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彦 王悦 侯筱 成向荣 刘静民
(1.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084)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日趋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到2025年,将有12亿60岁以上的人口,其中75%将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老龄化的进程远远高于绝大多数国家,并且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已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要在推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专门提到了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在举国政策的引领下,经过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老年病学研究领域逐渐从传统认知中的慢性病诊疗等逐步扩大到老年人衰弱、轻度认知障碍等综合征,这类疾病没有表现出直接或明显的病理性变化,但是会通过降低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来降低老年人整体的健康状况,使得机体处于一种易损状态,在受到诸如环境变化、跌倒等外界干扰时更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健康影响。
增龄过程中老年人身体功能的衰退和身体成分的改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其中,在身体成分层面的表现主要是瘦体重和骨矿物质含量的减少以及脂肪的再分配。这些改变会提升人体发生不良健康结果的风险。肌肉是瘦体重的一大组成成分,在进入老年阶段后,肌肉质量将以每10年6%的速度下降,而这将对肌肉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下降,以及跌倒、骨折、和残疾风险增加。
老年人肌少症(Sarcopenia)又称肌肉衰减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和功能下降为特征的老年疾病。因其与功能丧失、残疾、各种慢性疾病、死亡和医疗卫生负担增加相关,在近几年来的研究中备受重视。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肌少症发病率在4.7%-5.5%左右,相对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拉丁美洲发病率相对较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3%-15%左右。针对欧洲人种的研究显示,66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在16.8%左右。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则高达45.5%。我国对与老年人肌少症的研究起步较晚,亚洲肌少症工作组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在2014年初步提出了肌少症筛查的亚洲标准,在此之前受制于没有明确的筛查标准,对于肌少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解释,营养及运动等影响因素的探索方面,在2015年后才有较为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城区60岁以上肌少症发病率高达20%,我国天津城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由65岁的15%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为85岁的50%。新疆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也在12%左右。尽管可能由于诊断标准及样本人群的差异导致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所偏差,但是总体来看,世界范围内的肌少症发病率都不容小觑,我国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更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伴随着医疗和营养水平的提高,人类预期寿命的增加是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肌少症患病率也呈指数上升的趋势。相关研究显示,21世纪初的美国,每年的医疗总消费约为185亿美元,若肌少症的患病率降低10%,则医疗开支将减少11亿美元。在老年人肌少症高发的背景下,对其及时诊断及干预治疗,将会在个人层面提升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家庭层面减少了家庭负担,在国家层面节省了医疗资源和社会支出。因此,老年人肌少症的相关问题必须在社会各个层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利用网络查阅有关数据库,在 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站,查阅与老年人肌少症诊断相关的研究文献,尤其关注相关国际组织或国际机构发布的权威诊疗指南或诊断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肌少症的诊断方法和诊疗流程,以期进一步清晰对肌少症的认识。
在肌少症的相关研究中,诊断标准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内容,只有有了明确规范的诊断标准,才可明确是否患有肌少症从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对肌少症的研究之初,Baumgartner等采用双能X射线采集老年人的肌肉量并发现了其与身高呈高度相关关系,并采用了类似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形式,开创了采用四肢骨骼肌指数来评价肌少症的方法,即四肢骨骼肌指数=四肢骨骼肌质量(kg)/身高(cm)2。具体的肌少症诊断标准为,四肢骨骼肌指数低于同性别年轻人均值负两倍标准差。同时也有研究者采用四肢骨骼肌占体重的百分比评价四肢肌肉含量,肌少症诊断标准为四肢骨骼肌百分比低于同性别18-39岁人群负一倍标准差。这两种方法提出的诊断指标一直被沿用至今,但是仍存在一些缺陷。肌肉质量的减少只是肌少症的部分表现,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肌肉功能和身体运动表现。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Baumgartner制定的诊断阈值,发现肌肉功能和肌肉质量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关系。由此,研究者们逐渐对肌少症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意识到肌肉的衰退具体包括肌肉的质量、生理构成、神经肌肉支配功能等各方面的流失,从而渐渐形成了现在常用的诊疗标准。
2010年起,多个研究团队均把肌肉功能引入了肌少症的诊断中。肌肉功能主要包括肌肉力量和身体运动表现。这些研究证实了结合肌肉力量和身体运动表现的诊断指标会比单一的肌肉力量指标在临床相关结果预测上有更高的准确性。由此,现有的肌少症诊断方法主要通过肌肉质量、肌肉力量、身体活动能力测试三个指标综合评价。
肌肉质量是人们最早用来诊断肌肉衰减症的指标。某些慢性病,如2型糖尿病等的患病风险已被证实和肌肉质量减少有密切关系。美国2004年国家第三次营养调查的数据也显示,肌肉质量的减少与老年人失能密切相关。当男性肌肉质量低于8.5kg/m2,女性肌肉质量低于5.75kg/m2时,失能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22%。肌肉质量是肌少症诊断中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双能X射线(DXA)测试和生物电阻抗测试(BIA)采集测量人体肌肉质量。DXA的测试成本低,辐射也相对较低,是迄今为止最常用最有效的测量肌肉质量的手段。BIA测试成本极低并且没有辐射危害,是流行病学调查最常用的手段,但是BIA测试的准确度受限于建立评估方程所选用的样本人群是否具有代表性,因此其评估模型和临界值仅针对于特定的人群和设备,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法(MRI)虽然测量结果更为精确,但是由于测试成本较高,CT还有存在辐射危害,因此仅在少量特殊情况下使用。
肌肉力量是评估肌肉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尽管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在老年人群中,和肌肉质量相比,肌肉力量下降的幅度更大,尤其是肌肉爆发力的下降。可能由于肌肉爆发力可以更好的体现神经肌肉联系性,所以它经常被作为评价身体功能和预测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高权重指标。有研究表明,肌少症患者和非肌少症患者在肌肉质量经标准化后可能有更好的运动表现,推测可能的原因为在肌肉质量相对较低时,肌肉功能可能会相对较高以实现补偿作用。就个体而言,肌肉质量和肌肉功能的正相关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诊断肌少症的新视角,即神经肌肉功能在肌少症的诊断中也不容忽视。
身体运动功能测试主要测试了老年人整体的运动表现,通常采用简单的日常动作来评价身体的基础运动能力。现有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肌少症相关身体运动功能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简易身体活动能力量表(SPPB)、日常步速测试、6分钟步行测试、起立-走计时测试等。步速是步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老年人正常步速大约在0.6-1.45m/s,最快步速大约在0.84-2.1m/s。起立-走计时则是综合了站立-行走-转弯-坐下这一套相对复杂动作的测试,由于包括了较多的动作模块,其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老年人的基本运动能力。也有研究通过分段分析其模块动作所用的时间和速度特征,更加详细地分析老年人的身体运动情况。
2010年起,全球不同地区的肌少症工作组先后制定了适用于当地的诊断标准和流程。(表1)在这些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诊断方法都是基于肌肉质量、肌肉力量、身体运动功能这三种方法综合测试。在诊断流程上,不同工作组的报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总体来看都更为重视身体运动功能。
表1 国际上对于肌少症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在2019年更新了肌少症诊断共识。AWGS2019和AWGS2014相比,诊断标准的切点值没有变化,男性握力标准稍有提高,步速的临界值也有多上升。对于身体运动功能的评估也不止局限于步速,而是扩展到了5次连续坐起,简易身体活动能力量表(SPPB)。
总体来看,全球各地区制定的肌少症诊断指标体系,均是基于简单基础的测试方法,并且仅通过单一的切点值判断是否具有肌少症,因此更加适用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对基础身体状态的筛查。目前对于肌少症患者来说,缺少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精确诊断并量化评估的肌少症诊断方法。
在世界范围内,肌肉力量、肌肉质量、身体运动能力都是被广泛采用的肌少症诊断指标,其中身体运动能力逐渐被作为高优先级指标,在诊断老年人肌少症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肌少症的诊断体系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分层诊疗,通过不同难度和精度的测试方法来应对大规模筛查、个性化诊断、精准干预等不同场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