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证研究

2021-07-29 09:58杨君建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体育课内容教学模式

杨君建

(北京工商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北京 100048)

1、前言

高校体育课目前仍以传统面授的教学模式为主,其特点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以场馆场地为中心,灌输式传授技能、技术和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带动监管下被动获取技能知识;且体育理论与运动实践错位,体育课堂学习和课外锻炼脱节,使得课堂学习和“终身体育意识”的结合不够、个性化指导和多样化培养不足,以及合作交流共享意识的培养不足。近年来随着MOOC的广泛运用和线上课程的开展,相关的体育录播课程也不断涌现,技术动作不同的角度拍摄表现、慢放、回看等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内容与技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效果优于课上。但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线上线下课程脱节,没有形成相关的深度融合而导致应用效果不如预期。本研究通过不同形式下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对体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内容、时间长短以及方式进行实践性研究,已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020年春季学期、2021年春季学期前三周体育课程在线授课学生,主要以北京高校大一、大二学生为例。

2.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微信互动平台以问卷星形式匿名采集数据,并整理统计制表;再以专家访谈法为主,一线教师调查为辅进行数理分析、研究。统计表如下:

表1 疫情时期在线体育课程学生上课调查表

表2 疫情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模式学生的评价调查表

表3 2021春季学期三周线上课程调查表

表4 体育课程线上教学时间内容安排调查表

3、体育课程线上教学的意义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通过有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旨在探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力求在体质健康促进的同时与终身体育相衔接的高效全面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1、有利于扩大体育教学工作宣传

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更好的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发布体育教学信息,又能够落实高校体育教学的宣传工作,扩大信息的覆盖面,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和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大网络时代体育信息的传递包含内容丰富的学校各个方面体育竞赛信息,教师可以即时更新技术教学、相关项目竞赛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即时了解学校相关代表队的赛况,让学生积极关注、互动并促进学习。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逐渐取代并改变传统教学单一模式下学生获取体育教学信息较为滞后的弊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使学生及时了解体育教学的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利用线上课程进行反复学习和训练,从而完成相应的体育教学要求,使体育教学工作能更有效的开展。

3.2、有利于激发体育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程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尤其是体质较差、动商较低而又性格腼腆的学生,混合教学的线上课程给了他们“笨鸟先飞”的机会。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学,体质差、动商低的学生学不好就躲,躲不了就偷懒,逐渐的这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甚至畏惧心理,这对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极为不利。混合学习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实践教学,将正确的运动观念、课程理论知识和技术重难点通过网络向学生灌输,让学生自己早做准备,奠定线下学习基础,并把学生自身的兴趣与爱好相结合,再通过线下实践课程的言传身教,融课程思政内容于实践课程中,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3、有利于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交流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学生无论理解与否,都会被动的接受,对体育教学中存有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有效的传达至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运用缩小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直接参与教学改革,学生能够与学校直接对话,学生将真正的需求传达给学校,增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混合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有机的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新形势下,高校的育人目标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上,进行“三全育人”。为此实施混合学习模式,通过结合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对深入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4、体育课程线上线下融合存在的问题

4.1、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了运用,对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也提出了要求,但却没有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其资源、人力和物力方面,不愿投入太多,所以导致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物质基础的匮乏,体育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推进力度不够大。

4.2、缺乏健全的应用机制

为了更好的运用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必须对现有的应用机制进行改造和完善。现阶段一些高校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体育课程线上线下建设和要求基本没有,使之具有较差的应用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不重视体育工作;另一方面一些体育教师仍旧停留在传统模式教学中,并不愿、也没有掌握混合式教学的运用方法,更不能有效落实混合式教学模式,使之更多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

5、体育课程线上线下融合研究与分析

5.1、新冠病毒时期的体育课线上教学调查与分析

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涉及全球。为避免集中交叉感染,企业停工,中小学、高校都延期开学,提倡在线办公、网上教学。全国高校响应教育部“停学不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利用雨课堂、腾讯课堂、课堂在线、慕课和微信等多种线上形式进行网上直播授课,体育课也开始进行“一对多”教学,并通过网络布置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任务。部分高校如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方交通大学等,布置居家练习的锻炼内容,教师负责在线答疑,要求学生自行锻炼,复学后考试;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要求体育老师每次课利用雨课堂、腾讯课堂等直播讲课45分钟,之后安排学生自行锻炼;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大学等高校严格按照正常上课要求和进度,利用“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等+微信”的形式直播满堂讲授体育课程。几周之后,有的学校又调整体育教学计划,也加入在线直播体育课程的行列中来,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虽然线上教学完成了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任务,但也暴露出线上教学短板,需要引发体育教师深思。在疫情后学生返校的2020年秋季学期对学生调查发现,疫情期间体育在线课程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有的学生甚至直言不讳的说,在线体育课就是挂机,自己该干嘛干嘛。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体育课实践性太强,线上课程能体现的最多也是一些理论知识和技术录像、在线示范等,学生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无法及时反映;二是在线课程无法体现学生学习实践的真实情况,无法及时纠错与技术改进;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管,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没有有效监管的体育课程就是典型的“放羊式”教学。

5.2、后疫情时期体育课线上线下教学调查与分析

2021年春,为缓解大规模学生集中返校给疫情防控带来的压力,北京的众多高校采取“按时开学,延期返校”的策略,进行三周左右的线上课程教学。三周时间的线上教学有利于体育课程安排,不影响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只做教学内容秩序的调整。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三周体育课程线上内容以各项目的理论知识为主,并讲解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返校后全部以线下实践课为主。表3所示,学生三周体育课线上教学学生到课率98%以上,只有少部分有挂机行为,对三周课程内容认可率高达95%以上,表明2-3周线上体育课程是学生认可并能接受的,与表1、表2调查表统计分析,体育课程线上时间、周期越长教学效果越差,教学内容越不能吸引学生。表4所示,2-3周线上理论课教学可接受和认可率95.33%,超过4周无论是学生还是体育教师都难以接受;85.13%的学生认为网课时间不宜太长,安排一节课(40-50分钟)左右最好,剩下安排线下内容进行自我锻炼;96.62%的学生赞同网课内容应在线下学习新内容之后的复习时段安排,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能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6、结论与建议

6.1、体育课程单一的线上教学不可取

体育课程单一进行在线教学,不符合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其教学效果、教学评价都非常差。但是体育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更新,具备非常时期能够有效的组织和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6.2、体育课程线上线下融合的内容要合理

体育课程线上内容以理论为主,技术内容以复习技术为主。线上线下课程内容衔接要合理,教学新内容新技术动作应该安排在线下,并结合线上内容进行辅助教学。如果非常时期线上课程内容就需要及时调整,安排适宜居家环境锻炼的内容。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的性别、运动基础差异,根据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年龄特点将体育与生活化、职业化以及实用性相结合。

猜你喜欢
体育课内容教学模式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体育课
主要内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