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部,陈剑晖,夏春晓,王大明
(1.蚌埠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3.蚌埠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2020年1月10~11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了“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政策。[1]2020年1月4日,吴岩司长在北大开展了“从成熟走向出色”的新年第一讲,提出了建设“四新”(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掀起一场“质量革命”。[2]针对当前新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生机勃勃的发展,如何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培养当前新经济背景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工科”人才,就成为当代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最为迫切的命题。2017年以来“复旦共识”[3]、“天大行动”[4]、“北京指南”[5]等一系列国家“新工科”建设指导性文件的密集发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高校迅速掀起了“新工科”研究热潮。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在新一轮“新工科”建设中厘清思路,找准自身立足点,力争快速特色发展就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壮大极为迫切的一个现实挑战。
A学院是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在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的一所地方应用型综合性本科高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约15 000人,现有教职工约900人。学校现有50余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理工类专业占60%左右。学校在“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办学定位指导下,将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勤奋务实,敬业奉献,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定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2017年开始的“新工科”建设热潮如火如荼地开展,近三年学校扎实采取措施,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见图1)。
图1 学校新工科建设框架图
A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的理念提出以来,学校立即着手统一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研处等)和工科院系开展第一轮学习讨论活动。2017年5月12日,校长主持召开“新工科”人才战略研讨会,聚焦当前以“新工科”为主的高校最新人才培养措施,兼顾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这一方面是大学自身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6]两者互相促进,有利于双方的长远发展。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也有针对性地出版了两期以“新工科”为主题的《高教动态》,拉开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新工科”大讨论活动序幕,学习“新工科”的理念和精神。
地方应用型综合大学如何在轰轰烈烈的“新工科”建设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站稳自己的立足点,在新一轮的“新工科”建设中打造工科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A学院开展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1.2.1 以“新工科”项目立项促进建设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级“新工科”建设战略部署,2017年7月12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皖教秘高〔2017〕107号)文件,[7]组织安徽省高校,对照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打破学科之间壁垒,按照新兴工科专业新要求,积极遴选申报有关项目。学校申报的“地方应用型大学新工科建设研究”“新建本科高校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多学科融合的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一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新工科”建设。另外,近三年,学校获批安徽省院士工作站1项(硅基材料研发应用方向分);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工程试验中心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地方应用型大学“新工科”建设研究等5项省级重大教改项目立项研究;国家发酵工程技术中心学校分中心、NAS云存储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等教科研创新建设平台8个;PLC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D打印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开展研究。这些项目的立项获批建设,为学校“新工科”探索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1.2.2 以学术会议推进“新工科”建设
2017年6月6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应用型高教研讨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学校召开。会议围绕新工科项目申报进行了探讨,联盟高校如何在“新工科”建设这块“试验田”,创新工程教育“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构建中,群策群力、通力协作,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走出安徽省新工科建设的特色之路。专家们介绍了各校在“新工科”项目申报方面有效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指出在未来的“新工科”研究中需要着力探讨和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新工科”要解决好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关键问题,探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评价人才培养效果的路径、方法,设计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要从国家层面发布产业发展状况报告,避免高校在专业设置时由于市场调研的局限性而导致的视野狭窄。在“新工科”实践层面,力抓课堂教学的“新内容”,要研究如何把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做出“新工科”专业标准。
1.2.3 以“新工科”专业申报和传统工科专业改造推动其建设
学校积极准备“新工科”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实践,遴选申报“新工科”专业,获批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5个专业。2017年,学校首批选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4个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工科”建设与标准设立。学校也将分期分批对其他传统工科专业按新标准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改造计划,并付诸实践。
1.2.4 建设产业学院,发展“新工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通过校企合作的产业学院建设,发展“新工科”协作育人模式。对标“新工科”,积极探索建设产业学院。借势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资源,比照“新工科”建设标准,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产教融合,主抓协同育人,学校目前建设有富士康博智深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计算机华为网络工程产业学院、丰原生化生物工程产业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另外,还有两个产业学院项目正在合作洽谈中,学校还获批了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建设,近百个校企合作共建基地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扎实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新工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
新的经济业态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循守旧的传统工科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但是,对于什么是“新工科”,作为高校如何去建设“新工科”,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新工科”人才存在一些疑惑。
传统工科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工科教育理念滞后直接相关,有的甚至存在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倾向。[8]重点体现在传统工科教育观念和当代经济社会的现状与将来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导致一方面传统方式培养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却是“新工科”人才紧缺的极端矛盾现象。 当前,中西部地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财政发展资金相对不足,导致对“新工科”教学投入普遍不足,不足以支撑“新工科”专业的标准化建设,严重制约“新工科”的长远发展。这些均有待于学校进一步统一思想理念,对标“新工科”建设标准,高质量建设“新工科”专业,引领学校学科专业高效发展。
教师队伍“新工科”人才难觅与“新工科”毕业生供不应求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特别是现在高层次“新工科”专业人才是炙手可热。竞争力更强的国家大中型企业也急需这样的人才,影响高校对该类人才的有效招聘,不足以支撑学校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特别是对于中部不是特别发达地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层次“新工科”专业人才引进是难上加难,优秀人才难觅,需求与供给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学校自己培养的“新工科”本科专业人才也同样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在一些基础、新兴、高端领域工科科技人才方面短缺严重,这更说明传统工科专业毕业生支撑不了当前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传统工科人才出现了结构性就业困难。反之,对于“新工科”专业毕业生,各类企业和公司却在积极招聘该类人才,以缓解企业和公司的人才结构性用工荒。[9]因此,传统工科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升级到“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以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就业难和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高校教学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被以互联网+、智慧课堂等全球网络化的教育颠覆性技术所替代,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教师资源信息共享的方式使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这势必会影响到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以及当代教师的知识结构等与传统工科专业培养模式不匹配的一系列问题。高校均在积极尝试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标准,与来自产业界的教育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融合,协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细节内容,力争全面匹配当前经济社会对“新工科”专业人才的需求。[11]与此同时,迫使传统工科专业对标“新工科”专业标准,尽快完成升级改造工作。
在当前的学校“新工科”建设现状之下,针对目前面对的建设困境,学校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地方应用型综合高校的“新工科”建设路径(见图2)。
图2 学校“新工科”建设路径
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直接分管教学工作,担任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对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重要教育教学政策等一一审定,把“新工科”建设思想和标准贯彻到学校的二级学院、各教研室和每位教师,转变传统工科建设理念。[12]围绕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校领导积极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其中“地方应用型大学新工科建设研究”等5个项目获批省级重大教研教改项目。通过多种途径与不同场合将“新工科”建设理念传达到每位教师。
高校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按照“新工科”建设标准,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的教学培训、教学研讨、教学咨询和服务工作。特别注重工科类青年教师培养,严格新入职教师上岗准入制度,认真开展岗前培训工作;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深入实践一线锻炼,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举办工科类专业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与发展专题研修班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专题研修班。[13]学校在抓好“新工科”人才培训的同时,积极谋划“新工科”人才引进工作,大幅提高“新工科”人才福利待遇标准和科研启动经费标准,积极向省编办、省教育厅争取编制周转池改革与岗位调整政策,探索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为“新工科”人才配偶工作调动、子女入学入园等提供全方位帮助,有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学校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持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分类培养、有特色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凸显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4]一是积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建设由校内外多主体参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构建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人才培养协作机制体制,取长补短,深化“三元融合、四维协同”产教一体“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通相同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跨专业、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选修课程;积极倡导二级学院联合申报设置跨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三是实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模式,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社会责任教育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校构建了校、院、教研室三级实施体系,落实“新工科”建设标准,全面建设学校“金课”工程。由学校统筹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总体规划,成立“新工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15]各二级学院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制订各二级学院“新工科”实施计划。各二级学院教学研究工作室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新工科”工作计划详细方案,由学校统一管理,做好校级“新工科”计划的有效支撑。学校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即搭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实践等3个平台,建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综合实践课等6个模块,合理设定了各类课程的学分和学时比例。
学校积极探索构建“54321”的“新工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5”就是科学构建教学管理决策、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统筹、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监测和改进“五大体系”[16];“4”就是重点把握好目标和标准制定、检查与评估、反馈与调控、督查与改进“四个环节”;“3”就是建立学校自评、学生评价、社会评价“三方评价”;“2”就是推动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水平“两个方面”的持续改进;“1”就是实现国家社会和学生满意度稳步提升的目标。学校通过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形成闭环系统,不断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提升。
“新工科”建设任重道远,各项工作的开展已经起步,如何在国家“新工科”建设的滚滚潮流中,做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工作,使之在此次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找准学校的发展方向还有待于全校教职员工继续同心协力,共同凝练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学校仍需进一步加强“新工科”标准建设,依据国家和地方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学校学科专业培育方向,主动应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17]有效地为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革新做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保障工作,有力推进政府、社会、学校和谐共生发展。