所有人。”最顶层的国王道:“我统治你们。”学生阅读图片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通过这条史料,你能发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通过图片只能得出当时出现了社会阶级分化的状况,结合文字便可更具体地答出社会分裂为压迫与被压迫的两大阶级,而且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大量选择图文结合的史料,让学生认识到了在分析图文史料时要综合二者表达的内容,才能让答案更加的准确、细致,树立了学生综合分析史料的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四、趣味训练,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史料分析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其中图表型史料又是最容易丢分的类型,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此进行针对性的综合训练。比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多选择图表史料,或将文字史料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趣味训练,让学生根据地图或有时代特色的图片,对这一时期历史社会的发展进行合理推演,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历史分析能力,为其以后的历史解题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时,教师便可利用图片史料作为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先出示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教师的群像,当中有身着长袍马褂的辜鸿铭、刘师培,也有西装革履的胡适、刘半农、陈独秀。教师出示图片后问道:“同学们通过这幅图片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表象:“他们的穿着不同!”紧接着,有的同学推测说:“此时西方的思想已经传进中国,并且日渐盛行”,“北大的风气较为包容开放”,“当时的社会上穿着西装的人与穿着传统服饰的人可能共同存在”,等等。学生回答后,教师说:“通过一张极具历史价值的史料,我们做了这么多的推测,那么大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呢?这节课我们便对此进行深入了解。”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采用积极的评价,强化学生敢于表达的行为,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发言,结合已有知识做出合理的推测,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
五、一解多题,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发散思维是学生历史主观题成绩提升的重要源泉,图表类型的史料在高中大概分为图片类、数据分析类、历史地图类、重点地图识记类四种,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题多史料的分类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提升学生对图表史料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教学《开创外交新时代》一课时,教师便可利用不同的史料来证明我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事实。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便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所以,教师在总结时可以出示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折线图、《乔的大笑》、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三组图片。然后让学生通过对这三组图片的分析,完成习题的问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史料,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到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事实,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信。
一解多题的题干部分不仅可以选择图片与表格的组合,还可以选择文字史料与图表的结合,如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历史事件的角度,帮助学生养成史料实证的意识,锻炼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历史主观题的答题效率。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图表史料的运用,帮助学生明确不同类型图表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在图表史料的阅读与分析中获得学科素养与解题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